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電動知家”關注,記得加☆“星標”!
車輛安全問題尚未回應,企業卻先呼吁抵制“黑公關”,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正在引發官方媒體的集體批評。電動知家消息,近日,多家官方媒體炮轟當下部分企業濫用“黑公關”概念來回避核心問題。
![]()
![]()
![]()
官方報道中提及了一個典型案例:近日,一輛汽車在成都天府大道(參數丨圖片)發生致死交通事故,救援時車門無法打開,引發輿論關注。事故發生至今,廠商未對此事件做任何公開回應。但在10月16日的一場公開演講的最后,該企業負責人沒有回應公眾關切,卻呼吁業界共同抵制網絡水軍、黑公關等網絡亂象。這種回避核心問題而轉移視線的做法,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質疑。類似案例不只一家。一些企業在產品安全問題曝光后,第一反應不是調查和改進,而是指責“有刁民想害朕”,這種“倒打一耙”的做法令人反感。
微博CEO王高飛也轉發錢江晚報旗下“潮新聞”文章《切莫用黑公關污名化公眾安全關切》,并發表評論指出,企業在面對安全隱患和質疑時,應避免將正常批評與黑公關混為一談。他強調,在公眾未獲得企業對重要安全問題清晰回應之前,率先提出打擊黑公關的呼吁顯得不合時宜。
![]()
官方媒體并不否認黑公關存在的現實及其危害性。根據央視調查,汽車行業“黑公關”已形成完整灰色產業鏈,手段包括利用AI技術批量生成虛假內容、在評論區辱罵車主、在新車發布前集中抹黑等。黑公關的破壞力驚人。蔚來汽車透露,每月上萬條的黑公關攻擊,保守估計給企業造成了28億元的損失。小米汽車也取證了數百個涉嫌造謠賬號,多起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虛假信息泛濫不僅損害企業聲譽,更誤導消費者,破壞公平競爭環境。正因如此,工信部等六部門于9月聯合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對合理的公眾關切,企業應當如何應對?官方媒體提出了明確建議。企業需要避免把正常批評與黑公關混為一談,不要偷換概念,以黑公關為名,轉移公眾對產品問題的關切。企業應當建立更加誠信的危機應對機制,在復雜輿論環境中與公眾進行真誠對話。這既是對企業治理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企業價值觀的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