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執政時期形成了貞觀之治,我們學習貞觀之治,其實就是要從經濟,政治,文化,制度建設等方方面面,看李世民所進行的改革有沒有可供借鑒的地方。所以這部分也是《資治通鑒》中重點記載的方向。
在《資治通鑒》中,記載了公元637年,李世民派房玄齡等人制定了《貞觀律》。為什么《資治通鑒》要在這個地方重點講了一下《貞觀律》,《貞觀律》的進步意義在什么地方呢?
我們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李世民的貞觀律的進步意義。
![]()
01
《資治通鑒》原文
(原文和譯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參看本公號同步發布的原文和譯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設置放大觀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僅放置圖片
![]()
原文文字版本請點擊以下鏈接閱讀
![]()
02
譯文
![]()
03
收獲與反思
法律是一個國家的基石,用什么樣的法律來治理國家,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根本的治國理政的思路。
我們知道當年秦國商鞅變法才走向富強,最終滅了六國,統一了華夏。但商鞅是法家,在其主導下,秦國的法律是以嚴苛而著名的。 所以秦朝的死罪種類很多,涉及反叛、降敵、殺人、不孝、強盜、強奸、泄露皇帝住所、妄言、挾書等等都會被處死,而死刑行刑方式也種類非常多,包括了車裂、梟首、棄市、斬、腰斬、鑊烹、鑿顛、肢解、抽脅、磔、戮尸、坑殺(活埋)、定殺(溺水)、撲殺(棍杖打死)、族、具五刑等20種之多,而商鞅本人就是后來處以車裂之刑。
![]()
但嚴苛的秦法并沒有讓秦朝天下維系百年,反而是到了秦二世就亡了國。而取代秦的漢代法律實際上是沿襲了秦制,也是以嚴苛著稱的。比如漢初的時候就把夷三族寫入了法律,一個人犯罪,全家族連坐會被處死,在我們現在來看都是不可思議的。
漢文帝時期雖然推動廢除肉刑,但無形中就是本該處以肉刑的改為了死刑。后代很多人推崇的漢武帝時期 , 死罪條文就有409 條,死刑罪名達1882 個,死罪判例13472 個。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中國很多時候是以國家的高壓和死刑的威懾來治理國家。
但我們也看到,這種嚴刑酷法的治理效果也不是特別好。一個古代是農業社會,人本身就是寶貴的勞動力,死刑判得越多,對一個國家的生產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
其次就是這種恐怖的威懾的效果也未必好,你像陳勝吳廣起義不就是因為怎么都是一死,那還不如造反拼一下,最終才釀成天下的大亂。
而且前面我們也寫了很多文章分析過,古代的儒家其實是反對嚴刑峻法的,一直倡導德為主,法為輔,在前兩天寫的關于魏征和封德彝的爭論中,我們就闡述過這一點:參見文章。
當時李世民就支持了魏征的觀點。這證明李世民其實是支持 德主刑輔,禮法并重的觀念的。
所以我們才看到當時李世民是派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這幾個各部門的一把手一起來編纂《貞觀律》。其實 魏徵并不是法律專家,但 魏徵是當時儒家的代表人物,讓 魏徵參與到貞觀律的制定中,本身就是李世民是有意向將儒家的德治納入法制范疇中的。
![]()
所以我們看《貞觀律》的出臺,最大的特點就是把嚴刑苛法削減了三分之一多,而對法律采取了大幅度的刪減,比如貞觀律中只保留了笞、杖、徒、流、死五刑。而其中笞刑五條也就是用木板打屁股,從笞十下至五十不等; 杖刑就重一些,用木杖打的話不死也脫層皮。同樣杖刑也從六十至杖一百不等;徒刑也就是關起來強制勞動也分為五等,從徒一年每等遞加半年一直至三年; 流刑也就是流放也分三等,從流二千里,每一等遞加五百里,一直到三千里; 而絕對的死刑只保留了二條:也就是 絞和斬。
而《貞觀律》中還將兄弟連坐處死的制度給取消了。過去兄弟有一人死刑,另外一人也要連坐處死。改過后雖然還有連坐,但把處死改成流放,起碼生命是保下來了,這也是一種進步。
而《貞觀律》中細節做的也是比較到位的,比如甚至規定了 枷、 杻 、鉗鎖、杖、笞等刑具長短寬窄的規制。其實這一點也很重要,很多執法者是通過這些刑具來折磨犯人的,規定了規制之后,實際上就堵住了私刑的口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貞觀律》要比秦漢時期的法律要寬松得太多了。
除了法律的寬松之外,李世民還先后推動了死刑的復核制度,相當于對于死刑更為慎重。
為什么《貞觀律》會秉持如此寬松得態度,其實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人犯了錯誤,更重要的是教化而不是懲罰。除了十惡不赦的大罪,儒家更強調要用道德來教化指導人改正作用,懲戒只是輔助。放在歷史的角度上,這比較起秦漢而來,進步意義是重大的,這也奠定了中國后世法律的基礎。在歷史上為人稱道的 《唐律疏議》其實就是脫胎于《貞觀律》的。
所以法律不是簡單的制定和執行的問題,而是在于法律的背后體現的是一個社會的管理原則的問題。靠高壓和白色恐怖是很難維持一個穩定的社會的,只有德法兼顧,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律,才能讓一個社會在秩序的軌道上穩步前進。
其實一個國家是這樣,企業的管理的概念也是如此。企業的管理也不能完全靠嚴苛的制度,管理也要有人情味道,要用感情去留人,要給予空間讓員工改進和提升,這樣企業才能越做越好是一個道理。
關注《讀史學文》,解碼更多王朝興衰密碼
點擊收藏,防止失聯
最近在整理談三國歷史的部分內容,發布到了知識星球,感興趣的可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