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黃河源頭也有一個“河南”!
從黃河源頭來,“豫”見河南老鄉。11月4日,2025青海省河南縣(鄭州)文旅資源宣傳推介活動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
![]()
河南縣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俗稱“河南蒙旗”,地處青海省東南部的黃南州,素有青海省南大門之稱。
本次活動通過專題推介、特色快閃、產業簽約、特產展銷等豐富形式,向中原大地的“老鄉”們展示河南縣獨特魅力,共敘黃河源頭與中原大地的一水情緣。
![]()
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原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原書記處書記、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說,黃河與長江是孕育中華民族偉大文明的核心搖籃,流淌在每個中國人的生命情感中,而地處九曲黃河第一灣的河南縣,其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在青海具有特殊標志性意義。這里生活著蒙古族、藏族等多民族群眾,數千年來創造的文化與黃河形成了生命般的緊密聯結;而河南省因大部分地區位于黃河之南得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核心,中國近半數的姓氏均可追溯于此,命名的淵源構成了兩地特殊的緣分。
此次河南縣文旅推介活動,既是向河南這片文化厚土表達敬意,更希望以黃河為紐帶,讓更多河南朋友走進青海、走進黃河以南的河南縣,在美好的季節里赴一場跨越千里的“同名之約”,感受兩地因黃河而生的深厚聯結與獨特魅力。
“大河之南,讓期待成為必然;抑或真的,就是偶然。是的,那從不確定,讓人激動不已的曙色,已經得到準確的消息,奇跡就要來臨。”吉狄馬加還以一首原創詩作《大河之南》寄情河南,聲情并茂的吟誦中,讓活動有了更深刻的文學注解。
![]()
河南省與青海省河南縣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系——二者同處黃河之畔,河南縣位于黃河源頭,河南省則地處黃河中游。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周耀霞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黃河早已將兩地緊緊聯結,此次河南縣文旅推介活動,正是一次講好黃河故事的生動實踐。黃河在河南境內穿行700多公里,途經三門峽的黃河第一壩,到洛陽的九朝古都遺跡,再到省會鄭州的“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遺產,開封的宋代都城風貌、安陽的甲骨文故鄉殷墟遺址,黃河在河南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記。
“河南縣非常美,有牧場、草原、雪山,更有多民族融合人民正在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希望我們河南游客朋友們走進黃河的源頭河南縣,去看看同樣一個名字的不一樣的風光。”周耀霞說。
![]()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郭宇現場推介了河南縣文旅資源。他介紹了河南縣優越的生態資源和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邀請河南市民走進河南縣,暢享草原風光。
![]()
濃郁的蒙古族風情貫穿全場。節奏鮮明的蒙古族舞蹈、神秘悠遠的呼麥演唱、韻味獨特的蒙古族樂器組合表演輪番登場,贏得了陣陣掌聲,讓與會者仿佛置身于廣袤草原。
中國旅游報社原總編輯、社長高舜禮以《“河南+河南”,一場出其不意的旅游推介》為主題作主旨分享。他認為,這種“同名”緣分下的推介創意十足,既讓河南縣實現了“一舉出名”的傳播效果,更開啟了兩地資源共享的合作路徑,順應了當前旅游需求向西部延展的市場趨勢。
![]()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豫青兩地文旅產業、農牧企業合作簽約儀式,標志著未來兩地將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市場互換和客源互送,引導更多河南游客走進青海河南縣,同時也吸引青海民眾感受中原大地的厚重歷史與文化,實現雙向奔赴。
![]()
![]()
現場的特色市集成了人氣焦點。精美絕倫的羊毛氈繡、溫暖舒適的羊毛圍巾等蒙古族特色手工藝品,源自高原的雪山咖啡、營養豐富的牦牛奶粉、品質上乘的牛羊肉等特色食品琳瑯滿目,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挑選、拍照打卡,零距離體驗來自“河南蒙旗”的純凈饋贈。
本次推介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青海省河南縣在中原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為豫青兩地在文化、旅游、經貿等領域的更深層次合作注入了新動能,開啟合作共贏新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