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范建
2026年度國考報名人數再創新高,341.6萬人競爭3.97萬個崗位,最熱門崗位的競爭激烈程度達到7591:1。
而作為國內知名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考公第一股”的中公教育,只能在過去盲目擴張的后遺癥中負重前行。
![]()
債務纏身
債務問題,仍是壓在中公教育(002607.SZ)身上最沉重的一座大山。
昨日,公司披露公告,子公司北京中公與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的仲裁案,歷時兩年終于調解結案。
根據《調解書》,北京中公及中公教育實際控制人李永新,應于今年12月31日前,向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償付本金4.13億元、利息8574.91萬元、罰息(含復利)1341.97萬元(截至2025年9月28日),以及律師費、財產保全費、仲裁費等。
同一天,公司披露重大訴訟事項,已于11月3日收到北京昌平法院的《開庭傳票》,因與合太建筑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北京中公未來等相關方已被起訴,涉及工程款9332.23萬元。
除了一系列重大訴訟、仲裁案之外,最近12個月,中公教育及控股子公司累計新增訴訟、仲裁案件共630件,累計新增涉案金額合計1815.27萬元,占2024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的2.51%。
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86.35%,其中流動負債43.46億元,而同期流動資產合計3.73億元,存在嚴重的短期償債壓力。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約34.14億元資產(賬面價值)被凍結或質押,占同期總資產的55.69%。
急劇萎縮
1976年,李永新出生于吉林通化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成為一名天之驕子。
1999年大學畢業后,他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按部就班地就業,而是選擇了在教育培訓行業創業。
起初,他在小學、奧數、高考、復讀等多個細分賽道輾轉試探,最終在考公培訓市場扎根。
創業的過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李永新曾在一次發布會上分享早期創業的艱辛,最困難的時候,連一塊六一份的炒餅都吃不起。
堅持,終于讓李永新的創業路峰回路轉。趕上了中國考公熱的風口,中公教育曾連續18年保持正增長。2019年,公司借殼亞夏汽車曲線登陸資本市場。
上市當年,李永新和其母親魯忠芳,就以585億元財富,一躍成為中國教育領域首富。
2018年-2020年,中公教育順利完成業績對賭,2020年更是營業收入突破百億,歸母凈利潤高達23.04億元,一時風光無兩。
個人財富暴增,李永新不忘回饋自己的母校。2021年,他高調向北大捐贈10億元,成為北大建校以來最大的個人單筆捐款。
其實,中公教育的危機已在這時開始逐漸露出苗頭。
受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中公教育的業績迅速垮塌。2021年-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均以超過30%的速度急速下滑,期間連續巨額虧損,累計虧損達36.8億元。
2024年,公司轉變經營思路,嚴控費用支出,終于在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4.89%的情況下扭虧為盈,實現歸母凈利潤1.84億元。
今年以來,公司規模繼續萎縮,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6.57億元,同比下滑21.09%;歸母凈利潤9197萬元,同比下滑45.31%。
據李永新介紹,巔峰時期,中公教育年銷售收入近270億元,如今已跌至50億元左右;直營分校從2000多家縮減至700家;員工規模從5.5萬人降至7000多人。
短短幾年間,從頂峰到低谷,作為中公教育掌舵人的李永新,終于體會到了控制欲望并不是一句空談。
他曾公開自我反思,自己做創業導師時經常講,“不賺錢的商業模式都是耍流氓”,但講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就走樣了。“高速發展時,我們背離過這個樸素的商業邏輯,做了很多項目,就是不賺錢,追求快速發展和贏取市占率,犧牲利潤。”
這兩年,經營初步企穩之后,中公教育開啟了新一輪審慎擴張,分支機構“成熟一個建一個,可以少賺但不能虧”,這是李永新定下的核心KPI。
狂飆后遺癥
中公教育如今的窘境,是多年前盲目追求規模埋下的禍根。
為了在高手林立的考公賽道殺出重圍,中公教育拿出“不過包退”的絕招。在報名之初,就通過協議給考生上了一道“雙保險”。
借助這一非常手段,中公教育后來居上,在2015年反超“考公一哥”華圖教育,并在4年后市占率兩倍于華圖教育。
眾所周知,考公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上岸的概率極低。這就為中公教育的危機,埋下了一顆巨雷。
公開數據顯示,隨著考公熱的快速升溫,中公教育的退費金額和退費率也快速攀升。2019年-2021年,退費金額分別為74.23億元、100.09億元和153.02億元,退費率44.14%、46.54%和68.46%。同期,退費人次分別為81.6萬人次、113.15萬人次和162.12萬人次。
不僅如此,作為一個教育培訓機構,中公教育還豪擲重金,購買70億元固定資產,讓公司的整體流動性雪上加霜。
2022年1月,公司停止“不過包退”的協議班,但已無法挽救危局。
直到現在,中公教育學員退費的問題仍沒有徹底解決。據公司2025年度半年報,待退費負債為4.82億元。
公開場合,李永新不止一次給學員們道歉,并承諾欠學生的每一分錢,都會還上。“給公司一點時間,待情況好轉之后,一定給學員們一個滿意的交代。”
中公教育負重前行、學員們苦等退費、債權方等待還錢……李永新呢?
據媒體報道,魯忠芳、李永新母子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協議轉讓中公教育股票等方式,累計套現約百億元。
目前,李永新和魯忠芳分別持有上市公司14.38%和2.02%股權,截至10月30日,二人所持股票累計質押 64.78%,累計被司法凍結、標記及輪候凍結83.17%。
巔峰時期,中公教育市值一度接近2600億元,如今,已僅剩167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