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喬【MQ-CBYQX】在氣象科學、生態研究、農業技術等領域,科研人員常需深入野外、高山或極端環境開展長期監測,傳統固定氣象站因部署周期長、靈活性差,難以滿足動態觀測需求。便攜式科研氣象站憑借其“高精度、輕量化、全要素”的特性,成為科研探索的核心裝備。
![]()
便攜式科研氣象站
這類氣象站采用模塊化設計,集成多要素傳感器(如超聲波風速風向儀、高精度溫濕度傳感器、光學雨量計等),可同步監測風速、風向、溫度、濕度、氣壓、雨量、光照、PM2.5等十余項參數,部分型號還支持土壤溫濕度、負氧離子等定制化監測。其核心傳感器經過嚴格校準,精度達±0.1m/s(風速)、±0.1℃(溫度)、±1hPa(氣壓),確保數據可靠性。
便攜性是其核心優勢。設備總重量不超過5千克,配備可伸縮鋁合金支架及減震防護箱,支持單人2分鐘內完成部署。供電系統采用太陽能+鋰電池雙模式,可在-40℃至85℃極端環境下連續工作48小時以上,滿足無人值守的長期監測需求。數據傳輸方面,支持藍牙、GPRS、5G/4G無線傳輸,實時將數據上傳至云平臺,用戶可通過手機APP或電腦軟件遠程訪問,實現動態分析。
![]()
便攜式科研氣象站
在科研場景中,便攜式氣象站展現出強大應用價值。例如,在青藏高原冰川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部署便攜站,連續追蹤冰川表面風速、溫度變化,揭示氣候變暖對冰川消融的影響;在森林生態研究中,設備可監測林冠層與地表的微氣候差異,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數據支撐。其靈活部署能力,更使科研人員能快速響應極端天氣事件,捕捉關鍵氣象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