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國公務員統一考試已隨公告正式啟動,其招錄規則在延續慣例基礎上呈現新調整。報考者需滿足18至38周歲基本年齡限制,應屆碩博生可放寬至43周歲,且需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與相應政治素養。
報名采用網上方式,于2025年10月15日至24日開放通道,通過資格審查者需在11月1日至6日完成確認繳費,11月30日參加公共科目筆試,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與申論兩科,部分崗位需加試外語或專業科目。
![]()
政策繼續向基層傾斜,縣鄉級崗位占比超七成,艱苦邊遠地區可降低學歷等門檻,但錄用者需最低服務5年,同時約2.6萬個崗位專門面向應屆畢業生。
這一招考背景下,就業市場壓力尤為突出。202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180萬人,連續數年保持高位運行,疊加往屆未就業群體,形成龐大的求職隊伍。
而2026年國考招錄規模較上年減少1600人,僅計劃招錄3.81萬人,預計報考人數將突破350萬,報錄比或達92:1,遠超2025年的86:1。
![]()
稅務系統作為“招錄大戶”,雖提供25004個崗位占比65.6%,但廣東等省份單系統競爭已進入“千選一”梯隊,熱門崗位與冷門崗位報名人數差距可達百倍以上。
在激烈競爭中,專業選擇成為關鍵變量,財政學報名人數最多,達到12905人,招錄規模也排名榜首,占總招錄人數的33.8%,主要向稅務、海關系統,其中稅務局崗位需求占比最高,且較上年招錄量增長13.18%,依托財學專業的財稅分析、預算管理能力,畢業生在基層稅務所至省局的晉升通道清晰。
![]()
經濟學類緊隨其后招錄11972人31.4%,除稅務系統外,金融監管局、統計局等均有大量需求,其宏觀分析能力在政策制定與執行中不可或缺,招錄增幅達20.44%,展現出強勁需求。
金融學類招錄9367人,覆蓋審計署等多部門,在金融監管、財政資金審計等領域發揮核心作用,14.26%的招錄增幅反映出防范金融風險的政策需求。財會審計類雖僅在稅務局有招錄,但8799人的規模使其穩居第四,財務核算、審計監督能力成為機關單位的剛需技能,被稱為“體制內通行證”。
![]()
計算機類以8286人位列第五,憑借軟件開發、數據管理能力適配稅務、鐵路公安等多系統崗位,在數字化政府建設中需求激增,軟件工程等細分方向更受青睞。
法學類招錄6762人,覆蓋海關、證監會等多個關鍵部門,是公檢法系統的“硬通貨”,通過司法考試后可同時兼顧律所、企業法務等多元路徑,非頂尖院校學生可輔修行政管理增強競爭力。經濟與貿易類招錄 人,在人民銀行、統計局等崗位中負責國際貿易監管、經濟數據研判,稅務系統需求占比超六成。
電子信息類6055人的招錄規模,適配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與鐵路公安技術保障等需求,與計算機類共同構成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支撐。
![]()
統計學與數學類分別招錄5897人和5879人,在海關數據核查、統計局分析等崗位中不可或缺,憑借數據建模與量化分析能力,成為精準決策的重要支撐,且兩專業在金融、互聯網行業亦有廣泛就業空間,“形成——企業”雙保險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大專業均需扎實的專業功底,部分崗位要求通過強基計劃或具備相關資格證書,考生需提前對接招考專業目錄,結合數理或文史特長規劃學習方向。
以上數據,源于國考相關部門結合2020年至2025年國考報名人數進行的預測,并非官方發布的數據,請理性結合自己的實際謹慎進行分析,祝愿你國考成功,成為國家的一名優秀公務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