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收藏法老珍寶的巨型新博物館的開幕,重新引發(fā)了要求英國歸還古代歷史最重要文物之一的運動。
學者們表示,位于開羅耗資10億美元的埃及大博物館為羅塞塔石碑歸還埃及提供了更充分的理由。這塊石碑雕刻于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0年之間,是理解象形文字的關鍵。自1802年以來,它幾乎一直在英國博物館展出。
![]()
埃及大博物館正式開放,將在相當于70個足球場大小的區(qū)域內(nèi)收藏超過10萬件物品。
其他被一些埃及古物學家視為被盜掠奪物的標志性文物包括:現(xiàn)存于柏林新博物館的3300年歷史的納芙蒂蒂王后半身像,以及現(xiàn)存于盧浮宮的丹德拉黃道帶——一幅古代天空的石刻浮雕圖。
阿拉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莫妮卡·漢娜博士表示,這些文物是“在殖民主義借口下被取走的”,應該被歸還,因為“埃及大博物館傳達了這一信息”。
![]()
她在新聞節(jié)目中補充道:“在埃及大博物館落成典禮之際,埃及應正式要求歸還和追回在19世紀和20世紀被掠奪的各種文物。”
她的呼吁得到了埃及前文物部長扎希·哈瓦斯博士的支持。羅塞塔石碑于1799年在尼羅河西岸羅塞塔港附近的朱利安堡被發(fā)現(xiàn)。1801年英國擊敗法國后,將其作為戰(zhàn)利品帶到了倫敦。
·耗資10億美元20年建成,埃及大博物館正式開館
包括多位君主和國家元首在內(nèi)的世界各國領導人出席了位于吉薩的埃及大博物館開幕儀式。
這座歷時良久才建成的埃及大博物館收藏了5萬余件文物,展現(xiàn)古埃及的生活風貌。這座新場館歷時二十年打造,占地50萬平方米,設有沉浸式展區(qū)與虛擬現(xiàn)實設備,與開羅市中心擁有百余年歷史、展陳擁擠的埃及博物館形成鮮明對比。
埃及大博物館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古文明主題博物館,這項耗資10億美元的巨型工程旨在提振該國旅游業(yè)與陷入困境的經(jīng)濟。
開幕典禮包含煙花表演和無人機燈光秀,空中呈現(xiàn)出古埃及眾神與金字塔的壯觀景象。
埃及總統(tǒng)塞西先生呼吁與會者“將這座博物館打造為對話平臺、知識圣地、人文論壇,以及所有熱愛生命、堅信人類價值者的指路明燈”。
埃及大博物館坐落于吉薩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附近。這里將首次完整展出著名法老圖坦卡蒙陵墓中出土的全部珍寶,該陵墓于1922年被發(fā)現(xiàn)。
博物館為何延期建成?
建設工程始于2005年,時任總統(tǒng)為胡斯尼·穆巴拉克。
該館旨在替代已不堪重負、雜亂無章的埃及博物館,原館難以妥善安置埃及海量文物。但新館建設因2011年“阿拉伯之春”起義引發(fā)的動蕩而中斷,穆巴拉克政權在此次事件中被推翻。
后續(xù)又出現(xiàn)更多延誤,原定今夏舉行的盛大開幕儀式因6月爆發(fā)的以色列與伊朗12天戰(zhàn)爭被迫推遲。
本文為深度編譯,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作者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