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最悲痛的一年——1976
1976年中國發生了6件大事,3位領導人相繼逝世,1月8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3月8日下午,東北吉林上空下了一場隕石雨,7月6日,朱德總司令北京逝世,享年90歲,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等等,9月9日,毛主席與世長辭,享年83歲!
![]()
這一年,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人民最心痛的一年,3位領導人相繼離世,是所有中國人的傷痛,3位領導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仍然在想著新中國,想著新中國老百姓!
![]()
周總理和朱德元帥的相繼離世,讓主席很是悲痛,當時周總理離世時,主席的身體狀況已經很不好了,雙腿腫脹連路都走不了,當時有護士,詢問主席,要不要親自去送周總理最后一程,主席雙眼含著淚,說了一句:
“我現在連走路都走不了,就不去了......”
![]()
之后的東北隕石雨、唐山大地震等等,主席看著報紙上的這些消息,他的身體越來越吃不消,到了后期,護士都不忍心,再給他念報紙!
![]()
毛主席逝世前一天是如何度過的?護理記錄公開后,內容看得人想哭
毛主席這一生經歷了太多,他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人,對于生死這些事,他早就坦然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根據材料記載,主席曾多次在公開場合中談到生死的問題,他非常明白生命的可貴,知道要革命就必然會流血,必然會犧牲!
![]()
其實從1974年開始,主席的視力就開始下降,眼睛看東西時非常的模糊,只能靠工作人員閱讀的方式,來工作!
![]()
在1975年時,主席的眼睛做了一次手術,這一年他的身體狀況還不錯,視力有所恢復,而且經常游泳的他,體質也不錯!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種狀況只維持了一年,1976年他的身體狀況直線下降,周總理、朱德元帥相繼離世,以及國家發生的其他大事,主席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他的心情也越來越差!
![]()
據說周總理去世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主席心情都很差,他不顧護士的勸阻,拼命的讀書、看報、批閱文件。
![]()
2001年據毛主席女兒李敏《我的父親毛澤東》一書中公開的護理記錄顯示:毛主席是在接受搶救的情況下批閱文件,看書的……
周福明是毛主席的理發師,多年之后他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了主席逝世前一年的狀況,他是這樣說的:
“毛主席的病情惡化后,他就躺在床上動不了了,鼻子還插著氧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仍然沒有停止過工作。他批閱大量文件,考慮著黨和國家的大事,竭盡全力地為國家和人民操勞……”
![]()
“活到老,學到老”
這句話毛主席一直都掛在嘴邊,他也確實做到了,哪怕是在與疾病做斗爭時,他始終都沒有放下手里的書,自己拿不起來書,就讓工作人員舉著,自己看不清書上的字,就讓工作人員在旁邊讀給他聽。
![]()
進入9月份之后,主席的身體越來越差,他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2001年毛主席女兒李敏在《我的父親毛澤東》一書中公開的護理記錄,內容看得讓人想哭:
根據醫療記錄,前一天9月8日,醫務人員幾次將他從死神手中搶救過來。他精神稍好,還堅持要批閱文件、讀書,前后閱讀了11次,閱讀時間合計為2小時50 分鐘。
![]()
這一天主席似乎跟每一天一樣,只要是清醒狀態,就會讓工作人員讀報,然而主席自己不知道,但醫護人員很清楚,自從儀器上顯示,主席的心臟有些異常之后,所有醫療人員,都非常警惕的關注著,生怕主席會出什么意外。
![]()
9月8日那一天,主席的身體數次呼吸停止,醫護人員一直都在奮力搶救,主席的眼睛睜不開,呼吸也變得微弱,他的胸口處隱隱上下浮動著。
堅持到9月9日零時十分,主席的心臟停止跳動,一代偉人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這一年他83歲!
![]()
然而,又有誰知道,他在逝世前的一天,仍然在堅持工作,堅持批閱文件!
時間停留在9月9日零時十分,我們偉大的毛主席與世長辭,他永遠閉上了眼睛,主席晚年身體狀況不好,大家都做好了準備,但突然聽到主席逝世的噩耗,全中國百姓忍不住失聲痛哭!
![]()
這一天所有的中國人都痛哭流涕,不可否認,毛主席對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有關資料架子,9月18日的追悼大會上,天安門廣場上站滿了人,全部都來送主席最后一程,20分鐘里,就有近三千人哭到昏厥!
毛主席已經逝去近半個世紀,但在所有中國人看來,他從未離去,他活在每一位中國人心中,向偉大領袖毛主席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