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今天文章開始之前,先和大家預告一下:
10月20日(周一)中午12點,我會帶來大家等待已久的豆伴匠小王者秋季班插班名額,早下單早開課,名額極少,一定要先預約直播!
馬上就是期中、期末各種考試,想幫孩子提高語文成績的媽媽千萬別錯過這次直播,我邀請到了豆伴匠劉姑姑在直播間給大家分享很多高效復習方法和各年級語文學習干貨!
點擊下方卡片預約直播
下面是今天的正文。
![]()
這兩年,我身邊突然多了不少“提前退休”的朋友。
有的拿著豐厚的補償金,到處去旅游看世界,有的給自己報了很多課程充實生活。
![]()
聽起來還挺讓人羨慕的,但聊起來才知道,她們內心真實的聲音卻是“終于不用上班了,但我突然不知道該干什么了”。
這些發生在身邊的事,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這代人,好像只學會了如何奮斗,卻從未學過如何生活。
我們把人生規劃精確到了18歲,18歲以前我們生活的全部目標,就是考上好大學,因為好大學意味著好工作,好婚姻,好生活,似乎到這一步人生就圓滿了。
至于18歲以后的人生應該怎么過,沒有人告訴我們。
![]()
如今,當我到了40多歲,才發現18歲只是人生的一個開頭,而這之后的經歷才是人生的重頭戲,但關于這部分,我們獲得的指引又太少。
尤其是關于40歲以后的生活,很少有人提及該如何面對事業的停滯、孩子的叛逆、父母的老去,好像這個年齡以后,你活成什么樣子,都沒人在意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大部分人的人生是有些虎頭蛇尾的。
![]()
想明白40歲以后的人生
我徹底放下了對女兒的焦慮
人到中年40+,我越發清晰地認識到,人生是一條很長的河流。
它不只有18歲,還有28歲,38歲,48歲……每個年齡都值得好好規劃,每個階段都有它要完成的課題,很精彩也很重要。
![]()
20年前剛剛工作的我
當我終于有了一些人生閱歷,我發現其實只要有一顆保持成長的心,那么即使你在18歲沒有收到滿意的結果,但當你積累到一個點的時候,你總能收到自己想要的一些結果。
所以,我現在覺得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我們自己,都應該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整個人生,而不必只為了人生前18年是否能高考成功而過多憂慮。
![]()
我知道,大家現在對于孩子的教育都很迷茫。
以前像我們這代人,從小接收到的訊息是,必須考上一個好大學,你才能有個好工作,這是一個必要條件。
現在不是了。現在是讀了一個好大學,不代表著你就能有好工作,這兩種的必然掛鉤工具在松動了。
就像我最近刷到的一個帖子,有一個985文科女碩士,當初是以年級績點第一的成績保研進的985,但畢業以后在考編、考公、進大廠處處碰壁,最后決定去賣保險。
![]()
留言區有鼓勵她的,說大環境不好的時候,要緊的是先顧好眼前。
更多的是家長們發出的惋惜和不解:考上985也找不到工作,還有必要ji娃嗎?
關于這個問題,有人去問了DeepSeek,它是這么回答的:
“雖然學歷貶值,但好的學歷仍然是許多企業的敲門磚,不過,僅憑學歷可能不夠,還需要其他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技術技能等,差異化競爭力和個性化成長才是關鍵。”
與其執著于復制過去的路徑,不如幫助孩子成為能自我迭代的終身學習者,這或許是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最佳答案。
總的來說,卷成績依舊是比較適合大部分孩子的一條路,我們還是應該一如既往的支持孩子學習,幫助他們度過人生中很重要的這十幾年,然后爭取在高考時取得一個好成績。
但能力和技能的培養也不能忽視,萬事做到自己能做的,至于其他的,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
面對新世界
我們該給自己和孩子一個新規劃
這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正在把我們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方向,各種政策、規劃比原來變化更快。
很難說未來會如何,可能我們現在把20年以后看清楚了,結果再過5年又變了。
![]()
所以不管是對未來的規劃,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能也沒有什么一招鮮,我們能做的就是多思考、多觀察,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1、對于我們自己:想想如何安置自己的后半生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深切感受到了孩子讓我的人生更豐富、更幸福,我也不由自主變得柔軟,有了牽掛。
不過當媽這些年,我也沒忘記做自己,我一個人去登山,帶著團隊出國,見過世界的很多面,為了讓自己保持獨立思考,我又不斷用“讀書”讓自己破局。
![]()
二十歲的時候我可能更希望外表漂亮,四十歲以后我更希望能“活得漂亮”。
所以,關于我未來幾十年的活法,我想大概就是,仍然熱愛折騰,永遠保持好奇心,永遠在成長的路上。
![]()
我想告訴姐妹們,不要覺得40+以后的人生就是枯樹枝,只能一點點等待枯萎,實際上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美好等著我們去發現,每一天都值得好好過。
而且我很堅信一點,媽媽們先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照亮孩子。
2、對于孩子:不要過多焦慮
放在以前,我可能對孩子的期望就是,一定要考個好大學,這一步達成,至少說明我這個媽媽當的還不錯。
但是這兩年,我反而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不焦慮了。
看到太多令人悲傷的案例以后,我覺得比起遭受人生的重創,我寧愿不讓孩子考100分,也許當她們對學習本身不抗拒,甚至有了興趣之后,在某些方面的潛力就被激發出來了。
![]()
咱們也別只盯著成績,把孩子其他方面的優勢和特長給忽略了。大膽預測一下,未來越來越多像付航那樣的孩子,是可以靠自己走出來的。
![]()
也許考不上名牌學校,但擁有一門靠得住的手藝,將來能夠養活自己,也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至于這條適合孩子的路究竟是什么?每家情況不一樣,每個孩子也不一樣,我也在找答案。
就像啾啾和呦呦,其實是兩個非常不同的孩子。
啾啾很愛鉆研,《甄嬛傳》里很多我都沒弄明白的人物關系,她都能牢牢記住,分析得有理有據。
![]()
而妹妹更有藝術細胞,平常喜歡熱鬧,但是只要拿到畫筆,能一坐一下午。
![]()
所以,我很難下結論說,老大一定比老二好,或者老二一定比老大好。一生那么長,她們的人生又才剛剛開始,未來有無限種可能。
對我來說能做的,可能就是把控好過程,尊重她們的個性,讓孩子自己去書寫結果,也許路就慢慢出來了。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