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去日本考研的同學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怎么判斷自己能申請哪些大學?
其實評估定校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因為日本并沒有統一的招生標準,各個大學院研究科都是獨立招生,且需要經過“材料審查”和“校內考”兩個環節,有些研究科還需要拿到教授內諾。
學校不僅會看你的各項材料(比如語言成績、出身校、GPA),還會通過筆試和面試考察專業能力及未來的研究潛力,每一個環節都會對錄取結果產生影響。
雖然沒法立馬掌握精準評估定校的能力,但咱們仍然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粗略確定可申請的學校范圍。
一、語言要求
語言能力有“強制要求”,也有“非強制要求”。首先要去大學官網查看募集要項,明確要求提交的,就是強制要求。如果你沒有,就無法申請。
但也有非強制性的要求,比如我們常說的申請理工科需要N2,但很多學校的理工科出愿不需要提交日語成績,即使你沒有N2也能申請,但可能會在面試階段因為語言障礙被淘汰。
比如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的修士出愿需要提交日語N1證書,對英語材料沒有要求。如果你只有N2,就沒有資格報考了。
![]()
再比如九州大學經濟學府修士的出愿需要提交3年以內的英語考試成績證明,對日語能力沒有要求。沒有英語成績的同學需要抓緊時間去考。
![]()
而慶應義塾大學理工研究科,需要提交英語托福或托業考試的成績,不認可雅思成績,如果你只有雅思成績,就沒法申請了。
![]()
二、研究方向
你的研究方向與教授的研究方向匹配,才有更大的錄取幾率。如果研究方向不匹配,即使錄取了也很難開展研究工作。萬一教授以無法指導為由把你淘汰了,那可就太吃虧了。
首先,大家可以去學校官網查看教授的研究方向,找一找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能拓展的。其次,大家可以先發郵件聯系一下教授,如果教授回復你了,你就可以把研究計劃書發給教授看一看,聽聽教授的意見。
![]()
三、過去問
接下來呢就是做大學的過去問了,也就是往年的考試真題。有些大學會在官網公布過去問,下載后做一遍就可以知道差距。但是也有很多大學不公布過去問,需要到校請求。
![]()
評估定校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所以在申請工作啟動之初,我們的評估老師會根據申請人的學術背景、語言能力、專業興趣、職業規劃等進行個性化評估,再結合申請資格、申請周期、材料要求以及往年的錄取情況,以確定最適合的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