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怕壽命短促,可孟婆守在奈何橋邊,卻淡淡說過:活到五十,或是九十五,到頭來,其實沒多大分別。
![]()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一生浮浮沉沉,像一場大夢,不過呼吸之間的事。有人怕日子太短,抓著歲月不肯放;有人盼活得長久,總覺得還沒活夠。可落葉歸根時,從不會問自己歷經(jīng)了多少春秋。孟婆舀起湯,輕嘆一聲:五十也好,九十五也罷,終究是塵歸塵,土歸土。
人最怕的,是未老先衰的心——青春明明握在手里,卻像指間沙般漏走,留不下一點痕跡。太多人盯著“活了多少年”較勁,卻忘了人生除了長度,更有厚度。五十載若能在晨光里看遍繁花、在暮色里嘗盡煙火,熱烈得像燃盡的星火,又怎會比九十五載在平淡里重復(fù)昨日、困在柴米油鹽里打轉(zhuǎn)要遜色?
有的人,五十年活得滾燙,愛得真切、笑得開懷、痛得徹底,把日子過成了濃墨重彩的畫;有的人,九十五年卻只是在歲月里翻著舊賬,少了一次縱身向前的勇敢,錯過了心動的雀躍、不舍的牽絆、后悔的清醒,還有那些讓靈魂成長的萬丈光芒。
![]()
很多時候,我們太在意年齡的數(shù)字,卻忽略了靈魂是否豐盈。時間不過是丈量生命的尺子,可若每天都在重復(fù)昨天的日子,再長的歲月,也只是一場疲憊的跋涉。你看竹林里的風(fēng),輕輕吹過,從不算計停留多久,卻讓每一片葉子都記住了它的溫柔——這或許就是生命該有的樣子。
人這一輩子,圖的不過是“不悔”二字。哪怕只剩幾段溫柔的舊事可以回憶,也比百年虛度來得厚重。有悲有喜,才是塵世的芬芳;有甜有苦,生命才算有了滋味。
況且,歲月對誰都公平:到了終點,誰都要喝那碗孟婆湯,誰都要走過那座橋。當(dāng)靈魂回頭望,記掛的從不是活了多少歲,而是活得真不認(rèn)真、痛不痛快。
![]()
活到五十歲,若曾拼盡全力愛一次、笑得沒心沒肺、哭得撕心裂肺,值了;活到九十五歲,若心里還揣著沒了的遺憾,留下的不過是時光齒輪里模糊的影子,和深夜里繞著房梁的嘆息。
其實,長與短,不過彈指之間。重要的是,此刻的你,有沒有讓自己發(fā)光。有故事能講,有刻在心底的牽掛,有迎風(fēng)流淚時也不肯退的果敢——這樣,這趟塵世的路,才算沒白走。
多少個深夜,望著窗外的月光,我們會想:要是能活得再久點,是不是就不怕死了?可讓人害怕的,從來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一輩子碌碌無為,把日子過成了空白。
畢淑敏說:“生命的廣度遠超長度,它需要我們用心經(jīng)營才能綻放出意義。”走過越多路越會懂,生命這篇詩,從不用年齡劃分段落,只看每一天是否藏著熱愛。
孟婆的湯里,盛著太多離愁。她比誰都清楚,所有故事的結(jié)局,都是忘川河畔的平靜。于是她笑著,把人們對歲月長短的執(zhí)念,輕輕推回時光的河流里。
![]()
或許,我們這一輩子追的,從來不是活多久,而是心里的那份安寧與圓滿。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別去比誰的日子長、誰的歲月短,只愿你我都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不管是五十,還是九十五,只要不負(fù)這趟來過,不悔、無憾,就夠了。
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