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子友(山東日照)
晉游記(中)—— 一山一寨二關二故居
常言道,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陜西,五千年中國看山西。
山西還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五岳、五鎮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
——這對一個喜歡古跡和登山的愛好者來說,無疑都具有很大的誘惑。因此,在上次晉北游一個月之后,我又第二次開始了晉中之旅。
本次出游線路
濟南一太原(舊書市場)一定襄(閻錫山故居)一五臺(徐向前故居)一五臺山一昔陽(大寨)一平定(娘子關、固關)一石家莊一濟南。
![]()
太原舊書市場
太原舊書市場,在火車站前的南宮古玩市場內,距離3站路。7日早7時,自濟南至太原后,即搭車前往。
漫步這一似院非院之處,到處都是賣古玩、舊物的地攤,舊書攤就夾雜其中。北行不遠處,在廣場的一角,集中有舊書攤20余家,從頭至尾,入眼的不多。發現一本60年代版的字帖《曹全碑》,報價15元,被人10買走。還有一書法雜志,內刋一古人字帖,要5元,轉回再看時已不在了。那種很厚的《鄧小平著作學習字帖》要價50元,我在濟南12元就已買過了。
家中有一本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山西短篇小說選》(上),里面有“山藥蛋派”趙樹理等名家的作品,很想在這里能碰到它的弟弟(下),遺憾的是不光是它,連類似的都沒碰到。家中還有一套缺下冊的《中國現代史稿》,在此發現了一套,但人家要全套賣,15元,我也考慮全部買下還要背著旅行,負擔重,便沒再多問。
逛來逛去,只買了3本:《中國名園觀賞》、《大寨》、《五臺山》,這都是我本次要去的地方,每本2元,比到景點買便宜。
![]()
![]()
河西河東兩故居
在五臺清水河的兩岸,有兩位名人故居即河西的閻錫山、河東的徐向前。
自太原逛完舊書市場,從客運東站乘去五臺山的客車,途經定襄河邊村時下車,即到達閻錫山故居。
閻氏故居采用明清官式建筑風格,兼具中西合璧元素,整體布局隨主人升遷而不斷擴展,前后達24年、耗銀140萬兩,才得以形成完整的建筑群。其地上高墻碉堡、地下隱密的暗道系統,則體現了其軍人本色。
與此相比,地處(清水)河東永安村的徐向前元帥故居,則完全看不出是元帥之家,而是一座普通的晉中民居,主房三間二層,兩邊是東西廂房。即是這樣,還是徐帥去世后當地政府重建的。在此之前,徐帥只在解放前回過兩次家,后故居墻倒屋塌,當地要多次要修,都被他制止。
一河之隔,兩處故居,分屬國共兩個陣營兩位要員,為什么都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其中傳聞很多,但一個基本的事實是:閻錫山于解放前統治山西30多年,沒有對他的對手徐帥家下手;而解放戰爭中,被徐帥統軍打敗逃到臺灣的閻錫山故居,也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一切,都給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感慨和思考。
![]()
![]()
清涼世界五臺山
五臺山,真是一個清涼的世界。
7月8日,當我看完兩個故居,經山下的縣城到山上的臺懷鎮,不過兩個小時60公里的路程,卻如同經歷了夏、秋兩個季節,進入了兩個世界。在山下,我穿著襯衫還感到熱,到山上則要穿上兩件衣服,而入住的農家樂的老板娘,早已穿上了薄毛衣了。
特殊的氣候變化是由特殊的自然環境造成的。五臺山分別由東西南北中“五臺”組成,延綿50公里,其中北臺葉斗峰海拔3061米,為華北之巔。加之這里的植被豐茂,歷史上從未被破壞過,以致形成自己獨特的小氣候就不足為奇了。
而令人稱奇的是這自然界的清涼世界,恰恰契合了佛教精神層面的“清涼世界”。自唐以來,這里一直佛事興盛,最高時曾有寺廟360余處,至今保留下來的還有60多。走在大街上,人流中隨時都會碰到穿紅衣的喇嘛、黃衣的和尚、灰衣的尼姑,成為五臺山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在這個天人合一的“清涼世界”里,我登上了1008級臺階的黛螺頂,那里有東南西北中五方文殊菩薩,是“五臺”的壓縮板;我還在臺懷鎮一連走過五爺、塔院、羅睺、顯通等五座寺廟,再登108級臺階,直至菩薩頂“五臺圣境”……
![]()
![]()
大寨,遲到的紅色之旅!
說“遲到”,是因為當年“農業學大寨”時,我雖沒有機會光顧,但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好今終于有機會了,但已時過境遷,大寨已由當年的全國學習的典型變成了一個旅游的景點。
從地圖上看,當時我在五臺山,南下穿過盂縣至陽泉,即可到達。可惜沒有直達的公交車。那我就只好原路返回,繞道太原連夜乘火車至陽泉,再轉至昔陽。
在大寨,我從山下到山上,從村莊到農田,看了應該看的一切。站在虎頭山上,感慨良多,眼前仿佛出現了三個大寨:
解放前的大寨,全村80戶人家,分布在270孔窯洞中,800畝土地,散落成
4700多塊,畝產只百來斤;
上世紀5、60年代的大寨,全村在黨支部書記陳永貴的帶領下,戰天斗地,改造河山,將“七溝八梁一面坡”,改造成為層層梯田,將破敗的窯洞改造成為排排新居;
眼下的大寨,山上栽滿了樹,人們住上了別墅,往日的梯田變成了生態園,孩子們可以免費上學,村民們可以免費就醫,老人們也老有所養……
大寨,這個太行山深處的小山村,雖在時代的大潮中歷經波折,但它體現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大寨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
![]()
從娘子關到固關
?我一向把旅途當成旅游的一部分,觀賞沿途風光,體驗人生百態,雖有舟車勞頓,但也往往會收獲意外的驚喜。
這次到娘子關,就是從大寨至陽泉,由平定縣沿桃河大峽谷進入的。關下有鎮,不是為奇。但令我想不到的是,當我穿越古鎮,登上峽谷之上的娘子關城樓時,竟發現關內還隱藏著一個娘子關村,老街古巷內居住著多達200余戶人家。類似這種情況,我還只是在雁門關見過一次,或許這也是長城守備的一大特點。
娘子關,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如果我是有備而來的話,那么到固關則完全是一個意外的收獲。這是因為我在娘子關一農家樂入住并吃飯時,偶爾發現了餐桌上的“固關瀏覽圖”,并經老板娘推薦乘她家車前往的。現在的固關雖沒有娘子關有名,但它的歷史卻比娘子關還要早,其自然風光也并不遜色,還是國內現存有據可考的唯一石砌內長城。到此一游,可謂一舉兩得,物有所值。
![]()
正太鐵路
固關,是本次出行的最后一站。回程要經娘子關坐火車到石家莊,返回濟南。
娘子關火車站,在小鎮對面的山坡上,只有一大間候車室,從街上要登幾十級臺階。這條鐵路便是民國時期由山西王閻錫山主持修建的老正太鐵路,因規距不同,只能出不能進,不知何時改造成統一的線路。現在跑的有綠皮客車,每天往返石家莊和太原兩趟,票價9.5元,從娘子關到石家莊4元。“一個(雞)蛋坐一站,一包煙坐一天”。價格親民,老百姓喜歡。我坐的是10:43開往石家莊的6034次列車,下午1點到,然后轉乘快車,當晚返回濟南。
2015.7.8 游 覽
2025.11.3整理于泉城濟南
![]()
沈子友(心系遠山),山東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軍轉工,中鐵十四局退休。
編輯: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