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德懷彭老總心中,土地革命時期的贛州戰役、抗日戰爭時期的關家垴戰斗、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府隴東戰役、抗美援朝時期的第五次戰役,是他生平的四大敗。
其中,關家垴戰斗的爭議是最大的。此戰八路軍在人數上擁有絕對優勢,對一股流竄至根據地的日寇進行了包圍,日寇則憑借地理和火力優勢在山崗上進行頑抗,雙方打得十分膠著。最終由于日寇援兵逼近,八路軍只能撤離。
這場戰斗八路軍傷亡慘重,帶來的影響也是極大,戰斗結束后,彭老總下令槍斃了一位連長。
該連長是一位老紅軍,犯了什么錯導致這樣的結局?原因還要從關家垴戰斗說起。
![]()
1939年,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八路軍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國民黨開始把重心放在“對共”一事上,國民黨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封鎖,不允許重要物品流入,彼此間的摩擦開始增多;
日寇也從正面戰場不斷調動主力加強華北方面軍,對我華北根據地實施“掃蕩”。日寇制定的“囚籠政策”,以“鐵路做柱,以公路做鏈,以堡壘做鎖”,密密麻麻修建了眾多工事,且將百姓們都驅趕到他們規定的區域生活,是為“人圈”。
這些舉措,為的是損壞八路軍的群眾基礎,使八路軍得不到后勤、人員補充,企圖將八路軍困死在已有的根據地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八路軍的生存日益艱難,彭老總不想坐以待斃,決定發起反擊。1940年8月中旬,百團大戰打響,我黨管轄的八路軍正規部隊及地方武裝、民兵、百姓,對日寇設立的防御網進行破壞,據點一個接一個地拔除,沉重打擊了日寇的氣焰。
![]()
這個結果讓日寇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極為生氣,他當即抽調了更多人手,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展開報復,實行了殘忍的“三光”政策,還揚言要活捉彭德懷、左權等八路軍指揮官。這群倭軍所到之處,無數百姓慘死,眾多村莊被毀,宛如人間煉獄。
八路軍對此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總部隨即進行部署,準備伺機殲滅敵人一到兩路主力,讓其心生畏懼龜縮回去。就在我軍準備跟日寇算賬時,日寇華北36師團岡崎大隊卻意外找上了門來。
岡崎大隊人數在500余,配備了步兵、炮兵、輜重兵、戰斗醫護班等多個兵種,不僅有輕重機槍,還有3門山炮,火力非常強。如果按照當時的環境來講,這屬于一支“特種部隊”。
10月下旬,該大隊在中佐岡崎謙長的指揮下向黎城一帶進犯,仗著武器精良,他們四處作惡,在城市內沒找到八路軍,還專門往偏僻山區跑。
![]()
10月25日,岡琦大隊沿著桐裕河谷到達了黃崖洞地區。
黃崖洞是一個天然石洞,四面都是險峰,僅有一個出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此處干燥涼爽,非常適合儲存軍火武器。
種種優勢,讓八路軍總部將一個兵工廠設立在此,里面有幾十臺車床,可月產步槍400多支、炮彈2000余發。對于缺少武器裝備的八路軍來說,黃崖洞兵工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岡琦大隊走到這里純屬誤打誤撞,他們發現地上很深的車轍后,認定附近肯定有重要目標,于是該部進入戰備狀態,沿著車轍悄悄穿過了赤峪溝。
八路軍原本負責警戒的部隊絲毫沒有察覺,等敵人行至兵工廠附近時才展開了反擊,可惜已經晚了。最終兵工廠遭到瘋狂破壞,里面存儲的2000枚手榴彈、1萬多發子彈和幾十箱物資被掠走,難以移動的設備被燒毀。
![]()
聽聞這個消息,彭老總極為憤怒,當即命386旅772團和16團趕赴黃崖洞,伺機吃掉這股日軍。
岡崎大隊知道肯定會遇到反擊,所以放了把火后匆匆逃跑,他們本來是想往西而去,不過遇到了根據地的襲擾,未能成行,后于10月28日逃竄到了蟠龍鎮關家垴附近,準備奪道武鄉退回沁縣。
湊巧的是,剛剛打完榆(社)遼(縣)戰役的八路軍129師就在蟠龍鎮附近休整,彭老總認為我軍此刻擁有絕對人數優勢,誓要將敵人就地殲滅。
10月29日,彭老總與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參謀長左權等人抵達蟠龍鎮石門村臨時搭建了指揮部,準備親自指揮,很快129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386旅旅長陳賡等人相繼趕到,共同研究作戰方案。
![]()
