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番茄媽。
這篇是我們讀者的來稿。
起因是,毛爸調查了咱們讀者暑假花了多少錢:
讀者【Winnie】留言說,在日本9天的親子游中,遇到了孩子高燒:
![]()
因此毛爸想請Winnie投稿,講講異國旅游給孩子看病的經歷。
十分感謝Winnie,很快就寫好了文章。
而收到文章的我,看得心臟怦怦跳。
人在海外,語言并不是很順暢、環境又不太熟悉的情況下,帶著高燒的孩子就醫,這其中的焦慮心酸和疲憊,不敢說感同身受,但真的有共鳴。
又一次意識到那句話——當媽后就有了軟肋,也有盔甲。
所以,編輯部立馬排版配圖,今天發布~
文末Winnie還貼心的準備了小指南,非常值得收藏。
……以下是Winnie的正文……
回國一個多月了,終于能平靜地寫下這次暑假在大阪帶娃就醫的經歷。
也說說自己的體會,希望大家都用不上哈~
01
6歲娃燒到39.4℃
我娃喔喔今年幼升小,我計劃了一個9天的日本關西游,我帶著我媽和喔喔趁著開學前再玩一下。
在落地關西機場當天,我們就乘坐HARUKA來到京都,原計劃在這里住兩天,再換到大阪環球影城旁的酒店。
剛美美地吃了一頓和牛晚餐,第二天一早醒來,喔喔手心發燙,耳溫槍顯示37.4℃,心里感覺有點不妙。
這一天沒敢太消耗她,去了鐵路博物館,這里室內居多,也不曬,下午5點再量體溫,已經是38.7℃了,人也不太有精神,趕緊回酒店用上美林。
這時還慶幸自己帶了常用藥,但是后來才知道自己準備的遠遠不夠。
![]()
圖源網絡
用藥后兩小時,喔喔還沒出汗,體溫升到39.1℃。
這時我內心開始焦慮了,旅行剛剛開始,還有7天才回國,對日本也人生地不熟,我們全程自由行,加上不會日語,這個過程中如果病情有進展,看病很麻煩。
但是焦慮歸焦慮,按著以往的經驗,還是決定再觀察一晚。
![]()
圖源網絡
這一晚我和我媽對著天花板熬到天亮,喔喔半夜退了點燒,但也遠沒到正常標準。
隔天早上9點,又燒起來了,39.4℃,平時她大部分都只燒到38℃多,這下不敢再耽擱,決定去看病。
02
大阪診所就醫
這天行程是從京都到大阪,我搜了一圈大阪的醫院,發現只有幾家醫院是面向外國人且有兒科的,選了小某書上很多人推薦的KIJIMA診所,離酒店不遠。
但是之前大家寫的電話和google上搜到的電話都打不通了,只有一段長長的日文電子留言,沒人接通。
無奈之下只能求助酒店前臺,在服務員的幫助下在google搜到了這家診所的預約二維碼,幫助我填寫完信息,約好當天下午4點15的號,稍微感到有點心安。
下午帶著娃輾轉換酒店,找診所,好在鐵道交通很便捷,步行路程都在5分鐘以內。
(插播一句,日本打車太貴了,8公里顯示400-600人民幣,我們全程都綠色出行)
診所在JR福島站地鐵口斜對面大樓里,我們一度覺得找錯了地方,因為實在是太寫字樓了,看不出像醫院。
![]()
圖源網絡
診所是預約制,人很少,填寫了基本信息,等了約10分鐘,就被帶進診室。
我自詡也有比較多的帶小朋友看發熱的經歷了,按之前在北京看病的流程,發熱24小時以上可以驗血,醫生會根據當時流行疾病情況判斷、開藥。
于是我很自然而然地希望醫生開血檢。
但是這里的醫生很明確地跟我說了他們的要求,發燒3天內不做血檢,數值不準確,只能先做新冠和流感檢測。
幸好診斷結果顯示新冠和流感都是陰性。
