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顧小白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約為3600字)
【正經社“科技前沿”觀察之63】
10月10日,特朗普再發對中國的“關稅”威脅,并聲稱將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此舉令美股市場瞬間蒸發1.65萬億美元,科技股更是成為重災區。
然而,根據此前的美媒報道,美國科技股被普遍沖擊中,老牌科技公司甲骨文(英文名Oracle),卻正悄然進行一場預計投入數千億美元的歷史性轉型,全力沖擊AI基礎設施的建設。
事實上,作為曾經的數據庫科技巨頭,甲骨文近年來在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早已不復昔日風光。特別是云計算在全球崛起之后,正面臨著阿里、華為、微軟、亞馬遜等中美科技巨頭的趕超或競爭。
只是,AI基建的盛宴,讓這個已經“敗走”中國多年的美國科技巨頭,得以再返聚光燈之下。
就在上個月,甲骨文的美股股價單日漲幅接近40%,當日盤中,還創下自1992年以來最大漲幅,盤中市值一度達到9500億美元。
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甲骨文因此成為美股首家市值至少達到5000億美元,卻實現單日股價漲幅超25%的公司。這使其載入史冊,因為從未有如此規模的公司出現過這樣的單日漲幅,甚至被美媒評論為史詩級上漲。
其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拉里·埃里森的身家也因之一度飆升至3930億美元,超越馬斯克(3850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富。
盡管埃里森全球首富的地位僅維持了數小時便被馬斯克重新奪回,但甲骨文這家幾乎已被中國大眾所遺忘的美國科技巨頭,又因之而突然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
事實上,自2019年起,甲骨文已相繼裁撤了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的研發中心,并且大規模裁撤中國區工作人員。彼時,這家曾經壟斷中國數據庫市場近30年的巨頭,已被眾多中國本土競爭對手擠壓得節節敗退。
目前,其雖仍在中國運營,但業務規模已大幅縮減,主要通過分支機構、合作伙伴和授權項目等維持一定程度的活躍。
正經社分析師認為,甲骨文之所以行轉型之舉,并能夠突然重回中國大眾視野,除了市場及其自身發展的需要,或許與中美之間正在上演的科技博弈也不無相關,這背后地緣政治的影響或已遠超商業邏輯。
![]()
1
早已失去昔日光環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剛剛推開信息化大門時,1977年成立的甲骨文頂著“全球頂尖數據庫”的光環進軍中國市場。彼時,政府數據系統、銀行和其它金融數據系統等建設都是急需,但國內幾乎沒有自主技術能力。
甲骨文憑借強大的數據庫技術和產品,迅速壟斷了中國市場。巔峰時期,國內90%以上的企業使用其數據庫,包括目前國產數據庫技術領軍陣營的騰訊、阿里等,早期也不得不依賴其技術,阿里一度是其亞太地區最大的客戶。
甲骨文不僅僅提供技術,更建立了一種“綁定”模式。企業使用其數據庫需要支付高昂的使用費,每年還得額外支付超高額的服務費,否則就會面臨系統斷供的風險。
在全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數字化浪潮中,數據庫作為互聯網企業的核心基礎設施,推動了甲骨文成為這一時代的關鍵贏家。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后,全球互聯網行業進入高速擴張期,甲骨文的商業價值趁勢獲得爆發式增長。
2010年前后,甲骨文已在全球構建起了幾乎難以撼動的行業地位,其全球數據庫市場份額超過了50%,形成了絕對的寡頭格局。
至2013年,甲骨文再進一步,成功超越IBM,成為僅次于微軟的全球第二大軟件企業。
然而,正經社分析師梳理獲悉,與國際市場不同,甲骨文此時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已經開始動搖。
一方面,甲骨文在中國市場長期秉持強勢乃至于傲慢的態度,早已引發國內企業不滿;
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中國國家數據安全的戰略需求。
同樣重要的是,數據庫行業也已開始了深刻變革,開源、分布式和云計算為主導的新數據庫時代大幕已正式拉開。
在此背景之下,阿里率先掀起了“去IOE”(IBM、Oracle、EMC的簡稱)浪潮,即在數據計算和存儲方面,去除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及EMC存儲設備。
2013年,阿里用自主開發的OceanBase數據庫成功替代了甲骨文的產品,從而打破了甲骨文不可替代的神話。與此同時,華為、騰訊等中國公司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數據庫產品。
![]()
隨后幾年,數據庫全面云時代正式到來,而此時的甲骨文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輝。比如,2018年下半年,IDC的調研數據顯示,排名前幾位的中國公有云IaaS+PaaS市場份額被阿里、騰訊、中國電信等占據,而甲骨文的云服務卻處于“其它”的分類之中。
2
AI基建浮現隱憂
然而此番,甲骨文似乎吸取了上次對于云計算的誤判,在AI基建轉型方面表現得相當堅決且果斷。
市場普遍認為,此次甲骨文股價及埃里森財富的暴漲,正是源于其在云基礎設施(主要為AI算力資源)方面的戰略性投入以及接連獲得的大額商業合同。
這也成為了一些中國媒體的熱門話題。
