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格爾旗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部,與山西、陜西毗鄰,素有“雞鳴三省”之稱,這里早在戰國時期就已有建置,如果想一站式了解她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不妨打卡位于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內的準格爾旗博物館。
![]()
展館外部造型非常特別,呈“煤晶體”狀,也說明了煤炭對這座城市的重要性。館內序廳的巨型浮雕刻畫出蒙古族人生產生活的場景,瞬間將人們拉進草原文化的濃厚氛圍里。
![]()
館內共有煤化工廳、煤炭科普廳、民俗風情廳和歷史文物陳列廳四個常設展廳,如果偏愛歷史,最后一個展廳一定要重點打卡。展廳從史前時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末,詳細介紹了準格爾歷史文化走過的歷程。
![]()
民國時期的銅油燈、銅碗在燈光下泛著古銅色光澤,造型中既有蒙古族自有特色,又可以看見漢族手工技藝的影響。
![]()
![]()
雕塑搭配上具有年代感的背景,逼真還原了商販牽著馱滿貨物的馬匹走街串巷販賣商品的場景,站在雕塑前,仿佛馬蹄聲和吆喝聲就在耳畔響起。
![]()
蒙古族的服裝服飾非常靚麗,無論傳統蒙古袍還是繡滿繁花的坎肩,或者與服裝搭配的鞋襪,每一件都顯示著蒙古族人的生活美學。
![]()
![]()
蒙古族的飲食習慣和他們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在長期游牧過程中形成了和漢族迥然不同的風俗,展柜中烹制食物的炊具體現的正是蒙古族“以肉為食、以奶為飲”的飲食傳統。
![]()
碗托、涼粉、粉皮、擦粉被譽為準格爾旗的“四大小吃”,或許因為毗鄰山西和陜西,這些小吃中既有山西飲食的精巧、陜西食物的厚重,也有內蒙古美食的豪放。
![]()
裝飾著珠翠的新娘頭飾華美精致,展板上詳細介紹了準格爾旗蒙古族的婚姻習俗,送親、迎親、拜灶等一套下來,整個結婚流程充滿了儀式感。
![]()
鎏金多面銅佛像堪稱館內的鎮館之寶,多層佛面神態各異,鎏金工藝精湛,讓人嘆為觀止。
![]()
![]()
“榆林會面”復原了公元583年隋煬帝同突厥啟民可汗在榆林郡(今準格爾旗)會盟的場景,這次會面不僅加強了隋朝對邊疆的控制,也促進了農耕技術的傳播。 ?
![]()
豐富的文物和生動的雕塑、場景復原將關于準格爾旗的歷史文化娓娓道來,在準格爾旗博物館,歷史不再枯燥,而是一個個鮮明生動、讓人回味的場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