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趙都注入青春朝氣,當厚重歷史與志愿精神相交融,一系列溫暖人心的志愿服務活動在邯鄲生動開展。10月1日起,團市委組織動員邯鄲學院、河北工程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邯鄲科技職業學院、邯鄲職業技術學院5所高校,經過嚴格選拔、培訓后,共計招募1190名優秀“邯小團”青年志愿者,于10月1日-8日,每日上崗140余名,在邯鄲道、高鐵東站、邯鄲站(西站),為來邯旅客、歸邯游子提供引導接待、咨詢幫助、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同時,團市委開展“邯鄲道 思政行”活動,面向全邯鄲市大中小學學生共招募了700余名歷史文化講解志愿者,在邯鄲道的邯山書院、回車巷等點位,圍繞紅色文化傳承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旅客細致講解。
![]()
![]()
![]()
![]()
活動前期,團市委堅持高標準選拔,從政治素養、服務知識及經驗等方面擇優招募1190名青年志愿者,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志愿服務培訓,內容涵蓋邯鄲歷史文化、服務禮儀與應急處置等方面,確保志愿者在思想上、技能上“雙達標”,為提供高質量服務打下堅實基礎。同期,“邯鄲道 思政行”700余名歷史文化講解志愿者也圍繞紅色文化傳承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開展了兩場專題培訓。
![]()
![]()
![]()
![]()
活動期間,每日共有140余名“邯小團”分成兩組,在不同點位堅守崗位。其中100名“邯小團”分布在邯鄲道沿線20余個點位,為游客提供路線指引與文化講解,以真誠服務傳遞城市溫度;40余名“邯小團”則堅守在高鐵東站、邯鄲站(西站)的進站口、出站口、自動售票處等客流密集區域,為游客提供引導咨詢、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讓旅客感到賓至如歸。另有200余名歷史文化講解志愿者在邯鄲書院、回車巷等五個歷史文化點位,為游客帶來別開生面的歷史文化講解。
![]()
![]()
此次十一志愿服務活動,構建了“選、育、用”全流程工作機制,生動詮釋了“愛邯鄲 做貢獻”的實踐內涵。 在選拔階段,注重政治素養與服務意識,筑牢志愿服務的人才基礎;在培訓環節,將趙都文化內涵與現代服務理念相融合,使志愿者不僅勝任崗位,更成為邯鄲文化的傳播者;在崗位安排上,實施科學分組與動態調度,實現歷史街區與交通樞紐服務全覆蓋。這不僅是一次假期志愿服務,更是一場新時代文明實踐中青年力量的集中展示,青年志愿者們用真誠與微笑傳遞城市溫度,助力邯鄲構建“近者悅、遠者來”的文旅氛圍,為提升城市軟實力、推動邯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動能。
綜宣:市青年志愿者指導中心
通訊員:郎曉倩
編輯 程羽 | 初審 趙丁 | 復審 沃豪杰 | 終審 李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