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浙江和江西兩省正在積極謀劃推進浙贛粵大運河項目。我們來討論一下,這條運河值得修嗎?
我們先來看看浙贛粵大運河項目的路線。
![]()
自杭州出發,在浙江境內利用錢塘江干流及其支流衢江的天然河道,到達浙贛交界之處。在浙江常山和江西玉山之間挖一條人工河,連通衢江和信江,再利用信江的天然河道進入鄱陽湖。從贛江出發,南下到贛江支流桃江。在江西信豐和廣東南雄之間再挖一條人工河,把桃江和北江的源頭湞江連接起來,船只通過北江后,直達廣州。
熟悉古驛道的朋友可能會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古代從杭州到廣州的古驛道路線嗎?確實,因為地形原因,古今交通要道的路線大多是一致的。
這條運河的總長為1988公里,通航能力為一千噸級船舶,總投資 為3200億元, 其中,浙贛段位1700億元,贛粵段的投資為1500億元。主要的工程包括開挖新河道,建設船閘和拓寬修整原有河道等。
目前,社會各界對這條運河是否修建意見不一,贊成和反對的皆有。
贊成修建 浙贛粵大運河的主要觀點是這樣的。
首先,浙贛粵運河建成后,將溝通錢塘江、長江和珠江三大水系,形成一條貫穿三省的運河經濟走廊。江西這個內陸省份,除原來的長江水道外,還將獲得錢塘江和珠江這兩個便捷出海通道,運河沿線也能吸引不少工廠進駐投資,運河經過的 浙贛粵 三省經濟發展將更為強勁。
其次,水運成本僅為鐵路運輸的30%-50%,公路運輸的15%左右,修建運河將大大節省煤炭、礦石、糧食等大宗貨物的運輸成本。
第三點理由,修通 浙贛粵大運河,華東的船只可以不經過臺灣海峽,直接通過運河到華南,在特殊時期,可以避免有可能出現的風險。
還有一個理由,運河開通后還可以形成一個沿運河旅游觀光帶,帶動文旅產業發展。
我們再來看看反對意見。
第一條反對意見就是投資太大,收不回成本。有專家指出,運河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船閘通行費,即使以一年收入50億計算,收回成本也需要54年,這還沒有考慮運河本身的維護成本,如果算上每年的維護費用,僅靠運河自身收入,收回成本恐怕遙遙無期,肯定會賠本。
這個專家說,如果誰提出修建,就由誰負責投資,維護,收益也全部歸他的話,沒有人會提修運河了。地方政府投資很少,卻希望運河來拉動經濟,還能獲得投資,自然極力推動。
第二條反對意見是,運河的重要性將逐步下降,現有的鐵路和公路交通網絡已經能滿足需求。提出這條意見人給出一個數據,目前的內河航運,只有2/3的船舶在運行,有1/3的船只因無貨可運,常年停在港口休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定是輕資源,重智能的方向,運河的作用會越來越小,耗巨資修運河,是一種巨大浪費。
第三條意見主要來自民間。很多人認為,修建運河會破壞生態。以江西省為例,幾條主要河流都流入鄱陽湖,在旱季時,鄱陽湖還缺水。如果修建運河的話,贛江、信江的水流量將進一步減少,引發的生態問題不可忽視。
各位讀者,你們的意見呢?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本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