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前化解糾紛要跑好幾趟,現在法院法官就在綜治中心‘坐班’,家門口就能把糾紛捋順!”這是群眾對法院入駐綜治中心最直觀的感受。為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靠前”,扶余市人民法院“搬”到群眾身邊,不僅讓司法服務與基層治理擰成了“一股繩”,更用“零距離”服務打通了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入駐工作全落地
硬件軟件雙保障
2024年7月,扶余市綜治中心完成擴建,占地面積達910平方米。扶余法院將訴調對接中心、速裁審判庭以常駐式實體入駐的形式,融入到綜治中心這一基層治理的關鍵樞紐之中。
走進綜治中心接待大廳,法院服務窗口前總能看到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
“同志,我租的房子到期了,房東扣著押金不給退,這事兒能幫忙解決不?”
“您別著急,先坐下慢慢說,把租房時的約定、溝通記錄給我看看,我先幫您登記,今天就能對接調解,不用您跑第二趟。”
工作人員細致做好案件登記流轉工作,確保每一個案件都能精準、及時地進入相應處理流程。在矛盾糾紛調解室、訴調對接室里,人民調解員憑借豐富的經驗、專業的技巧以及十足的耐心,處理著各類紛繁復雜的糾紛。在速裁速審區,法官辦公室、速裁調解室及審判庭協同運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調解、司法確認、立案與速裁快審等服務,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讓公平正義以更快的速度抵達群眾身邊。
閉環管理提效能
銜接順暢減訴累
為確保矛盾糾紛能夠高效化解,扶余法院圍繞“法院與綜治中心”“法院與訴調對接”兩大核心場景,構建“立案—調解—確認—速裁”閉環流程:接待人員梳理案件后分流至訴調對接中心,調解成功則出調解書或做司法確認,不成功則由速裁庭判斷審理方式,最大限度減輕訴累。
近日,某獸藥店店主攥著送貨單,焦急走進綜治中心求助——他與好友劉某、范某因牛飼料賒購產生貨款糾紛,多次催要無果。工作人員一邊安撫,一邊聯系駐綜治中心法官呂秀賢。呂秀賢即刻趕往調解室,了解事故緣由,并電話聯系劉某、范某,耐心勸說二人到場溝通。調解時,她先聊雙方過往溫馨往事,緩和緊張氛圍,再向劉某、范某釋明拒不還款的法律后果,又勸店主體諒對方經濟難處。最終,店主主動減2000元貨款,劉某、范某當天付清款項。從求助到糾紛解決,全程僅4小時,這場可能鬧僵的糾紛,在法院與綜治中心聯動下溫情化解,盡顯閉環機制的高效與溫度。
![]()
多元解紛聚合力
司法便民暖民心
扶余法院以訴調對接中心為紐帶,與扶余市綜治中心深度協同,構建起多元共治新模式。始終堅持“調解優先、應調盡調、能調盡調、能調不判”原則,將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確保矛盾糾紛在第一時間排查化解,打破了時空限制,充分發揮了便民效能。
同時,法院將符合法律規定、群眾自愿調解的案件全量流轉至綜治中心,由扶余市委政法委整合政法工作資源、聚合專業調解力量開展調解工作。法院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加大對綜治中心調解工作的指導力度,在糾紛化解、法律咨詢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撐,幫助人民調解員更好地處理各類糾紛。通過這種緊密合作,切實打通了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讓群眾感受到了司法的溫暖與便捷。
從“群眾跑多趟”到“服務聚一處”,扶余法院通過實體入駐綜治中心,真正打通了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讓基層矛盾在源頭得到化解,讓每一次糾紛解決都充滿便捷與溫度,持續繪就多元解紛新圖景。
【松原中院歡迎您關注】
來源:扶余法院
初審:崔蒼竹
復審:龍 滌
終審:李 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