尋找“隱藏廚神”系列報道③
書香氤氳一碗粉
——謝家百味粉館的二十年
全媒體記者 廖艷霞
當書香與米粉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湘潭,謝家百味粉館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里不僅提供地道米粉,員工還會每天讀書打卡,讓精神滋養與食物香氣交融共生。
“我賣的不只是米粉,更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感受。”店主謝典均從2006年至今,始終秉持這一理念。她帶領員工讀書,優化環境,堅持使用手工粉和大塊肉條,讓一碗米粉成為傳遞溫暖的載體。
![]()
謝典均正在為顧客下米粉。(記者 陳旭東 攝)
一份初心
困境中開出“百味”花
謝典均的創業之路始于未圓的大學夢。因父親離世、家境所限,她與大學失之交臂,這份遺憾成為她闖蕩世界的動力。
1998年,她從湘潭電纜廠停薪留職,南下發展。2003年回湘潭后,她敏銳察覺到咖啡市場的商機,向朋友借款6萬元在建設南路開設咖啡屋。首年生意紅火,但隨后因同行競爭加劇,經營陷入困境。
在她最低谷時,房東的“不要考慮房租,只管全力以赴”給了她莫大鼓舞。同時,她參加了市婦聯舉辦的首屆女性創業培訓班,決定轉型。憑借丈夫的廚藝和婆家在長沙經營餐飲的經驗,她多次赴長沙實地學習,最終決定傳承婆家手藝開米粉店。2006年9月28日,咖啡屋改造而成的“謝家百味粉館”正式開業,“百年傳統工藝,新鮮可口美味”的初心從此落地生根。
一方小店
溫暖萬家燈火
在湘潭街頭,謝家百味粉館以其干凈整潔的環境、原汁原味的口感,打破了傳統粉館“兩爐立店、灰塵飛揚”的刻板印象。
“粉要勁道,肉要實在,湯要鮮醇”是謝典均堅守的原則。米粉采用傳統手工制作,粉皮厚實彈牙;肉條精選當日新鮮前腿肉,手工切制;湯底用筒子骨、老母雞搭配秘料當天熬煮,米粉上桌時保證“油熱、湯熱、碼子熱”,她堅持讓食客品嘗米粉本身的香味。
這份匠心藏在無數溫暖故事里:有女兒每周驅車40分鐘帶母親來吃“最愛的那碗粉”;有爺爺奶奶帶著孫子,笑說“兒子兒媳談戀愛時就愛來這里”;還有曾一天三頓光顧的男孩。“食客喜歡,我就覺得有價值、有幸福感。”謝典均說,這碗米粉撫慰的不僅是胃,更是心靈。
一縷書香
傳遞美好與文化
“嗦粉配茶,讀書打卡”是謝家百味粉館的特色。店內常備綠茶,食客嗦粉后可坐下喝茶聊天;下午時分,熟客、周邊商戶常來這里品茶看書;二樓墻上,“謝家百味說”牌匾、湘潭總和碼頭文化圖文展相映成趣,瑯瑯書聲更是這里的“常客”。
每天,18名員工會在荔枝App上完成讀書打卡,《京瓷哲學》《六項精進》等書籍是他們的“必修課”。謝典均常去胖東來等企業學習,并將讀書融入管理。通過讀書,員工改善了親子關系,她的女兒也受熏陶考上了研究生。
這份書香更延伸為善意:成立愛心基金關懷員工,為流浪人員提供免費米粉,堅持“加量不加價”……謝典均說,創業路上得到過太多幫助,現在要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二十年過去,謝家百味粉館已不僅是一家粉店。謝典均正朝著“幸福百年老店”的目標邁進,希望通過這碗米粉,傳遞湘潭飲食文化,溫暖蓮城的萬家燈火。
尋味線索
謝家百味粉館位于岳塘區建設南路海關路口,醒目的大紅燈籠和“米粉經營標準化店”牌匾是其標志。店內,滿盆油亮肉條和印著“湖南都愛這碗粉”字樣的員工T恤格外醒目。每天6:30至次日凌晨2:00,沿著紅燈籠,循著肉香,便能找到這份20年不變的老味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