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雪山的小溪
雪松
作者有話說:
今年,是我的母親楊星火誕辰一百周年。閑時,我再次打開了母親生前寫的記實小說《喜馬拉雅的女兒》。我仔細看著書中的故事,認真品味著母親成長的經歷。我不禁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所感動。我想:母親之所以能成為雪域高原的軍人、軍旅作家、軍旅詩人,是緣于那個火熱年代的造就,是緣于母親的聰明、獨立、敢闖的性格。母親的經歷,應該是那個年代眾多青年大學生投筆從戎,有所作為的一個縮影吧!
下面我就把母親的小說《喜馬拉雅的女兒》其中一部分(流向雪山的小溪)簡縮為一個個故事分享給大家。以此方式緬懷母親楊星火。
![]()
一、青溪河邊的女孩
母親于一九二五年陰歷八月初三,出生在四川威遠縣青溪河邊的一個書香世家。她的父親是縣里中學的教書先生。不知為什么,她家姐弟稱呼父親為“伯伯”。她的母親是操持家務的好手,她家姐弟稱呼母親為“娘”。另外家里還有一個大嫂,幫助娘帶娃做家事,孩子們稱呼她為“王王”。
母親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個聰明伶俐的大姐,下有個被全家疼愛的寶貝弟弟,還有個長得漂亮但體弱多病的“林妹妹。”
有一次娘帶著四個孩子去算命,算命先生看著他們,對娘說:“樹上三花能結果,一果懸掛在空中。” 這話到底是什么意思,這么多年過去,我還是沒弄明白。
哦!對了,母親沒當兵前名字不叫楊星火,她有個更家常的名字 —— 楊國華。
(一)調皮里藏著童趣的女孩
母親小時候,就是個活潑調皮的普通女孩。她總愛打開家里的窗戶往外看,看青溪河的水嘩嘩流,看河上的小船悠悠漂,看水鳥貼著河面飛,一看就能看半天。那時候她父母的心思多放在寶貝弟弟身上,沒太管她,她便玩得自在,偶爾還會耍點小調皮,鬧出些讓人又氣又笑的事。
有一次,她帶著弟弟和小朋友玩藏貓貓游戲。她靈機一動把弟弟藏進了家里裝米的木箱里,蓋好蓋子。她就跑去叫小朋友來找弟弟,小朋友們找來找去,還真找不到。母親高興地得意忘形。玩得興起,竟把木箱里的弟弟忘得一干二凈。下午孩子們都散了,弟弟卻沒影了,全家人急得團團轉,街坊鄰居也跟著四處找,把能想到的地方都找遍了,愣是沒見著人。最后還是家里的王王要煮飯打米,打開木箱蓋,才看見弟弟蜷縮在米箱里睡著了,小臉還沾著白花花的米。母親這才猛地想起是自己干的事,免不了挨娘一頓打罵。因為疼,她鉆到大床底下,娘的棍子夠不著,這場 “教訓” 才算停止。
還有件事,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多次在威遠縣上空盤旋,因擔心日機轟炸,母親跟著家人到了鄉下老宅躲轟炸。
那年正月十五,鄉下有 “偷青” 的習俗 —— 夜里悄悄去別人家菜地偷點青菜,除了特別吝嗇的人家,大多數人家都會把狗拴起來,就算看見有人來偷,也裝不知道;自家也會派人去偷,不過不多偷,扯兩窩青菜夠做頓湯就行。據說吃了偷來的菜,新的一年吉利,被偷的人家還能免災星,是件帶著點冒險又好玩的事。
![]()
那天晚上 “偷青” 的事,自然落到了王王和母親身上。王王的丈夫被拉了壯丁,她帶著女兒在母親家過。人機靈,手腳也快;母親是家里出了名的 “調皮大王”,這種事更是上心。夜里天又黑又冷,她倆換了身青色衣褲,悄悄往楊三婆家的菜地摸。王王彎著腰走,母親也跟著彎著腰;王王停步聽動靜,母親也跟著豎耳朵,可啥也沒聽見。稍停片刻,王王又往前挪,母親踩著她的腳印緊跟,眼看快到菜地了,突然有東西從地上跳起來,母親嚇得差點 “啊” 出聲,嘴剛張開就被王王伸手捂住了。“不準出聲!” 王王低聲說。母親趕緊閉了嘴,伸手摸臉,只覺肉乎乎的地方有幾只腿在爬 —— 原來是只蟋蟀!她悄悄把它捉住,用手絹包了塞進衣袋,心里直樂:這可是意外收獲!威遠鄉下叫蟋蟀為 “叫咕咕”,母親最愛聽它叫,王王手巧會編小竹籠,回頭請王王編個籠裝著,多有趣。
母親正想著,王王突然停了腳,轉身指著左前方山坡,壓低聲音神秘地說:“瞧,人影晃動,有人去咱們家菜地偷青菜呢!”
母親想喊,剛張嘴又被王王捂住了。“別做聲,” 王王的聲音輕得像風,“今晚偷青不算偷,還得讓人家偷,偷走了咱們家能免災星,懂不?” 母親似懂非懂,點點頭。
她倆裝沒看見,轉身往楊三婆的菜地摸。王王白天早看好了目標,幾步跨過去,敏捷地拔了兩窩大青菜、一窩小的,她一手提一窩,把小的青菜遞給母親。母親抱著帶著泥土清香的青菜,高興得轉頭就跑,沒成想 “撲嗵” 一聲摔了個屁股蹲。
王王趕緊把她扯起來,悄聲叮囑:“看好路,慢慢走,別驚動了狗!” 母親放慢步子跟在后面,剛走到菜地邊,忽聽 “汪” 一聲,一只大花狗狂叫著撲過來!“蹲下!” 王王急得吼了聲,“摸石頭打狗!”
母親趕緊蹲下,手在地上摸來摸去卻摸不著石頭,心 “嗵嗵” 跳得像要蹦出來。王王卻不含糊,不停地撿石頭往狗身上扔,一邊扔一邊罵:“狗東西,太小氣了!今天是十五偷青呀!也出來咬人?我叫你咬!叫你咬!” 石頭打得花狗 “汪汪” 叫著退了回去,王王一手提著青菜,一手拉住母親,用身子護著她拼命往回跑。
到了家放下青菜,母親激動得又哭又笑,一頭撲進娘懷里。王王在一旁講她倆偷青的驚險經過,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偷來的青菜很快煮好了,蘸著醬油、辣椒油、花椒和醋,吃起來香得很。睡覺的時候,王王邊脫衣服邊念叨:“今夜偷青痛快,今年一定大吉大利!” 還咧著嘴笑,母親卻早累得蜷在床上睡著了。
誰能想到,這個會把弟弟藏進米箱、跟著王王去 “偷青” 的調皮女孩,后來會穿上軍裝,走到遙遠的雪域高原,把一生都交給了那片土地呢?可再想想,或許就是童年里這份鮮活的、敢闖的勁兒,悄悄給了她以后直面風雪人生的勇氣。
(未完待續)
![]()
(注: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雪松:本名唐雪松,生于1957年4月。1975年高中畢業后到西昌鹽源縣衛城公社下鄉。1977年高考進入大學學習。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成都市金牛區政府工作至退休!
![]()
作者:雪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