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xiāng)的古渡頭,總在霜夜透出幾分幽冥氣息。那渡口的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發(fā)亮,石板縫里嵌著半枯的蘆葦,每逢子時,水面會浮起淡白色的霧氣,霧氣中隱約飄著殘破的紙燈 —— 燈盞是舊年的竹篾扎成,燈紙泛黃如枯葉,卻始終燃著豆大的光,不被夜風熄滅。紙燈順著水流緩慢漂動,身后拖著一縷極淡的青煙,青煙落在水面,竟會映出模糊的影子,似是垂首佇立的身形,待紙燈漂遠,影子便融入霧氣,只留下水面一圈圈細碎的漣漪,仿佛從未有過魂魄停留。
![]()
古渡旁的荒祠,是魂魄異象最常現(xiàn)的地方。祠內(nèi)的泥塑神像早已斑駁,神像前的石案上,常年擺著半盞未涼的茶 —— 茶湯呈淡褐色,水面浮著一層細密的泡沫,若湊近細看,泡沫會聚成模糊的紋路,似是某種符咒的輪廓,片刻后又散成碎沫。每逢月圓夜,祠內(nèi)的木柱會滲出暗紅色的水漬,水漬順著柱身蜿蜒而下,在地面匯成細小的溪流,溪流所過之處,會浮現(xiàn)出淺灰色的足印,足印小巧如女子繡鞋,卻只有前半部分,似是魂魄輕踏地面時,只留下半縷痕跡。待天快亮時,水漬與足印會同時消失,石案上的茶湯也會變干,只留下茶盞邊緣一圈淡褐色的印記。
![]()
城郊的廢棄舊宅,藏著更詭譎的幽冥蹤跡。宅內(nèi)的窗欞早已朽壞,窗紙上卻常出現(xiàn)細碎的孔洞,孔洞排列成奇異的圖案,似星像又似文字,白日里看只覺雜亂,入夜后若有月光透過窗紙,孔洞會在地面映出淡銀色的光斑,光斑聚散間,竟能聽見極輕的 “簌簌” 聲,似是書頁翻動,又似是布料摩擦。宅內(nèi)的木柜里,偶爾會多出幾件舊物 —— 或是繡著殘荷的絹帕,帕角繡線脫落,卻帶著淡淡的檀香;或是刻著花紋的銀簪,簪頭沾著細碎的花瓣,花瓣捏在手中便化作青煙。這些舊物待天明后會自行消失,只在木柜里留下一縷極淡的香氣,似檀香混著墨味,久久不散。
![]()
關于這些幽冥異象的來歷,鄉(xiāng)人們有諸多猜測。有人說古渡的紙燈是溺亡魂魄的引路燈,荒祠的茶湯是孤魂對人間的眷戀,舊宅的舊物是魂魄遺忘的念想;也有人說這些異象是幽冥與人間的縫隙,魂魄借由這些痕跡,短暫回到曾停留過的地方。如今古渡的青石板依舊被霜夜打濕,荒祠的泥塑神像愈發(fā)斑駁,舊宅的窗欞也快徹底朽壞,可每逢特定時辰,那些幽冥鬼事與魂魄異象仍會出現(xiàn) —— 淡白的紙燈漂在水面,暗紅的水漬滲過木柱,淡銀色的光斑映在地面,為江南的夜添了一抹神秘又陰森的中式志怪美學,讓人心生敬畏,又忍不住想探尋那魂魄留下的,半縷未散的痕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