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自然的收獲季,大學生的受難季。
低年級的一邊忙著實習一邊忙著觀察前輩們的秋招態勢,為日后積累經驗;高年級的一邊忙著實習一邊忙著寫論文一邊忙著秋招,宛如一塊滾刀肉在招聘的砧板上被來回碾。
你在網申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雙選的寒夜里四季無春。
眼下秋招如火如荼,企業校招宣講會隨之又成了熱門話題。
有的企業人手一份精致伴手禮被夸“豪氣”,有的企業大講特講品牌理念被噴“假大空”;有人說去宣講會純當“薅羊毛進貨”,有人問宣講會“不收簡歷不面試還有啥意義”。
![]()
存在感越來越強的校招宣講會,有必要去嗎?
![]()
最近,全球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在復旦大學的一場宣講會,就擊碎了不少學生的濾鏡:
“沒有干貨只有公關話術”“嚴重超時還索要學生2年肖像權”,奢侈奢侈,原來“奢侈的只有空話和作秀”。
9月23日下午五點,諾曦和3個朋友提前1.5小時到達LVMH復旦校園分享會門外,排隊等候。提前到達的不止她們,“五點到五點半這個時段,就排了有二三十人。”
諾曦當時剛剛從樓上名創優品宣講會上趕過來,想著這時間點正好,因為不管從自己的經驗還是前輩的經驗來看,雅詩蘭黛、歐萊雅等同樣與“美”高度綁定的品牌,發伴手禮常常“先到先得”,比如簽到前100位獲得。LVMH或許也會是這樣。
出乎諾曦意料的是,她參加的這一場,LVMH并沒有準備任何伴手禮。
六點半正式開始的宣講會持續了近三個小時,一直到九點二十幾分才結束,大大超出諾曦對一場宣講會時長的預想。“全程連水都沒有,”諾曦說,“只有嘉賓有燕麥奶喝。”
![]()
圖源:路易威登招聘
這多少有些不尋常。畢竟美妝時尚行業的宣講會,一向伴手禮豐盛,光鮮亮麗、品類繁多。
佼佼者如雅詩蘭黛、歐萊雅,宣講猶如展示軍備實力,旗下大大小小的品牌,什么祖瑪瓏、蘭蔻、卡詩、倩碧,旗下當家產品,什么DW粉底液、歐萊雅玻尿酸面膜,有小樣也有正裝,一包你全帶走,連化妝袋都備上。
LVMH同樣有口皆碑,此事在《小紅書》上亦有記載。迪奧的精華、紀梵希的香水、馥蕾詩的潤膚霜、嬌蘭的復原蜜……可汗大點兵,卷卷奢牌名。
于是相關品牌的宣講會,即便伴手禮有可能并非人手一份而是先到先得,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不小的誘惑。
![]()
但沒有伴手禮也不算大問題,畢竟放棄同時段舉辦的其它宣講會——比如米哈游——去參加的學生主要還是為了找工作。說到這一點,諾曦就更想吐槽了,“沒有給出實際的招聘信息。”
一般來說,宣講會既要畫餅,也要發餅。
![]()
宣講內容一般包括企業故事、薪酬福利、培養路徑;宣講結束后常常現場收簡歷,甚至直接進行第一輪面試;又或者提供“直通碼”或“復活碼”,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專屬綠色通道,讓到場學生可以跳過網申的一個或幾個初期步驟,或者讓已經被“掛了”的能再投一次。
但是LVMH這場宣講,在諾曦的觀感里,雖然嘉賓來得多、講的時間長,但卻像是車轱轆話來回說。“七八個不同職位、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嘉賓,講出一模一樣的關于美、奉獻、熱愛的話術。”她表示,有學生在互動環節向嘉賓請教應聘tips,嘉賓還是繞回了“要對美有熱愛”,讓她很困惑:“這種話我們去跟HR說,你覺得HR會要我們嗎?”
