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王寶龍11月6日報道:炎炎夏日里的一杯涼茶,凜冽寒風中的一處暖屋,一次手機應急充電,一回意外擦傷后的及時清創……對于穿梭在上海街頭的快遞員、外賣騎手和環衛工人而言,這些看似微小的幫助,卻是奔波途中最實在的溫暖。如今,遍布上海的48家老百姓大藥房,正在悄然變身為這些“城市奔跑者”的“暖心港灣”。
![]()
從“歇腳地”到“健康角”,一個驛站的多重關懷
他們是維持城市運轉不可或缺的基石,卻也常常面臨“飲水難、休息難”的現實窘境。為了給這些戶外勞動者提供一個遮風避雨、補充能量的角落,老百姓大藥房在全市48家直營門店內全面鋪開“愛心驛站”項目。
日前,記者在老百姓大藥房徐匯區江安路店看到,門口醒目地貼著“愛心驛站”的標識。驛站內不僅有休息座椅、免費茶水、手機充電和微波爐,還提供免費的體溫/血壓自測以及緊急的清創處理服務。
“我們不僅想讓他們有個地方歇歇腳,更希望利用藥房的專業優勢,成為他們隨時的‘健康守護站’。”店員介紹說。一位正在使用微波爐加熱午飯的外賣小哥告訴記者:“以前吃飯都是路邊對付一口涼的,現在能吃上熱飯,還能坐下來休息會兒,感覺特別好。”
“多虧了你們!” 一次緊急救助背后的溫暖底色
“愛心驛站”的價值,在一次次緊急時刻中愈發凸顯。
就在前幾日,一名外賣騎手因雨天路滑不慎摔倒擦傷,鮮血直流。他趕到江安路店取餐時,店員發現后立刻放下手頭工作,拿出藥箱為他進行了專業的清洗、消毒與包扎。
“單子太多,本來都顧不上處理傷口了,想著扛一下就過去。”這位騎手感動地說,“多虧了你們及時幫忙,專業又耐心,現在感覺好多了!這不僅僅是個藥店,更像個家。”
這樣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這些小小的驛站里上演。這里不僅解決了戶外勞動者的燃眉之急,更傳遞著這座城市的善意與溫度。
![]()
?回歸初心,以“有溫度的服務”守護城市脈搏
“驛站雖小,卻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窗口。”全國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藥房創始人兼董事長謝子龍表示,“‘一切為了老百姓’是我們始終不變的宗旨。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有溫度的服務,回歸醫藥行業‘濟世為民’的初心,讓藥房成為社區里值得信賴的‘家人’。”
從首創“平價藥房”到如今打造“愛心驛站”,老百姓大藥房正以實際行動,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融入城市的肌理之中,為“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貢獻著來自基層的堅實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