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章男將LS的 “S” 重新定義為 “SPACE”,這絕非文字游戲,而是對豪華車市場底層邏輯的顛覆。在售LS以5.4秒破百的性能立足大型轎車市場,88.5萬-120萬元的定價錨定 “駕駛型豪華”;而全新LS從LM進化而來的路徑選擇,直指當下高端市場的核心訴求——空間話語權。
![]()
雷克薩斯LM在香港市場的穩固地位(2024年11月銷量前十)印證了其空間營造能力,四座御世版 155 萬元的售價更證明高端用戶對 “移動私域” 的付費意愿。全新LS若能繼承LM的靜謐性與后排尊享配置,再通過6輪設計拓展軸距與裝載空間,或許能創造 “超豪華MPV” 的新品類。這種轉型比寶馬7系、奔馳S級的加長策略更徹底,堪稱豪華車市場的 “空間革命”。
6輪月球車:創新噱頭還是技術突圍?
6輪設計的爭議性遠超其辨識度。參考諾馬迪森征途者VC的6×6底盤應用,這種結構多用于越野房車,核心價值是提升復雜路況通過性與載重能力。但MPV的核心場景是城市通勤與商務接待,6輪設計帶來的軸距拉長、轉向系統復雜化,可能導致操控靈活性下降,甚至面臨黃牌上牌的政策限制。
![]()
豐田章男強調設計靈感源自月球探索車,這種 “科技浪漫” 若不能轉化為實際體驗,便容易淪為營銷噱頭。更關鍵的是,在騰勢D9 以插混技術實現1100km續航、小鵬X9用后輪轉向解決MPV操控痛點的當下,全新LS未透露的動力系統成了最大短板。若延續LM的2.4T混動技術,將難以應對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攻勢;若采用純電平臺,又需突破續航與補能的行業瓶頸。
品牌升維的賭注:從 “豐田高端” 到 “未來標桿”
世極的存在為雷克薩斯松綁了定價枷鎖,但也讓全新LS背負了 “技術試驗田” 的使命。豐田章男所言 “承擔挑戰性任務”,本質是要擺脫 “豐田豪華換標” 的刻板印 ——就像全新ES以 “新豪華” 重構認知那般,LS需要成為品牌技術生態的代言人。
![]()
但市場留給豪華品牌的轉型窗口正在收窄。2025年MPV市場呈現 “新能源滲透加速、自主高端化崛起” 的趨勢,騰勢D9、極氪 009 已憑借三電優勢打入香港高端市場。全新LS若固守燃油動力,即便有6輪與空間加持,也可能重蹈LM “靠品牌溢價撐場” 的覆轍;若貿然采用未經驗證的新能源技術,又會削弱雷克薩斯賴以生存的 “可靠性” 口碑。
結語:豪華的自我革命需要勇氣更需底氣
全新一代LS的轉型,是雷克薩斯對 “豪華定義權” 的主動爭奪:用6輪打破形態邊界,用SPACE重構價值核心,用品牌升維擺脫豐田陰影。這種勇氣值得肯定,但成功與否取決于三個關鍵:能否讓6輪設計從 “視覺沖擊” 落地為 “體驗升級”,能否在動力系統上給出對抗新能源浪潮的答案,能否將LM的豪華基因轉化為超旗艦級的產品力。
![]()
東京車展的概念車即將揭開面紗,但真正的考驗在量產之后。當中國消費者不再為“進口身份”支付溢價,當自主品牌的智能豪華持續進階,雷克薩斯這場“自我革命”,需要的不僅是打破常規的魄力,更是超越期待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