觸及實際工作內容的部分,卻又讓諾曦有些哭笑不得。她記得一位在集團內做銷售的嘉賓說了這么一段,大意是:哪份工作不是銷售,至少在LV,能穿著面料很好的美美的工服,在充滿香水的環境中去做有錢人的生意。
相比之下,諾曦覺得自己參加的其它宣講會要有幫助得多。
就拿名創優品來說,她下課趕到時,宣講部分其實已經結束,但現場工作人員還是邀請她留下參加HR現場面試,“如果這面過了的話,可以跳過三個步驟”。
后來參加的歐萊雅宣講會,“HR上臺問學生有沒有感興趣的職位,學生直接提,HR直接講解,包括晉升渠道和薪資待遇”,而且“一個小時之內所有的routine都完成了,伴手禮也發了,直通車二維碼也給了”。
LVMH沒有給伴手禮和綠色通道,但是給了一份授權書。授權書征求的是現場學生的姓名及簽名、肖像資料為期2年的使用權,LVMH集團可以對授權素材資料進行編輯,并在線上和線下渠道投放。在諾曦看來,這份授權書實在傲慢。
“總體而言,會感覺這是一場品牌宣傳,而非以學生為核心的招聘宣講。”諾曦說。
![]()
圖源受訪者
Starry是農牧行業某上市公司的HR,她告訴我,企業辦校園宣講的目的,一來是更生動、鮮活地展示自身,二來精準觸達目標學生,更高效地進行雙向篩選,第三是提升招聘效率,宣講結束就可以接受簡歷投遞、開啟面對面初步面試。
一手招聘一手宣傳的企業們,已經把送伴手禮變成了辦宣講會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企業們想用小禮物換一個高一點的印象分,學生們從善如流——拿不拿得下offer另說,伴手禮要先薅一波。
宣講會去得越多,拿到的伴手禮就越多,學生們甚至開始調侃,“宣講會就是進貨會”。
![]()
發放機制也日漸各顯神通。
最簡單直給不套路的,是預先在每個座位上擺上一份禮袋。這種方式通常見于銀行或“中”字頭國企,打開一看,里面是實用打工幾件套:筆記本配簽字筆,進步時時在心里;折疊傘加保溫杯,夏涼冬暖不疲憊;東西都裝進帆布包,皮實質樸很耐勞。
除了這種見者有份的豪氣,不少企業發伴手禮也藏了些饑餓營銷的心機,比如只準備100份,先到先得。更有網感的玩法,是讓學生發小紅書筆記集贊領取。今年,騰訊、名創優品、米哈游等企業都有采取集贊領伴手禮的形式。
更刺激的是現場抽獎。這種機制常見于各大廠,抽的都是重量級豪華大獎,相應數量也很少,基本每樣就一個,玩的就是心跳。據大學生們在社交平臺上的討論,今年華為宣講會抽獎三次,分別送自家手環、耳機和平板;騰訊宣講會壓軸大獎是iPad,字節跳動則是藍牙音箱;小米抽獎送不銹鋼馬克杯、小米充電寶、小米手環、小米手表。
![]()
大廠還是會拿捏人性,就跟李佳琦雙十一直播隔段時間發一輪大額紅包一樣,知道你聽宣講聽累了,抽抽獎刺激一下腎上腺素。當然,HR在宣講會現場拉群然后在群里發紅包,這種比伴手禮更直給的熱情調動法也已經出現了。
有些宣講會似乎很有幫助,哪怕不能直接幫上找工作的忙也能薅一兜子伴手禮,有些宣講會似乎浪費時間,帶回的只有一耳朵嘉賓的吹水。
“宣講會有必要去嗎”,成了一個大問題。
![]()
今年秋招季,宣講會是不容忽視的存在。
九派新聞援引應屆生求職網數據報道,今年9月22日至10月23日,全國將至少舉辦7977場線下本科院校宣講會,預計超過2200家企業在全國350所高校里尋覓人才。
![]()
圖源:九派新聞
為了在數目龐大的宣講會中篩選,學生中流傳起一些簡單的標準:城市越發達、學校排名越靠前、專業越吃香,去宣講的公司越好、機會越多。
這種判斷有其事實基礎。
據九派新聞梳理,從城市層面看,北上廣深四城高校的宣講會只占全國總數的9%,但其中一線城市企業數量,占全國28%;學科層面,理工類院校的宣講會最多,9月22日至10月23日,共有3830場宣講會舉行在理工類院校,占全國高校宣講會總數的48%;院校層面,一所“985”“211”或者雙一流大學平均一個月有55場宣講會,遠高于其它高校的平均12場。
Starry表示,在擬定宣講院校時,企業會針對性篩選專業和行業相關的,再看是否屬于“985”“211”“雙一流”,同時根據企業所在地域輻射周邊城市的高校,另外,是否是校友企業也很關鍵,“校友企業學生的黏性是非校友企業無法比擬的”。
企業在選學校,學校也在選企業。在和諾曦交談的過程中,她提到一個我此前沒有想過的方面,那就是不同企業能占用的時間段也是不同的。就她參加過的宣講會來說,LVMH、雅詩蘭黛、歐萊雅占到的都是夜晚黃金時段,名創優品則在下午,“一般下午課比較滿,能參加的學生沒有那么多”。
為了多爭取一個機會,即便感興趣的企業不到本校來宣講,不少學生也會選擇跨校乃至跨省參加,又或者是托人“代遞簡歷”,甚至互相代遞,組成“宣講搭子”。
![]()
為什么這么拼?一個重要原因是,比起走線上流程,宣講會起碼是一個能直接溝通的場合。
畢竟網申已經太復雜了,投個簡歷得吭哧吭哧地從高中經歷填到大學單科績點,從身高體重填到職業規劃,從星座血型填到房產情況,好不容易花一兩個小時給自己整出來一部編年史,結果卻總是石沉大海。就算幸運地過了簡歷初篩,接下來大概率還有千奇百怪的AI測評,測評完還琢磨,這玩意兒交上去到底有人看嗎?
