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意漸濃,校園里的青春身影格外鮮活。為切實筑牢高中女生安全防線,幫助她們掌握防范性侵害的知識與技能,9月24日至25日下午,巫山職教中心婦委會聯合德育處,在學術報告廳精心打造了一場主題為《預防性侵害,賦能女生健康成長》的專題講座。婦委會主任劉香蘭化身“安全引路人”,用生動的講解、實用的技巧,為全體女生送上了一堂溫暖又有力的成長必修課。
青春寄語:做自信從容的“追光者”
![]()
“青春不是只有外表的靚麗,更要有內在的清醒與堅定。”講座開篇,劉主任以溫柔又堅定的語氣,為女生們送上青春寄語。她鼓勵大家既要在學習中汲取養分、提升學識修養,塑造高尚人格;也要正視青春期的身心變化,學會“愛自己”——明辨是非善惡,堅定拒絕誘惑,在成長路上既綻放光彩,又守護好自己的“安全邊界”。
一句句真誠的叮囑,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女生們對“健康青春”的認知,也讓“自尊、自愛、自信”的種子在她們心中悄然扎根。
深度解碼:看清性侵害的“隱形陷阱”
![]()
“什么是性侵害?壞人常用哪些手段?”在講座的核心環節,劉主任沒有回避敏感話題,而是用清晰的邏輯、易懂的語言,圍繞“性侵害定義、易受害人群特征、實施者心理、作案伎倆、危害后果、防范要點”六大關鍵維度,為女生們層層拆解。
她結合真實案例,揭開了性侵害的“多樣面孔”——既有陌生人的惡意搭訕,也可能有熟人的“溫水煮青蛙”;既可能發生在偏僻角落,也可能隱藏在看似“安全”的日常場景中。同時,劉主任也深刻剖析了性侵害對受害者身心的長遠傷害,讓女生們在“知其然”的同時,更“知其所以然”,從心底敲響防范的警鐘。
實戰錦囊:掌握自我保護的“金鑰匙”
![]()
“遇到危險時,第一反應不是硬拼,而是‘智慧自保’!”針對女生們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劉主任結合校園、通勤、社交等常見場景,傳授了一系列“接地氣”的防身技巧:
事前防范:牢記“不單獨去偏僻場所”“不輕易接受陌生人的食物飲品”“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從源頭降低風險;
事中應對:若遭遇危險,保持冷靜,優先選擇“逃跑”“呼救”,借助周圍環境(如大聲呼喊吸引注意、尋找路人幫助)脫離險境,必要時可使用隨身攜帶的物品(如鑰匙、書包)進行正當防衛;
事后處理:若不幸遭遇侵害,務必第一時間告訴信任的家長、老師或報警,保留證據,尋求心理與法律幫助,不要獨自承受傷害。
這些實用的“安全錦囊”,讓女生們從“怕危險”變成“會防范”,大大提升了應對突發事件的底氣。
成長回響:把“安全感”裝進青春行囊
講座結束后,女生們紛紛分享自己的收獲:“原來性侵害離我們并不遠,但掌握方法就能保護自己”“劉主任的話讓我明白,自愛才是最好的‘鎧甲’”“以后會更注意身邊的安全細節,也會提醒身邊的同學一起防范”。
從“懵懂認知”到“清晰掌握”,從“擔心焦慮”到“自信從容”,這場講座不僅讓女生們學到了知識,更幫她們建立了面對風險的勇氣與底氣,真正實現了“有所悟、有所獲、有所成長”。
守護續航:共筑青春安全“防護網”
青春的成長,需要“家校社”攜手護航。未來,巫山職教中心將繼續堅守“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初心,把女生安全教育作為校園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環——通過主題班會、安全手冊、線上科普等更多元的形式,讓安全知識“常伴左右”;同時積極聯動家庭、社會力量,形成“學校引導、家庭重視、社會協同”的教育合力,為每一位女生營造安全、健康、溫暖的成長環境。
安全教育不止步,守護成長不缺席。愿每一份青春都能被溫柔以待,愿每一位女生都能在陽光下自信奔跑,綻放屬于自己的精彩!(周繼洪、張花花、李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