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的商圈里,常有路過的消費者在MG4快閃店前駐足——有人坐進駕駛座感受內飾,有人圍著銷售顧問聊試駕路線,還有人拿著手機添加企業微信,同步生成專屬的客戶檔案。這種“逛街時順便看車、試駕車就在身邊”的場景,正是上汽對汽車營銷渠道的一次革新實踐。
摒棄傳統經銷商模式“消費者聲音聽不見,企業聲音出不去”的困境,MG4通過快閃店直插市場一線:從首批店試營業時全員“踩坑填坑”打磨流程,到如今全國繁華商圈、城市地標隨處可見的體驗點,再到200余名上汽年輕員工化身志愿者駐店服務,不僅讓消費者更快觸達新車,而且搭建起與4S店協同的“體驗-轉化”閉環,讓“初步興趣”能順暢轉化為“放心下單”。
從“單一展示”到“多職能體驗節點”
MG4快閃店的職能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運營深化持續拓展,從最初僅承擔“種草”與產品介紹,逐步升級為包含“體驗、留存、銜接”的綜合服務載體。
MG4快閃店蘇皖大區督導路緯表示,從體驗端來看,如今的快閃店已打破“只能看不能試”的局限——消費者可在店內直接參與MG4試駕,直觀感受車輛底盤性能與駕駛質感;同時,店內還提供金融政策解讀、車型價格洽談服務,滿足初步購車咨詢需求,讓“看車”不再是“單純看外觀”。
從留存與銜接端來看,快閃店針對性解決了“短期經營”的屬性短板:由于快閃店租期通常為3個月,部分消費者會對其服務持續性存疑,且快閃店本身不具備交車權限。為此,店內建立了“企業微信+客戶檔案”的核心機制——只要消費者接受產品介紹或試駕流程,工作人員會引導添加企業微信,并同步創建包含“意向配置、體驗反饋”的客戶檔案;若消費者對快閃店缺乏信任,或有進一步服務需求,這些檔案會直接內部流轉給經銷商,確保服務不中斷。
![]()
快閃店到4S店的“無縫對接邏輯”
合肥市區共布局3家MG4快閃店,當地一則跨區轉化案例,生動詮釋了快閃店與4S店在消費者決策鏈路中的不可替代性。
案例中,一位消費者最初在天鵝湖快閃店“偶遇”MG4,僅因外觀設計產生初步興趣;后續前往瑤海丈母娘家時,又在當地快閃店看到車型——恰逢店內有試駕車,他參與試駕后,對車輛底盤穩定性與駕駛質感的評價遠超預期,“比想象中好開”成為關鍵轉折點;結果,考慮到自家住在北城,且北城4S店能提供就近的提車、保養服務,他通過快閃店流轉的檔案,在北城4S店順利下單。
這個案例背后藏著兩層核心邏輯:一是快閃店“重點商圈布局”的價值——具有消費者逛街、走親訪友的日常場景,讓“看車”從“專門任務”變成“順路行為”,大幅提升品牌觸達效率;二是4S店“售后兜底”的必要性——快閃店能激發興趣,但“固定經營、就近保養”才是打消消費者長期顧慮的關鍵,二者形成的“興趣激發+服務保障”互補,正是成交的核心推手。
同時,當消費者在快閃店對MG4產生興趣后,一套標準化的流轉機制會確保其順利對接4S店,核心圍繞“信息同步”與“消費者便利”展開。
客戶檔案的創建是關鍵前提——只要消費者在快閃店添加企業微信、完成檔案錄入,就具備了流轉基礎,這一步既留存了客戶需求信息,也為后續對接提供了依據。同時,與這家快閃店綁定的經銷商門店可通過統一后臺,實時查看快閃店同步的客戶檔案,包括試駕反饋、意向配置等信息。
最后是“消費者自主選擇”:即便快閃店有固定合作經銷商,若消費者家附近存在其他4S店,仍可自主選擇前往更近的門店提車——這種以“消費者便利性”為核心的設計,大幅降低了轉化過程中的阻力。
MG4 快閃店與 4S 店的協同模式,本質是對汽車消費需求的精準響應:前端用快閃店的“輕量化”體驗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后端用 4S 店的專業化服務筑牢信任。這套 “前端引流 + 后端落實” 的閉環,既承接了前期試營業的經驗沉淀,也在全國門店的鋪開中持續迭代,成為汽車行業渠道革新的實戰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