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汪淼
美編 / 沈謹瑜
出品 / 網界財經
“影視行業是一個創意型行業,用戶的需求永遠在變,永遠想要新的東西,很難用昨天的成功作品去滿足明天的用戶。”
9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異想大會”上,愛奇藝高級產品負責人楊明做了一場名為《AI試圖幫助西西弗斯》的演講。他提到,西西弗斯是影視行業從業者的現狀。
西西弗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人物,因為激怒冥王被量身定制了一項“永無止境”的懲罰:每天把巨石推上山,可石頭到頂又會滾下來,周而復始。
這個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內容行業的困境:既要保證每次內容創作都能獲得市場認可,又要讓作品生命力持續延長。
![]()
但現在不一樣了,AI的加入正在改變這個局面,楊明提到,AIAgent能把AI能力和用戶創意結合,產出大量衍生內容,把一次性的觀劇變成用戶和IP的長期互動。
愛奇藝已經用AI做出了實際案例,比如“桃豆”和“桃豆世界”。
“桃豆”能24小時陪用戶看劇,推薦合心意的內容;“桃豆世界”里,用戶能自己參與創作,讓劇里的角色突破劇情限制,有“無限劇情”。
這不僅幫作品吸引更多關注,還能延長作品的生命周期,讓“石頭”在山頂待更久。
01
AI搭子“桃豆”幫作品沖上“山頂”
對用戶來說,找劇有時候像大海撈針,平臺上內容太多,不知道哪部合自己胃口。而AI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愛奇藝的“桃豆”就是典型例子。
“桃豆”是依托大模型打造的觀劇搭子,能7×24小時陪著用戶。它不只是簡單推薦劇集,還能幫用戶挖掘劇情里的精彩細節。
比如用戶喜歡懸疑劇,“桃豆”會根據用戶之前追過的《烏云之上》《借命而生》這類作品,推薦同類型的新劇,還會提醒用戶劇中容易錯過的伏筆。
![]()
如果用戶偏愛現實題材,像《生萬物》這樣的爆款,“桃豆”會結合用戶對農村生活的關注,推薦劇中和用戶經歷相似的情節片段。
這種個性化推薦不是憑空來的,而是基于對用戶觀劇習慣的精準分析。之前,很多用戶會因為找不到感興趣的內容,打開APP又關掉,導致好作品“藏在深閨人未識”。
現在有了“桃豆”,用戶能更快找到對味的劇,作品也能更快被更多人看到,相當于幫從業者更輕松地把“石頭”推到了山頂。
02
“桃豆世界”讓IP生命力“無限延伸”
如果說“桃豆”解決了“推石頭上山”的問題,那“桃豆世界”就是讓“石頭留在山頂”的關鍵,它打破了劇集的時間限制,讓IP從有限劇情走進了“無限劇情”。
在“桃豆世界”里,用戶不再只是觀眾,還能成為創作者。比如用戶喜歡《臨江仙》里的角色,之前只能跟著劇情看角色的故事,現在可以在“桃豆世界”里,讓角色經歷新的情節。
有人會給劇中的男女主設計婚后的日常,有人會讓配角開啟新的人生線,這些由用戶創作的內容,會不斷豐富IP的故事,讓IP一直保持熱度。
![]()
這種模式的核心,是把創作主權交給了用戶。過去,作品完結后,IP的生命力基本就停了,就算有衍生內容,也大多是平臺主導,數量有限。現在有了AI的支持,用戶能輕松產出衍生內容,而且這些內容更貼近用戶的喜好。
更重要的是,“桃豆世界”讓IP從“單向輸出”變成了“雙向互動”。用戶不再是被動接受故事,而是主動參與到IP的建設中,對IP的情感連接也更深厚。
之前,用戶追完一部劇,可能過段時間就忘了,但現在在“桃豆世界”里,用戶能持續和IP互動,比如給角色過生日、設計新的服裝,這種長期的情感投入,讓IP的生命周期大大延長。
就像楊明在演講里說的,動漫比影視生命周期長,是因為有長期內容供給;游戲比動漫生命周期長,是因為能讓用戶走進一個世界。
“桃豆世界”就是在打造這樣的世界,讓IP不再是“一次性消費品”,而是能陪伴用戶很久的“朋友”。
03
AI重構行業邏輯,開啟“沉浸式情感售后”
AI給愛奇藝帶來的改變,不只是表面的功能升級,更是深層的行業邏輯重構,它讓影視行業從“提供內容”轉向“經營關系”,從“輸出故事”轉向“共建世界”,開啟了“沉浸式情感售后”的新紀元。
過去,平臺和用戶的關系很簡單:平臺出內容,用戶看內容,看完之后,雙方的連接基本就斷了。但現在,有了AI的助力,平臺和用戶的關系變得更緊密。
![]()
在商業層面,這種“經營關系”的模式也帶來了新的可能。之前,廣告主投放廣告,大多是一次性的,效果也很難精準衡量。現在,依托AI對用戶的了解,廣告能更精準地觸達目標群體,而且能和IP深度結合。
更關鍵的是,這種模式讓IP的價值得到了最大化挖掘。愛奇藝不再只靠會員和廣告賺錢,而是通過IP衍生、線下體驗等多種方式,讓IP產生持續的收益。
比如《淮水竹亭》這部劇,除了劇集本身的收入,還通過AI設計了相關的卡牌產品,上半年銷售額就很亮眼;線下,依托這部劇的IP,愛奇藝還在全感劇場推出了沉浸式體驗項目,用戶能走進劇中的場景,和“角色”互動,這種線下體驗又反過來帶動了劇集的復看量。
![]()
這種“共建世界”的邏輯,其實是對影視行業本質的回歸,好的內容不只是讓人看,更是讓人產生情感共鳴,而AI讓這種共鳴有了更長久的載體。
就像楊明說的,希望讓對故事中人心懷眷戀的人,都能找到獨屬于自己的溫情歸處。現在,愛奇藝通過AI,正在實現這個目標。
總結
AI是影視行業的“新引擎”
回看愛奇藝的AI實踐,從“桃豆”到“桃豆世界”,再到“沉浸式情感售后”,每一步都在打破影視行業的“有限”邊界。
楊明用西西弗斯的神話開場,最終卻給出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答案,AI不是簡單的輔助工具,而是推動行業從“有限游戲”走向“無限游戲”的“新引擎”。
過去,影視行業的痛點在于“不可控”:不知道用戶喜歡什么,不知道作品能火多久。現在,AI讓這種“不可控”變成了“可控”。
愛奇藝的案例已經證明,這種模式是可行的:《生萬物》《臨江仙》等爆款的持續熱度,卡牌、線下樂園等衍生業務的亮眼成績,都在印證AI給行業帶來的改變。
![]()
對整個影視行業來說,愛奇藝的探索不只是一家平臺的嘗試,更是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方向。
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可能會有更多平臺加入“無限游戲”的行列,用戶會有更多元的內容選擇,從業者也能擺脫“推石頭”的困境。
而愛奇藝,通過這次AI實踐,不僅鞏固了自己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更用實際行動證明:影視行業的未來,不是沒有挑戰,但只要擁抱技術、貼近用戶,就一定有無限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