彭老總在當晚下達了作戰指令:劉、鄧指揮129師386旅、新編第10旅各一部;陳賡指揮385旅一部和決死第1縱隊25、38團各一部;彭德懷則親自指揮總部炮兵團山炮連。目的是至少消滅岡崎大隊一個中隊,讓他們吃吃苦頭,給他們一個沉重教訓。
為了打贏這一戰,八路軍調動了11個團,人數達到了1.1萬,20來倍的人數差,按道理是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可是在預定發起總攻的前五個小時,一個情報送到了左權手里,左權看后暗道一聲不好。
原來是岡崎大隊已經攻占了關家垴及附近的柳樹垴,并在上面修筑了堅固的工事。
![]()
關家垴是位于群山之間的一個山崗,山頂高高凸起,有一塊方圓幾百米的平地,其北面是斷崖陡壁,難以攀爬,東西兩側都是陡坡,也很難發起進攻。
南坡比較平坦,是最適合的主攻方向,但對面有一座更高的山崗柳樹垴,岡崎大隊一并占領了此處,架設好機槍就可以用火力封鎖南坡。
兩個山崗上原先有很多老鄉挖出的窯洞,岡崎大隊將窯洞都打通,改造成了可互相支援的碉堡,如此一來,關家垴和柳樹垴就形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網。八路軍缺少攻堅武器,想要拿下敵人陣地勢必要付出重大的傷亡。
左權很清楚眼下的困難,只是部隊已經擺開了架勢,彭老總也多次強調一定要殲滅這股敵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左權與彭老總商議后,讓特務團于30日凌晨3時進行奇襲,最開始打得很順利,接連奪取了數個前沿陣地。然而日軍也有準備,進入火力網的射擊范圍后,日寇的機槍就開始收割八路軍戰士們的性命。
苦戰一番沒有進展,特務團團長歐致富只能下令先停止進攻。凌晨4時,總攻開始,八路軍大部隊分別向關家垴及柳樹垴發起沖鋒。
日寇知道人數懸殊,即便能突圍出去,到平原上也只有被殲滅的份,唯一能期盼的就是援軍盡快到達。抱著這個信念,他們抵抗得非常堅決。
他們的物資彈藥較為充足,還能呼叫飛機支援,所以八路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傷亡。
![]()
本來八路軍幾度攻下柳樹垴,可日寇的反撲非常快,最終還是被其占去。386旅的傷亡非常大,16團團長陣亡、772團與敵進行白刃戰、3營撤出來時只剩下了6個人......
面對這樣的情景,陳賡和劉伯承都向彭老總請求過,希望能停止戰斗。但是彭老總認為敵人也只剩一口氣,再加把勁就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就此放棄實在不甘心,所以部隊就繼續往前沖。
奈何很多時候個人主觀認為的只差一口氣并不代表現實,岡崎大隊的戰斗意志并不低,一直堅持到了31日下午1時。
此時日寇華北方面軍派出的5000援兵已經逼近,為避免出現更大的傷亡,彭老總只能讓各部撤退,幾個小時后,他下令槍斃了一名連長。
![]()
為什么要槍斃這名連長呢?從上述的經過中我們可以看出,關家垴戰斗的起因是黃崖洞兵工廠被偷襲。如果黃崖洞附近的警衛工作能做得到位,這一切或許就不會發生。
這么重要的兵工廠,八路軍總部是非常重視的,黃崖洞外圍的赤峪溝兩側山嶺上有部署了一個連兵力,進行24小時警戒。這個警戒連的連長就是那被槍斃之人。
總部將保衛重任交給他,是一種信任,但在他本人看來,從一線戰場調到這“荒山野嶺”,屬于是貶職,因此心中就有了不滿,對待工作也只是敷衍了事。他本以為這么偏僻的地方不可能出現敵人,所以警衛連兩個排的結合部就沒有設置警戒哨。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近百米的無防備地帶,日寇恰恰是通過這里發起的偷襲。若非如此,兵工廠內絕對有反應的時間,敵人也不可能輕易得手。
在關家垴戰斗開始前,彭老總聽說敵人突入兵工廠肆意破壞后就說過“擅離職守,將警衛連長槍斃”。由于連長的松懈,給我軍造成巨大的損失,即便沒有關家垴戰斗也會采取軍法處置,所以彭老總槍決這名連長絕非小題大做。
![]()
對于關家垴戰斗,一直以來的爭議非常大,從積極的角度看,八路軍通過此戰打擊了日寇的“囚籠政策”,讓各大根據地的處境好轉,并且用行動告訴了全國,我黨也是能進行攻堅的血性部隊,提高了全體軍民的抗戰決心。
就像特務團團長歐致富所說:彭老總堅持要打關家垴,有個意圖就是告訴所有人,我們八路軍是堅持敵后抗戰的主力軍、正規軍,不但會打游擊;必要時,也可以猛攻堅守,頑強拼殺,敢于啃硬骨頭。
不過也有人認為按照我軍當時的實際情況,更應該進行游擊戰爭,硬拼的話傷亡太大了。
而且關家垴戰斗以及百團大戰,都展示出八路軍強大的組織能力,能拉起一百個團抗日日寇,那將來國共走向對立時也可以拉出大量部隊作戰,這就引起了蔣介石的警惕,使得國軍的針對行為逐步加劇。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具體是好還是不好,就要看自己從哪個角度著眼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