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印象里,癌癥康復期需要靜養。但在河南洛陽,有一位叫張金敏的大姐,她的抗癌生活卻是“風風火火”。確診膀胱癌五年后的今天,她干著一份家政工作,照顧老人、洗衣做飯,一天忙活六頓飯,還樂呵呵地說自己“一天都閑不住”。這旺盛的精力,讓人幾乎忘了她曾是一位癌癥患者。
![]()
一、突然尿血,生活按下暫停鍵
時間回到2019年3月。張大姐突然出現尿血,這讓她心里咯噔一下。因為前一年也有過類似情況,她不敢怠慢,趕緊去了醫院。
檢查結果出來,醫生指著B超片子說,膀胱里有個“菜花形狀”的東西,情況不好,得馬上做病理檢查。結果證實了最壞的猜測:是惡性腫瘤。3月13日,張大姐接受了手術。術后病理顯示是“非浸潤性尿路上皮癌”。
一開始,家人瞞著她,怕她承受不住。直到出院時,醫生叮囑一周后回來做化療,她才知道自己得了癌癥。
“當時感覺天都塌了。”張大姐回憶說,那段時間晚上躺在床上,腦子里全是亂七八糟的念頭。一想到兩個還沒成年的孩子,心里更是刀割一樣難受。“痛不欲生”四個字,是她當時最真實的寫照。
![]()
二、家人的溫暖,是撐下去的動力
那段時間,是家人的陪伴和勸說,一點點把她從絕望里拉了出來。家里人輪番上陣開導她,給她打氣。
看著年幼的孩子,想著愛她的家人,張大姐慢慢想通了。“事情已經發生了,光哭沒用,得面對。”她鼓起勇氣,開始接受后續治療。
不久后,她開始了膀胱灌注化療。這個過程非常痛苦。“藥水灌進去以后,要求至少憋尿一個小時。可我連20分鐘都堅持不了,渾身冒汗,坐立難安。”那種煎熬,至今記憶猶新。但為了家人,也為了自己,她最終咬牙堅持完成了6次化療。
![]()
三、尋找轉機,身體一天天有勁了
化療結束后,雖然病情控制了,但身體卻垮了。“那時候虛得很,我家住7樓,我爬到3樓就兩腿發軟,恨不得躺下歇歇,一點勁都沒有。”
2019年4月15日,在朋友的介紹下,張大姐決定嘗試一種新的調理方式,她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開始服用中藥。
變化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吃完中藥以后,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上樓沒那么累了,身上有勁了,飯量也大了。”這種久違的力氣,讓她重新看到了希望。
四、五年如常,忙忙碌才是福氣
就這樣,在堅持用藥半年后,張大姐的身體狀況穩定下來,改為春秋兩季鞏固用藥。這一堅持,就是五年。
如今五年過去了,她的生活早已回歸正軌,甚至比以前更忙碌。在2024年底的一次抗癌公益活動中,她分享了自己的近況。
![]()
“我現在可忙了!”張大姐笑著說,“我干著家政工作,照顧一位老人,要洗衣服、做飯,帶老人下樓遛彎。回到自己家,還要給一家人做三頓飯,拖地、洗衣服,輔導孩子寫作業。一天下來,腳不沾地。”
算下來,她一天確實要做六頓飯。但這種“閑不住”,在她看來卻是一種福氣。“能干活,說明身體好;有活干,說明日子有奔頭。”
從確診時的絕望,到如今的充實忙碌,張大姐用五年時間,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康復之路。她的故事或許平凡,卻告訴我們:癌癥之后,生活依然可以熱氣騰騰。最大的康復,就是能回歸日常,在柴米油鹽的忙碌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