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秋的海河成了“頂流”。
![]()
國慶、中秋假期,海河兩岸繼續上演橋邊音樂匯。活動自去年推出,由天津交響樂團領銜,116場演出、430萬人次參與,把交響樂帶到百姓身邊,讓海河化身流動的藝術長廊。今年,這場盛宴又擴容增“亮”。天津交響樂團創作了管弦樂作品《河海之津》,讓市民和游客聆聽天津之韻。天津歌舞劇院芭蕾舞團的《四小天鵝》在河畔綻放足尖之美,游客邊看邊拍,感慨“太有氛圍感了!”
中秋節當天,“海河之夜”橋邊音樂匯推出“國粹芳華”京劇專場。《天女散花》《打龍袍》《鎖麟囊·春秋亭》《珠簾寨》……天津京劇院上演的選段均為經典,涵蓋不同流派風格與角色行當,讓觀眾沉浸式感受京劇歷經歲月沉淀的深厚底蘊。
不遠處的古文化街親水平臺,“你好天津·合韻非遺”為游客展示竹馬、舞獅、高蹺等民俗藝術,意式風情街推出歌劇、快閃沉浸式演出,營造浪漫溫馨的節日氛圍。
![]()
![]()
天津旅游集團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海河游船每天增加投放至200多航次,比平日增加50%左右,依然一票難求。
海河夜景,美在哪里?在現場會發現,那是河、橋、燈光、兩岸建筑的相互成就。
海河橋多,一橋一景。
若坐游船從天津站碼頭行至“天津之眼”摩天輪處,4—5公里行程內能看到9座橋。北安橋雕塑融貫中西,進步橋似白色高鐵破空飛馳,赤峰橋像巨輪揚帆起航。永樂橋美在“橋輪合一”,摩天輪嵌在橋上。金湯橋歷經百年,部隊在此會師,見證平津戰役中的勝利時刻……
![]()
最特別的是開合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撰文,“開合橋就是可開可合的橋,合時橋上走車,開時橋下行船,一開一合,水陸兩便,這是一種很經濟的橋梁結構。”南運河上有金華橋,子牙河上有西河橋,海河上有金鋼橋、金湯橋、解放橋。開合橋的種類有很多,立轉橋、平轉橋、升降橋等,天津幾乎各式皆備。
重要節假日,游客、攝影愛好者匯聚岸邊,觀看解放橋這架鋼鐵“云梯”緩緩從中間展開、抬升至“八”字形的靈動瞬間。
![]()
離開解放橋,往進步橋方向漫步,眼前的建筑在空中鋪展成畫卷。充滿異域風情的歐式建筑群,訴說著城市凝固的歷史,中式傳統四合院,承載本土生活的煙火氣息,現代化摩天高樓彰顯都市的新活力。這些建筑群高低錯落、排列有序、彼此映襯。
![]()
這些建筑群曾居住過多位歷史文化名人。吶喊“少年強則國強”的梁啟超,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李叔同,創作《雷雨》的曹禺……他們為天津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綿延不斷的精神力量。
今年以來,天津城市夜景尤其是燈光秀升級更新,對海河沿線217棟建筑、14座橋梁、8.2公里岸線及7座碼頭的光環境進行優化,解放橋、大光明橋等14座橋梁形成“跨河燈光長廊”,每座橋設計獨特燈光效果;技術層面升級,采用智能聯動控制系統,實現20余萬盞燈具集中調控,新增智能互動燈光裝置,8公里親水步道的燈光可隨行人腳步變化,天津之眼摩天輪首次應用“激光投影+高清視頻像素燈”技術,實現動態光影效果。“海河之夜”燈光秀成為吸引游客打卡的項目之一。
![]()
流動的河岸交織成“聲、形、藝”的立體藝術。夜色中,橋梁是舞臺,藝術是語言,你我是一場場藝術盛宴的參與者。
夜深后,人群漸漸散去,燈光溫柔地亮著,映照在水面上,隨風輕輕搖曳。這條見證了天津600多年歷史的母親河,曾作為古代“水上驛道”,擔起聯通南北的使命,如今更彰顯“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多元并蓄”的獨特氣質,以美麗和包容迎接八方來客,講述這座城市古往今來的故事。
![]()
在您眼中
天津是怎樣的“頂流”?
快來曬出您拍的海河美景!
下方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