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1560 字
閱讀完約3分鐘
向紜嬉 金融投資報記者 吉雪嬌
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需要優秀的人才。隨著2026年國考報名結束,金融監管人才的招錄情況再度引發關注。
根據招錄計劃,2026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證監會擬招錄5586人,較2025年減少840人。其中,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小幅擴招;中國人民銀行則出現縮減。
![]()
制圖 文宛
金融監管部門
人才招錄引人關注
2026年度國考共計劃招錄3.81萬人,本次國考年齡限制首次放寬至38周歲,2026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年齡放寬至43周歲,為更多專業人才開啟了進入公共服務的大門。
從三大金融管理部門來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擬招錄5586人,較2025年減少840人。
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共提供1657個崗位,擬招錄2780人,較2025年縮減875人。具體來看,總行機關擬招錄40人,分支機構計劃招錄2736人,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擬招錄參公人員4名。省級分行中,四川省分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行、廣東省分行等招錄崗位數較多,均超過100個。
金融監管總局擬招錄2459人,較2025年增加19人。招聘范圍包括總局機關、省級金融監管局、地市級金融監管分局和縣級金融監管支局等多個層級。其中,縣級金融監管支局仍是招錄主力,2026年擬招錄1568人,維持高位水平。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與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推進密切相關。2024年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縣域監管支局統一掛牌,標志著金融監管總局系統“四級垂管”架構正式建立。基層監管力量的補充成為完善監管體系的關鍵一環。
此外,2026年證監會擬招錄347名具有財金、法律、會計、計算機等相關專業背景的專業監管人才,較2025年增加16人。
證監會傾向于
引入“實戰類”人才
不同于2025年集體大幅擴招,2026年,金融監管人才招錄進一步轉向結構優化。
從報錄比來看,金融監管局系統報名人數12.3萬人,平均競爭比50:1。人民銀行系統報名人數14.3萬人,平均競爭比52:1,總體低于國考整體平均報錄比,但相較于2025年有所增加。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崗位報考條件相對比較嚴格,報考者相對謹慎。總體來看,金融管理部門對招聘對象的要求依然保持較高標準,同時專業能力仍為考核的重點。
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例,崗位主要圍繞貨幣信貸政策制定和實施、金融法律法規起草制定、宏觀審慎管理、金融市場運行監測與管理、金融風險監測評估與處置、金融體制改革、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監管等核心職能設置。從專業需求看,主要集中在經濟金融類、財會類、數學統計類、計算機類、法學類等專業方向。
金融監管總局崗位則分為金融監管財經類、金融監管法律類、金融監管計算機類、金融監管財會類、金融監管綜合類等方向,并明確了專業需求。其中,面向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專業的招聘崗位最多。計算機類專業則主要面向科技部門,經濟學類、法學類、精算學等專業需求也較廣泛。
證監會招錄則更傾向于“實戰類”人才,較多崗位明確要求有相關行業的從業經驗。職位類型涵蓋會計類、法律類、財經類、計算機類等。
對專業能力素質
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對金融監管人才的能力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干部人才隊伍。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嫻指出,強大的人才隊伍是所有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礎,金融強國尤其如此。金融行業是智力密集型行業,金融業的競爭力直接由人才質量所決定,金融人才隊伍是強化和激活其他要素的“核心引擎”。
同時,金融行業風險的防范,不僅與金融人才隊伍的專業能力有關,也與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密切相關。金融從業人員的道德水平,對金融資產的安全、金融機構的穩健、金融消費者的利益保護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管理部門招錄變化的背后,反映出金融行業風險防控需求的增加,以及監管能力提升的要求。其中,縣域監管崗位的持續擴容,有助于完善基層監管布局,實現監管全覆蓋,適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新增職能。
隨著國考的臨近,考生們正在積極備考。值得留意的是,金融管理部門職位的報考者,除公共科目外,還需參加統一組織的專業科目筆試。如證監會全部職位實施“2+X”考試,即所有報考證監會招錄職位的考生,除參加公共科目筆試外,還需按所報崗位要求,參加財金類、法律類、會計類或計算機類專業科目筆試。
總體來看,隨著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部門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考生除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專業能力的提升外,還需關注最新的經濟金融政策動態,了解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從而有助于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地適應和應對金融市場的變化。
![]()

編輯|王為
責編|陳雨禾
校檢|袁鋼
審核|何穎
聯系金妹兒:028-86968491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