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和成侯鄒忌一向不和,馬陵之戰(zhàn)勝利后,孫臏建議田忌不要解除武裝交還兵權(quán),而是主動出擊逼迫鄒忌出逃,從此掌握軍權(quán),不至于被鄒忌所害。
田忌沒有聽從孫臏的計策。
![]()
鄒忌果然出詭計,找人假裝是田忌下屬,攜帶重金在街道上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說:“我家主人田忌數(shù)戰(zhàn)數(shù)勝,是齊國之福,欲成大事,特找人占卜。”
然后,鄒忌派人抓捕占卜之人,并請齊威王下令嚴查田忌。
田忌確實風頭太大,功高蓋主,引起了齊威王的不滿。田忌也自知沒有辦法自證清白,一氣之下,率兵攻打國都臨淄,想抓住鄒忌,不過此時的田忌兵單力薄,沒有辦法取勝,又得了個叛亂的罪名,只好出逃,逃到了楚國。
孫臏也卸任軍師來消除齊威王的疑心。
所以呢,一方面我們要慎重考慮專家的建議,另一方面,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易怒者易失。
![]()
再說商君。商鞅建議秦孝公:魏國一定是是秦國最最最優(yōu)先級解決的心腹大患。魏國有崤山、黃河的地利,進可攻秦求利、退可收縮自保;只有攻克魏國,才能奠定秦國一統(tǒng)天下的地勢之利。
于是秦孝公派商鞅為將,魏國派公子與秦軍對陣。
商鞅這把也學壞了。他寫了一封信給公子說:當年咱兩關(guān)系是最鐵的,現(xiàn)在你我成為兩國大將,不忍心和你戰(zhàn)場相見,刀劍無眼,不如咱兩見個面,一飲泯恩仇,暢飲起誓言結(jié)盟,各回各家,各找名媽,從此兩國相安無事。
公子信以為真,前來赴約,沒想到,商鞅弄了個鴻門宴,正喝的開心呢,讓埋伏好的衛(wèi)兵把公子給逮了,并趁機大破魏軍。
魏惠王沒辦法,只好把河西之地割讓給秦國,遷都大梁,說:“恨不聽公叔痤老將軍的話啊!”
秦國封賞商鞅十五個縣,賜封號為商君。但這也到了商鞅最后的高光時刻。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上位。以公子虔為代表的秦國老貴族們指控商君謀反,派兵捉拿商君。
秦法嚴苛,秦人不敢收留商君,商君只好逃往魏國,但魏人恨商君,不愿意接納,又把商君轉(zhuǎn)送回秦國。
最終商君為秦人所殺,車裂分尸,全家被滅。
![]()
商君變法當政時期,刑法極為嚴酷,曾經(jīng)親自在渭水河邊處決犯人,血流將湍急的渭水染紅。為相十年,得罪了太多人,招來太多人的怨恨。
趙良曾當面中懇地評價過商君與五大夫百里奚。
他說,百里奚為相六七年期間,勞累了不乘車,炎熱的夏季不用傘蓋,也沒有前呼后應的刀劍護衛(wèi)。百里奚死后,秦國普通百姓,不論男女都痛哭流涕,連唱童謠的孩子都自發(fā)的不去唱歌,以表達對百里奚逝去的悲哀。
再看商君,掌權(quán)執(zhí)政以后,凌辱過貴族、殘殺過百姓,有割鼻的公子虔,刺字的公孫賈,還有那血色染紅的渭水。
《詩經(jīng)》有云:“得人者興,失人者崩。”這就是所謂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再看商君您的出行,車輛前后都有大批的刀劍護衛(wèi)和金甲武士,沒有保護措施,您就不愿出行,您到底是怕什么?”
《尚書》有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商君您的危險,就像早晨的露水,時日不多了。”
商君不聽,五個月后便事發(fā)而亡。
變法不易,變法者不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