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共同思考討論
![]()
都知道張國燾的三駕馬車:黃超、李特、何畏,是張國燾的鐵桿粉絲,是張國燾一手培養起來的,他們是堅定的服從張國燾的錯誤路線的三個人。
很多網友留言說是陳昌浩也是張國燾的鐵桿,理由就是陳昌浩包括當時的徐向前元帥,為什么也要執行張國燾的命令?
首先聲明,陳昌浩還真不是張國燾的鐵桿,為什么這么說呢?
實際上,張國燾是陳昌浩的直屬上級,黨內的規章制度就是下級服從上級,這是黨的一個組織原則。
所以徐向前、陳昌浩對于張國燾的服從,與黃超、李特和何畏的盲目服從是有本質上的區別。
陳昌浩最早在莫斯科中山大學讀書,他也是 “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 之一。
他回國之后跟張國燾一起被分配到鄂豫皖蘇區,做了實際上鄂豫皖蘇區的二把手。
這樣一來,不論從組織關系或者到私人關系,張國燾、陳昌浩兩人關系是非常好的。
在紅四方面軍,張國燾、陳昌浩主政,徐向前主軍,相當于徐向前是一個軍事執行者,張國燾和陳昌浩則是軍事決策者。
![]()
所以一直以來,張國燾跟陳昌浩他們倆的合作是親密無間的。
陳昌浩是什么時候開始跟張國燾決裂的?俗話說得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陳昌浩跟張國燾發生爭執或者說決裂也是有歷史由來的。
陳昌浩跟張國燾決裂的苗頭是在什么時候?
張國燾在 1935 年 10 月 5 日在卓木碉地方(位于四川境內),召開了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他要自立為王,成立一個新的中央。
然后,他認為第一點,毛主席帶領一、三軍團單獨北上,是 “逃跑路線”。
再則,張國燾要甩開博古、李德、周恩來、張聞天、毛主席,自己新建立中央,自立為中央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
然后要開除誰博古、李德、張聞天、周總理和毛主席的職務,并且要通緝他們,從政治上而言,就有點搞笑了。
由于會議召開前大家都不知情,以為是常規軍事會議,會議內容只有張國燾跟他的秘書黃超一起研究確定。
![]()
等張國燾在會議上拋出反黨自立為王的決議后,所有人都驚呆了。
要知道,之前對張國燾唯命是從的陳昌浩,表情也非常驚詫。陳昌浩當時的表情是誰告訴咱們的?
是宋侃夫,他是當時紅四方面軍電報局的局長,也參與了會議,他回憶說陳昌浩表情詫異,因為陳昌浩壓根不知道張國燾會在軍事會議上拋出這樣的結論。
陳昌浩為何會詫異?
之前張國燾要求陳昌浩、徐向前單獨帶領第四軍、三十軍南下的時候,那時候陳昌浩、徐向前還是跟毛主席、周總理他們在一塊,他們屬于右路軍,就是當時紅四方面軍的4軍跟30軍,歸屬于中央紅軍。
1935年9月9號之前,張國燾電令紅四方面軍單獨南下,是跟陳昌浩商量的口氣,直到9月9號草原密電之后,陳昌浩才執行了張國燾的南下的政策。
所以說根據電報顯示,當時張國燾在跟陳昌浩商量的時候,陳昌浩的意見是不要分裂,北上是正確的方針,包括之前毛主席和陳昌浩、徐向前開會的時候,陳昌浩也是認為北上是正確的方針,如果北上實在行不通,那南下也是可以考慮的一個步驟。
從陳昌浩的表述上來說,他并不是百分之百同意張國燾南下的錯誤路線的,到了草原密店之后,他只不過是屈服于張國燾的權威,還帶領四軍哥單獨南下。
![]()
所以說是在卓木碉會議上,陳昌浩詫異的反應也就正常了。
在卓木碉會議上,張國燾宣讀完自己的決議之后,首先要獲得大家的支持,所以他首先點名讓陳昌浩發言,那時候陳昌浩是懵逼、詫異的,選擇保持沉默。
張國燾非常生氣,因為張國燾他要自立為王,必須獲得陳昌浩和徐向前的支持。
而黃超、李特,包括何畏三人雖然在紅四方面軍里面也是高層,但是他們手上的實權和權威,與陳昌浩跟徐向前沒得比。
