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哭了!爸爸哭了!”
1957年12月的一天,陳賡4歲的兒子帶著哭腔到處找人,他看到爸爸倒在沙發上,臉色慘白,汗水浸透了衣服。
![]()
不久后,組織下了決定,讓陳賡退居二線,他的身體怎會如此之差?
1952年6月,陳賡從朝鮮戰場回來,接到一個艱巨任務,要創辦一所軍事工程學院。一個月后,他就選定哈爾濱為校址,拿出了完整方案,1953年9月1日,哈軍工成立。
錢學森對此贊嘆不已:“在咱們國家當時的條件下,這么短時間辦起這樣一所學院,放在全世界都是奇跡!”這奇跡背后,都是陳賡在操心費力,日夜不停。
蓋教學樓時,陳賡泡在工地上一絲不茍,遇到問題馬上現場解決。盡管腿上還有戰爭留下的傷,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但陳賡卻多次爬上腳手架,親自檢查質量,那種發自內心對工作的熱愛,由此可見一斑。
1954年,學校建成沒多久,陳賡的心絞痛就頻繁發作了,醫生反復叮囑他少動多休息,可他壓根不聽。1957年,陳賡到處出差,2月去南京、無錫、鎮江、蘇州視察防務,3月從上海出發去沿海島嶼勘察,甚至累得在浴室摔倒。
![]()
這時陳賡已經嚴重失眠,得靠吃藥才能睡著,4月回北京參加各種會議,6月底去廣東、福建前線,9月出訪蘇聯,10月參加海陸空大演習……從上海回來時,他臉色蠟黃,不停地摸胸口,對妻子說:“我可能撐不住了。”說歸說,第二天照常去上班。
12月19日早上,一個訪客剛走,陳賡胸口突然劇烈疼痛,呼吸困難,疼得臉上沒了血色,汗水嘩嘩往下流。這場景把他4歲的兒子嚇了一跳,以為爸爸“哭”了,著急忙慌到處找人。
等醫生趕到時,陳賡已經休克,連脈搏血壓都測不到了。當晚,聶榮臻、粟裕等人都趕了過來,晚上11點,陳賡終于醒了,第一句話竟是:“對某某不能讓步!”原來前一天開會他批評過一個人,醒來還惦記著這事兒。
這次病倒,陳賡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個月。康復后仍然滿腔熱情地工作,把家人急壞了。1959年5月,心肌梗塞第二次發作,雖然又搶救過來了,但這次組織下定決心,必須讓他退居二線。陳賡都56歲了,還患有重病,如果繼續在一線這么拼,遲早得出大事。
陳賡不甘心,想做更多的事情,1960年年底,陳賡的心臟又出現嚴重狀況,組織安排了去上海療養的計劃,但他怎么也不肯去。無奈之下,中組部給傅涯一份上海調研工作,陳賡才勉強答應。
![]()
1961年2月,到上海的第二天,陳賡就催妻子去上班。他開始練大字,教女兒寫字。累了就讓秘書念文件。有天秘書念到一份文件:“中央軍委要求解放軍所有中將以上將領,寫一份參加革命戰爭的作戰經驗總結。”
奇怪了,這文件在北京就該看到,怎么到上海才收到?秘書小心翼翼說可能是怕影響身體健康,陳賡一下子激動起來;“我還沒死!”隨后吃力地拄著拐杖站起來,讓秘書找作戰地圖,要開始創作。
接下來幾天,陳賡完全沉浸在寫作中,排列章節,奮筆疾書。3月的上海天氣多變,氣溫又低,這加速了心肌梗塞第三次發作。3月15日,從不記得生日的陳賡突然對妻子說:“今天是我生日,你給我搟點面條吃吧。”
第二天黎明,天陰沉沉的,風吹得門窗呼呼響。6點多,陳賡被劇烈的胸痛驚醒,疾病第三次發作了,妻子趕緊打電話叫醫生,可這天是星期天,醫生沒能及時趕到,他的手越來越涼……
![]()
醫生終于來了,用盡一切辦法挽救生命,強心針、人工呼吸……但一切都不起作用了,1961年3月16日早上8點45分,陳賡逝世。陳賡只寫完了《作戰經驗總結》的序言部分,沒能完成最后的心愿,將星一去,舉國為之悲慟。
參考資料:《陳賡的幽默軼事:抓住了共產黨,兄弟們請我的客》j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