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開國少將賈若瑜出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第一任館長兼黨委書記。這年8月,軍博文物陳列布展初步完成,正擬請軍委和各總部領導進行審查時,賈若瑜突然接到上級通知,要求軍博把彭德懷及其有關部隊的陳列品通通撤掉。
![]()
賈若瑜
當天晚上,賈若瑜一夜沒睡,他想:如果把彭德懷和他所指揮過的部隊的文物全部撤掉,1928年平江起義,中央蘇區反“圍剿”,陜北的一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北解放軍就沒有辦法交代了。抗美援朝,鏖戰三千里江山,迫使敵人同意談判停戰最后簽名的志愿軍司令員誰能代替呢?那樣的話,我軍的歷史還能完整嗎?此外,沒有了彭德懷,怎么向原紅三軍團、原八路軍、原西北野戰軍的干部戰士交代?若參觀者提出詢問,軍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又該怎樣回答呢?
第二天,賈若瑜就去找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向他報告了上面通知要把彭德懷從紅軍到抗美援朝的陳列都撤掉的事。羅瑞卿問賈若瑜的意見,賈若瑜說:“這樣做既不利于團結,也解釋不清楚歷史,應該保留。”
羅瑞卿聽后點點頭說:“你去找陳賡同志、劉帥和聶帥,問他們的意見,回來再告訴我。”
于是賈若瑜先后找到陳賡、劉伯承和聶榮臻征求意見,他們都不同意把彭德懷和他所指揮過的部隊的文物撤掉。賈若瑜向羅瑞卿匯報這些情況后,羅瑞卿拍板說:“那就保留。”就這樣,彭德懷在軍博的陳列仍保留在他原有的位置上,只是把“百團大戰”改為“華北大破襲”。
![]()
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時期使用過的望遠鏡
賈若瑜后來感嘆道:“實事求是地反映歷史的原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歷史畢竟是歷史,容不得人隨意更改。”
1966年“運動”爆發后,賈若瑜因為在軍博保留了和彭德懷相關的展品,被指為“偷梁換柱為彭德懷樹碑立傳”,是“反黨、反中央”,沒少挨批斗。直到1975年7月,賈若瑜在周恩來、葉劍英的關懷下才復出工作,他被分配到軍政大學任副教育長、軍事系主任兼黨委第一書記。
賈若瑜到軍政大學后不久,文化部派人找到他說:“江青同志要拍3部紅軍題材的影片《井岡山斗爭》、《四渡赤水》和《長征》,其中《長征》的軍事顧問確定由你擔任。”
![]()
賈若瑜
此時“四人幫”的倒行逆施已昭然若揭,賈若瑜竭力推脫,但當時軍政大學的一位校領導認為此事非常光榮,責令他接下來,他的教學任務另外派人接替。賈若瑜只好先看劇本,發現里面全是歪曲史實,借長征反對周恩來、朱德,他馬上向校長蕭克匯報了這一情況。賈若瑜說:“就是反對江青有可能第二次被打倒,我也不接受劇本的觀點。但我絕不牽連組織,只請組織照顧我的家屬。”
蕭克聽后說:“你小心一點,如果出了問題,你的家屬組織會照顧的。”
此時的賈若瑜已經沒有了退路,只有硬著頭皮與“四人幫”展開周旋,他找來毛澤東和各位元帥有關長征的論述先讓劇組人員“熟悉”,然后與大家開座談會討論劇本。劇組人員發現劇本與論述出入很大,影片根本無法開拍,有人就提議,干脆另外搞個本子。而賈若瑜此時卻故作超脫狀說:“毛主席說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是你們劇組的事,寫劇本我是外行。”
不久以后,劇組人員重新寫了個《長征》的劇本,兩部《長征》劇本對峙,由此引發的爭論越發激烈起來,時間就這樣慢慢地被拖延著。最終文化部提出劇組要走一遍長征路線,并堅決要按原《長征》劇本攝制,不能改動。
由于攝制組內部的分歧,文化部副部長劉慶棠給賈若瑜打電話說:“賈老,他們聽你的,你和他們說說,不能耽誤拍攝啊!”
![]()
劉慶棠
賈若瑜聽后笑著說:“哪里哪里,大家都聽毛主席的。”
此后賈若瑜被迫跟隨劇組從瑞金出發重走長征路,他們到湖南通道時,“四人幫”被抓,賈若瑜才得以解脫。后來賈若瑜在回憶此事時,感嘆道:“說起來非常富有戲劇性,但當時是非常緊張的呀!”
上世紀80年代,賈若瑜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2010年,賈若瑜在自己95歲生日時,寫了一首詞《滿江紅·耄齡晉五有感》:
耄五年華,金鏡里、頭添霜雪。思往事、救亡安國,壯懷激烈。破敵金湯擒虎豹,揮師齊魯平狼穴。想當年、百戰靖烽煙,頻傳捷。
思往事,難盡說。今勝昔,東風烈。聽雄獅怒吼,震驚河岳。物阜民康逢盛世,人和政舉翻新頁,看神州、遍地盡歡騰,民安業。
![]()
晚年的賈若瑜
一首豪情滿懷的詩詞,流露出一位稟性耿直的老軍人的坦蕩胸襟,也為賈若瑜的晚年生活再添華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