所以先讓陳昌浩和徐向前發言,結果,張國燾沒有想到,陳昌浩徐向前兩個人都保持了沉默不發言。
至于朱德、劉伯承,肯定是反對張國燾拿下的錯誤路線,以及張國燾另立中央錯誤的決定。
只不過讓人來自紅一方面軍的何長工、羅炳輝的發言讓人詫異,他竟然旗幟鮮明地支持張國燾另立中央,然后,何長工列數了一些中央的一些錯誤。
![]()
張國燾順勢就借著羅炳輝的話題,張國燾斥責當時的中央蘇區,說是中央蘇區大的一個根據地,30多萬的軍隊,結果都被博古、李德的一個錯誤路線,致使重要的根據地丟失,等一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的時候,使得紅一方面軍只剩下1萬多人。
所以當時張國燾就說是要清算一方面軍的軍事路線錯誤的問題,但是由于當時在作戰環境下,當時的中央沒有展開錯誤路線的批判,而是研究軍事行動的方向,到底是要北上還是南下。
張國燾借何長工的發言,又拋出了他對中央的不滿。紅一方面軍的何長工跟羅炳輝的發言,讓紅四方面軍的同志同樣非常詫異。
何長工跟羅炳輝所說出來的這些內容,他們是聞所未聞,大吃一驚,對于紅四方面軍,就是當時在卓木碉開會的50多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震動,至于何、羅二人為什么會支持張國燾,咱后續再講,請大家關注。
從卓木碉會議上的表決結果來看,陳昌浩他跟黃超,李特、何畏他們對于張國燾的服從是不一樣的,他是有自己的黨性原則的,而不是說盲目地服從張國燾的。
這是張國燾跟陳昌浩示意的第一次不動聲色的分裂行為。
![]()
第二次,就是在1936年9月召開岷州會議,陳昌浩跟張國燾分裂就擺在桌面上了。
也是在卓木碉會議之后的一年,這時候的情況以及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刻的中央紅軍,已經在陜北延安立足了腳跟。
反觀紅四方面軍,經過百丈關一戰之后,紅四方面軍的主力,損失掉一半,時候紅四方面軍南下路線已經破產,再加上共產國際的張浩帶回了共產國際的命令,張國燾不得不取消了他自己另立的偽中央。
這樣子以來,紅四方面軍北上與毛主席領導的中央紅軍會師,這成了唯一的一條道路。
所以說是當時,中央命令紅四方面軍以及二六軍團,組成的二方面軍改組為中央西北局,然后命令二四方面軍北上與一方面軍會師。
那時候的張國燾害怕了,自己有多么大的罪過他非常清楚,南下分裂中央,而且他另立中央,這樣一來,回到延安對他來說只有一條路,對他深刻的批判。
![]()
所以,他不愿意回去,他于是,就組織召開了會議,然后提出要怎么樣把紅四方面軍經甘肅拉到青海去,
說白了就是他不敢回延安,自己不敢回去,還是要拉紅四方面軍走,去青海這一帶不毛之地,自己占塊地盤,還是要另立為王。
所以說直到此刻,張國燾分裂紅軍賊心還不死,在岷州會議上,陳昌浩是當著張國燾的面,直接不同意張國燾分裂中央決定,堅決要求張國燾執行中央命令北上。當時居然陳昌浩把張國燾說哭了,張國燾說:
“行啊,你陳昌浩現在要反了我了,我的命令你不聽了。”
結果陳昌浩說了:“哭也無濟于事,你北上,然后,你跟中央承認你的錯誤。”
結果張國燾這會一看說不動陳昌浩,又跑去找徐向前,跟徐向前、朱德說:
“陳昌浩現在是不聽我的了,他要反了,算了我職務也干不了了,讓陳昌浩來干吧。”
結果朱老總沒給他客氣,說:“你干不了,有人能干得了,北上的路線,是不可以改變的。”
![]()
徐向前當時也表態:“我們也不會再跟著你去折騰。”
這樣子一來的話,就是說張國燾在紅四方面軍內是眾叛親離,所以,張國燾在岷州會議上企圖再次分裂紅軍的陰謀又破產。
此時的陳昌浩與張國燾也算是徹底決裂!至于西路軍時期陳昌浩的表現咱們后面再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