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7年復發時“化療昏迷、命懸一線”的絕望,到如今“開飯店、帶顧客、跳廣場舞”的充實,她用一段“手術放化療遇阻、中藥續命”的經歷,為癌癥復發患者寫下了一份“別放棄”的生存注腳。
2015年8月,關惠芳的月經開始“不規矩”:周期紊亂、經量增多。她以為是更年期癥狀,沒太在意。直到11月某天,她突然陰道大出血,褲子浸透了血跡,被家人緊急送進商丘當地醫院。
![]()
“止血藥用了,針也打了,血還是止不住。”醫生建議轉省腫瘤醫院。2016年1月,病理結果如驚雷炸響:宮頸癌。“當時腦子嗡的一聲,只記得醫生說‘趕緊手術’。”
她接受了子宮全切手術,術后又做了8個月放化療。30萬的醫療費壓得全家喘不過氣,但更難熬的是治療副作用:脫發、惡心、渾身乏力,“化療針打下去,吐得膽汁都出來了”。
本以為熬過放化療就能松口氣,2017年3月1日的復查,卻將她推入深淵——宮頸癌復發了。
“醫生說必須繼續化療,可我實在扛不住了。”關惠芳回憶,前幾次化療后,她白細胞暴跌至正常值的1/5,每次都昏迷在病房,身上插滿管子,“我坐在醫院走廊哭,想‘再化一次,可能就沒了’。”
絕望中,她在省腫瘤醫院門口看到一塊指示牌:“袁希福院長,專治疑難癌癥。”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她打車直奔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
2017年3月12日初診時,關惠芳的狀態讓袁院長都揪心:面色灰暗、下肢浮腫發紫,連走路都要扶著墻。“先喝10付藥,試試調調體質。”袁院長開了健脾利濕、活血散結的方子。
變化來得比預期快:服藥5天,下肢浮腫減輕;10付喝完,原本紫黑的小腿顏色變淺;30付后,雙腿恢復正常膚色,疼痛和失眠也消失了。“以前晚上疼得睡不著,現在能一覺到天亮!”她激動得給袁院長打電話致謝。
復查時,醫生盯著她的指標愣住:“癌胚抗原正常,病灶沒進展——你這狀態,不像復發過的。”
此后,關惠芳成了希福醫院的“忠實患者”。每年過年,她雷打不動帶著中藥回家;復查指標始終“干凈”,腫瘤標志物正常。
![]()
![]()
2025年,她已抗癌9年。如今的飯店里,她每天早起備菜、中午招呼客人、晚上算賬,忙得腳不沾地。“周邊和我一起抗癌的老伙計,有的走了,有的躺床上。我就想‘能多干一天,就多掙點,多陪家人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