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17日訊 “年紀輕輕,我怎么就得了高血壓?”這可能是許多脆皮年輕人在體檢報告前的困惑。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在不少人的固有認知中,始終貼著“老年病”的標簽。
但《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卻打破了這份年齡安全感: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持續增高,近年來中青年人群上升趨勢尤為明顯。
高血壓管理困境:2.45億人的共同挑戰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顯示,我國約有2.45億成人高血壓患者。與此同時,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雖有明顯改善,但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分別達 51.6%、45.8%和16.8%。
![]()
“高鈉飲食、超重肥胖、吸煙飲酒……是導致高血壓年輕化的誘因,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難度很大。”北京和睦家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德昭表示,與此同時,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普遍較差,且會受到副作用的困擾。部分患者因副作用影響生活質量,或看見血壓穩定便擅自停藥,導致血壓反彈,增加心腦血管事件風險。
一邊是難以堅持的健康習慣,一邊是副作用與停藥風險并存的藥物治療,“血壓不穩,藥不能停”讓不少患者陷入兩難境地。
RDN手術:高血壓患者的第三種選擇
隨著全球心血管病學術研究的不斷推進,經皮腎動脈交感神經射頻消融術(RDN)的微創介入治療技術,近年來被陸續寫入多國高血壓治療指南與專家共識。
![]()
作為國內較早引入RDN技術的醫療機構,北京和睦家醫院心血管中心在王德昭主任的帶領下,已為多名藥物控制不佳的高血壓患者提供了新選擇。
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能受益于RDN嗎?據介紹,RDN主要適用于兩類患者:難治性高血壓(服用3種藥物-需要含利尿劑,血壓仍然高于140/90mmHg)或者藥物不耐受的高血壓患者。
![]()
2024年11月26日,北京和睦家醫院成功為一例外籍患者實施了RDN手術。“這位患者48歲,卻有10年高血壓史。”王德昭主任回憶道:“他每天需要像吃飯一樣準時服用4種降壓藥,但血壓仍時常飆升到160/100mmHg以上。在調整藥物、增加劑量后,血壓勉強穩定,但藥物的副作用讓他精神不振,輕微活動便氣喘吁吁,夫妻生活也受到影響。”
“在穩定控壓的同時減少藥量,重新找回正常生活是他最迫切的訴求。”王德昭主任表示,經過多學科團隊的嚴謹評估,這位患者符合RDN手術指征。幸運的是,手術過程進行得很順利。術后3個月隨訪時,這位患者已成功將降壓藥從4種減至2種,血壓控制理想,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RDN并非一勞永逸:術后管理是關鍵
“很多患者以為做了RDN手術,就能立刻和高血壓告別,這是一個常見誤區。”王德昭主任強調,RDN技術的一大特點是延遲起效和長期受益,它不像吃藥見效那么快,通常在術后3個月逐漸發揮作用,但療效更持久、更穩定。
據了解,術后擅自停藥,很可能導致血壓波動。為了打好這場持久戰,北京和睦家醫院建立了嚴密的醫患共管模式,術后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及一年會進行定期隨訪。患者每日監測血壓并反饋給醫生,醫生根據動態血壓數據,在確保血壓平穩的前提下,逐步、精細地減少藥物種類和劑量。
“從臨床數據來看,大部分患者術后能實現減藥甚至停藥,但高血壓需要終生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石,藥物治療和RDN是輔助。”王德昭主任表示,和睦家醫院的目標是幫助患者減輕用藥負擔,降低遠期心腦血管風險,實現個性化的健康管理,享受更有品質的生活。
(責任編輯:譚夢桐)
版權聲明:
1.凡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