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南太行,層林盡染間藏著徒步愛好者向往的詩意,老龍口瀑布更是其中一處標志性景致。可10月12日這天,這片本該承載歡喜的山水,卻因一場意外蒙上了沉重的色彩——一名年輕驢友在瀑布下方拍照時,不慎從懸崖墜落,至今仍未被找到。
![]()
事情要從兩撥人的相遇說起。墜崖的男子是石家莊某高校的在校生,此次和另外三名同伴提前約好,專程來到河南與山西交界處的南太行徒步,想親身感受這片山野的壯闊。而同行者李新(化名)和朋友,則是另一支徒步小隊,兩人原本按著自己的路線前行,卻在途中與這四名高校學生偶遇。因為對南太行風光的共同喜愛,兩撥人自然而然地結伴同行,隊伍從四人變成了六人,路上還互相分享著干糧,聊起對接下來要抵達的老龍口瀑布的期待,氣氛原本輕松又熱鬧。
10月12日當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山間的路面被雨水打濕后變得格外濕滑。下午5點半左右,六人終于抵達了老龍口瀑布。看著瀑布奔騰而下的景象,墜崖的男子提議先去占個好位置拍幾張個人照,還和大家約定好,等他拍完單人照,就一起拍張合照留作紀念。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隨后他便朝著懸崖邊走去,同行中還有一人跟過去幫他拍照,剩下的幾人則在懸崖上方的坡地等候,滿心期待著能留下一張滿意的合影。
可誰也沒料到,意外會來得如此突然。據李新回憶,男子拍完照后,或許是沒留意腳下的位置,不知不覺走到了懸崖邊緣。那個地方常年有瀑布水流沖刷,崖邊附著了一層青苔,本就濕滑的路面在雨天更是變得異常危險。就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時,男子腳下一滑,身體瞬間失去平衡,即便他下意識地想伸手抓住什么,卻沒能抓住任何支撐物,整個人就這樣從懸崖上掉了下去。眼前的一幕讓等候的幾人瞬間慌了神,短暫的慌亂后,他們立刻冷靜下來,第一時間報了警,同時呼叫救援,盼著能盡快找到墜崖的同伴。
10月13日上午,隨著消息逐漸傳開,不少人開始關注這件事的進展。當外界聯系到輝縣上八里派出所時,工作人員的回應簡單卻透著救援的緊張,只明確表示“確有此事,目前正在搜救中,人還沒有找到”,至于其他更多細節,則以“不方便透露”為由沒有多言。隨后有人聯系當地消防部門,得到的回復也只是“正在處置這件事”——沒有多余的信息,或許是救援工作還在爭分奪秒地進行,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著墜崖者的安危,工作人員無暇分心去回應更多疑問。
![]()
事件被分享到網絡后,網友們的討論沒有太多激烈的指責,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與惋惜。有網友留言說:“看到‘崖邊附著青苔’這個細節真的揪心,雨天不管是爬山還是靠近崖邊,腳下的摩擦力都會大大降低,哪怕多留意一步、多停頓一秒,都可能避免這場意外。”還有徒步愛好者結合自身經歷感慨:“我每次去戶外徒步,遇到陌生的崖邊、水邊都會特意放慢腳步,拍照可以,但絕對不會把自己置于危險的邊緣,同行的人其實也可以多一句提醒,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拉回一個人的注意力。”
也有網友把目光放在了高校學生這個群體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戶外徒步,這是好事,能親近自然、鍛煉自己,但可能因為缺乏實際的風險判斷經驗,很容易忽略一些潛在的危險。或許學校可以多開展一些戶外安全知識的普及活動,比如講講不同地形的風險點、遇到突發情況該怎么處理,畢竟愛好再重要,也不能以安全為代價。”還有人提到:“南太行的很多路段本身就有一定難度,尤其是雨天,路線的危險性會翻倍,出發前做好攻略、了解天氣和地形,其實是對自己最基本的保護。”
其實每次看到這樣的戶外意外,最讓人難受的不是風景的險峻,而是“本可以避免”這五個字。南太行的瀑布再壯觀,也抵不過一個鮮活的生命重要;拍照留下的紀念再珍貴,也不該拿安全去交換。不管是經驗豐富的徒步者,還是初入戶外的新手,到了陌生的自然環境里,“謹慎”永遠都該放在第一位——腳下的每一步路、身邊的每一處環境,多觀察、多留意,既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是對同行的伙伴、對背后牽掛自己的家人負責。
![]()
目前,救援工作還在繼續,所有人都在默默期盼著能有好消息傳來。希望這次的事件能給更多戶外愛好者提個醒:走進自然是為了感受美好,而不是讓美好變成遺憾。無論何時,安全永遠是探索世界的前提,只有守住了安全,才能真正享受到戶外的樂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