宣講會至少可以給出一些更明確、更有效的信息——這也是學生對宣講會的主要期待。
![]()
正值招聘季,不少HR在社交平臺上詢問大學生想要什么樣的宣講會,評論區總結下來,就是想要能快準狠地敲定工作的宣講會:“把薪資和發展路徑講清楚些,不要籠統地說‘有競爭力’‘有成長性’;現場收簡歷,直接安排面試更好,快速反饋結果,多去幾個面試官比高管強。”
比亞迪曾經就是能滿足條件的夢中情廠。
據《時代財經》報道,2022年下半年,比亞迪在聯合四川大學共同舉辦的一場“比亞迪高校活動”上,當場給140余名應屆畢業生發了秋招offer。
另據“市界”報道,2022年秋招,比亞迪的福利待遇和其它車企相比不算多優越,但因為拿offer機會更大,吸引大批應屆生。有學生回憶比亞迪校招,稱有種“投了就能面,面了就能過”的感覺;還有行業人士稱,一些應屆生面試不到10分鐘,HR問完家庭情況、專業成績,轉天下午就能簽約。
不過,這種情況已經越來越罕見,哪怕比亞迪也沒那么豪爽了。“定焦One”2023年采訪的應屆生表示,比亞迪在能容納200人的階梯教室辦宣講會,人多得都站不下,遞簡歷也不一定能被接收,offer不再聊個10分鐘就能發,“面試得三輪,還有無領導小組討論”,可以說是從“迪子”進化到“爹迪”了。
![]()
當期待落空時,宣講會就變成了比網申更扎心的存在。
有些宣講會不收簡歷也不提供綠色通道,學生摩拳擦掌去掃大屏上亮出的二維碼,發現彈出來的還是網申頁面;有些宣講會被學生吐槽假大空、無干貨,要么照著模板PPT念,要么請來十幾二十年前入職的老員工大談心路歷程,吃到過去時代紅利的人指點現在的江山,聽者不禁扶額苦笑。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有這時間我都能多投幾份網申了。”
![]()
對于不收簡歷的宣講會,Starry猜測或許是簡歷量太大,用智能化網申系統更方便數據統計。
不過她還是非常建議學生們參加線下宣講。她說自己“肯定優先要現場面過的”,一方面來聽宣講是積極明確的求職態度的體現,“招聘很多時候不是說最優秀的就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適的是最好的,其中態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現場面試了解得更全面,包括微表情都能看到——“現場面過的,在我權限內,就可以定一批人了。”
在她的觀察和實踐里,宣講會其實也在改進。比如宣講時間壓縮了,主要內容40分鐘內差不多也該講完了,“時間再長就很難集中注意力了”;節奏也在變,“學生不愛聽的快速過,著重講晉升、發展、待遇”。
至于伴手禮,Starry認為有助于吸引學生、現場破冰、提升好感度,但是“沒必要卷這個”,宣講會本質還是為了招聘。
盡管調侃宣講會是進貨會,說著為了抽獎薅伴手禮才去,但學生們心里也很清楚,本質還是為了找工作。
“有這個渠道的話,我們都會去爭取一下。”諾曦說,“坐得比較前排一點,跟嘉賓互動讓他們印象深刻一點,拿簡歷去堵HR……我覺得這已經是學生爭取的一個最好的方法了。”
參考資料:
1.九派新聞,《八千場校園宣講會,一線和準一線正在人才角力》,2025.09
2.市界,《3萬應屆生涌入比亞迪》,2023.08
3.時代財經,《比亞迪瘋搶應屆生》,2022.11
4.定焦One,《比亞迪“膨脹”:如何管好60萬人?》,2023.10
編輯|盧力麟
作者|陳穎
設計|胖兔
封面圖源|抖音@能源學姐說就業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