甲骨文2026財年第一財季數據顯示,其剩余履約義務(RPO)已攀升至45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59%,顯示出強勁的業務增長預期,這成為股價暴漲的核心因素。
這一財務數據背后,甲骨文正與多家人工智能公司建立重要戰略合作。根據相關披露,甲骨文已與OpenAI簽署為期五年,預計總額高達3000億美元的AI算力服務合同;正與Meta商談一項涉及金額約200億美元的AI云計算服務合作。
根據甲骨文高管透露,其今年僅一個季度內即獲得了三家不同客戶的四份大型合同,預計未來數月還將有更多的類似交易,剩余履約義務將突破5000億美元。
這一系列AI基建業務的突破,也顯著提升了甲骨文創始人埃里森的資產凈值,其個人財富規模隨之實現顯著增長。
不過,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對此的負面預警之聲,也同樣不絕于耳。
其中,最大的質疑來自于對其資產健康度的擔憂。有國際機構舉例稱,其僅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西部一個數據中心的燃氣發電方面,每年就將投入超過10億美元。據預計,未來幾年,甲骨文在AI基建方面的整體投入將達數千億美元。
上述投資必然為甲骨文的現金流和負債帶來巨大的壓力。比如,其過去十二個月的自由現金流已經轉為負值,該指標或許將持續惡化至2029年方能恢復正值。
國際機構摩根大通同樣測算,要兌現OpenAI的3000億美元合同,甲骨文需在2027年前投入約1000億美元興建數據中心及購置GPU,而過去十二個月其自由現金流為-22億美元,意味著必須依賴舉債或股權融資,其杠桿率可能從目前的1.8倍升至3倍以上。
同時,市場還擔憂,由于OpenAI一家在甲骨文的未來營收中占比過高,若其融資節奏或商業模式不及預期,其高額資本支出可能轉化為閑置產能。國際機構穆迪的分析也認為,甲骨文依靠少數幾家AI公司的巨額合同承諾,并依托于此的未來運營和融資,將帶來巨大的風險。
穆迪同時還給出了比摩根大通更為悲觀的杠桿率預計:甲骨文的債務增長速度將快于其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增長速度,這可能導致其杠桿率在EBITDA開始超過債務之前達到4倍的高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資本正不斷涌入,并集中于AI這一領域,投資是否已經過熱,也已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有業內人士就此警告,AI投資規模已過于龐大,恐將導致資源錯配,對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都會帶來潛在的風險。
AI領域整體的投資風險,顯然將影響到正加速向該領域轉型的甲骨文。
3
政治秀場并不牢靠
此外,種種跡象表明,甲骨文的再次“閃現”,尤其是在中國大眾視野的“復熱”,已不僅僅是自身轉型的需要,也不僅僅只是一個商業現象,背后更是美國地緣政治博弈的需要。
更確切地說,這是美國企圖憑借其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頂層優勢,在中美科技戰中“秀肌肉”、展示控制力和規則制定權的另一個典型案例。
當甲骨文擊敗微軟等眾多比它更強勁的對手,成為TikTok的“可信技術伙伴”時,背后的“政治背景”就已充分顯露。
美國提出的TikTok相關解決方案,本質是美方以“數據安全”和“國家安全”為由,強制要求一家成功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接受其監管條件。其強烈的象征意義是:即使是中國最成功的全球性科技公司,其在美國的運營也必須依賴于美國指定的技術基礎設施和合規框架。
甲骨文之所以能夠成為這一象征的承載者,與埃里森本人的政治傾向息息相關。作為硅谷著名的對華鷹派,他本人與特朗普的關系可謂密切,是硅谷罕見的特朗普公開支持者。
甲骨文與Tiktok的合作始于特朗普首次執政期間。特朗普再次出任美國總統后,推動雙方達成了一項更深度的協議,包括控股權的剝奪和算法技術的剝奪。
今年1月,特朗普宣布成立一家新公司以推動美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時,埃里森與 OpenAI 首席執行官奧特曼、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共同出現在了白宮活動現場。
事實上,當前特朗普政府實施的所謂精準遏制策略,在限制中國獲取先進算力的同時,也為甲骨文等美國基礎設施廠商創造了戰略窗口。背后如意算盤的政治邏輯在于:以此促使中國部分企業在過渡期加大對現有美系解決方案的采購,作為應對潛在供應鏈中斷的緩沖措施。
背后意圖更進一步包括,加強中國市場對甲骨文等美國科技公司依賴度的被動提升,以便于實施更多的控制或遏制。
甲骨文在中國的“復熱”,本質上是商業轉型與地緣政治相互強化的結果。其AI算力基礎設施的投建轉型與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共同塑造了其在當前中國市場的獨特關注。
然而,正經社分析師認為,這種政治因素驅動的“復熱”并不穩固,并不能為其在中國市場帶來實質性的增益。一方面,中國正加速推進算力的國產替代。另一方面,甲骨文自身在中國仍采取收縮策略,其重心還在中國市場之外。
![]()
值得一提的是,埃里森有過6次婚姻,在2024年12月才開啟的第6段婚姻中,娶的妻子來自于中國沈陽。很難說,這背后是否也有中國市場及政治因素的考量。【《正經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員|曹甲清·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將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須獲得授權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