不是流感我稍微安了點心。
不過醫生什么藥也不開就讓我們走也是有點吃驚。
因為喔喔除了發燒,沒有咳嗽、流鼻涕這些癥狀,醫生只能開退熱的藥,或者針對咳嗽這些對癥的藥,這些藥我倒是有準備。
當我反復提出備一點阿奇霉素以防萬一時,被醫生拒絕了,說如果發燒超過3天或者有問題再來。
走的時候還給了小朋友一個扭蛋。
![]()
圖源網絡
好在后來喔喔很給力,在發燒第三天晚上出了身大汗退了燒,之后體溫沒再反復,也沒有咳嗽、流鼻涕,當然體力還是受了些影響。
于是,我把行程做了精簡調整。
平平安安就好,玩樂在健康面前算不得啥,畢竟剛開始發燒的時候還有朋友勸我們趕緊回國,現在還能玩已經很幸運了。
![]()
圖源網絡
03
重要信息匯總
36小時看診前后,說起來幾段話就結束,但在那個當下,還是讓我很有點兒煎熬的。
接下來就把一些信息一并匯總,方便大家查看。
1. 關于收費
診所前臺接待時就說明了外國人收費是本國人的兩倍。
全程問診+鼻拭子,沒有開藥,一共花費約人民幣850元,跟私立醫院價格差不多。
如果有保險可以報銷,需要再花錢開一份診斷書。
2. 關于語言
前臺小姐姐和協助問診的翻譯都是中國人,她們還精通日語和英語,減少了很多語言溝通問題。
后來才知道日本有很多面向外國人的診所都是有翻譯的。
但是她倆下午5:30準時下班,這時喔喔的檢測結果沒出來,所以后續跟醫生溝通診斷我用google翻譯,醫生用一個紐扣翻譯機來實時交流。
醫生很有耐心,在開藥問題上跟我解釋了很久。
所以起碼在大阪的這個診所,大家不用太擔心語言溝通的問題。
3. 關于預約
診所電話打不通,可以試試google搜索,我這次是搜出來一個預約碼,在手機上掃碼后點頁面翻譯填寫,預約很快。
4. 關于保險
我這次大意了,看小朋友這一年來身體很棒,上半年出行日行兩萬步也毫無壓力,這次沒買保險,帶小朋友出境買個境外醫療險能省不少事(不是推銷保險哈)。
5. 出行必備
1)出國必帶美林+常用藥!尤其是如果有特殊需要,最好帶齊,日本診所抗生素管理很嚴格。
2)帶病毒檢測試劑盒!自己先測心里有底,而且日本3天內去醫院也沒有其他檢測手段。
最后提醒大家,出門在外當媽的心都是懸著的!
希望這篇能幫到同樣帶娃出行的你們,平安最重要!
以上就是讀者Winnie的文章了。
我再最后多說幾句。
在旅行中遇到孩子生病,雖然煎熬,但一定保持冷靜。
而熟悉孩子生病的各種狀態,并且有充足的應對經驗,非常重要;像文章中提到,有多次帶小朋友看發熱的經歷,這些都能夠在緊急時候,讓自己盡快鎮定下來,解決問題。
另外,文章中有一條建議,我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做——
只要有出門旅行,就一定帶好常用藥!帶好必要的能夠讓你安心的工具或器械(比如測試盒、溫度計等等)。
占不了太多的行李空間,但卻是應對突發情況的定心丸。
我這么說,是因為今年暑假我剛好也有這么一次心驚肉跳的經歷。
帶著番茄走博樂橙的青甘環線,到青海湖(青藏高原上,海報3200左右)的當天下午,他就華麗麗的燒到了39.2℃,同時疊加高原反應,而我們長達9天的行程才剛剛開始。
不過,高原活動只有2天,第二天傍晚就會回到低海拔地區。
所以,是馬上回頭去低海拔的地方,還是再觀察?
我自問是比較了解番茄平常病程的,對他身體狀況的判斷也熟悉,而且我帶齊了常用藥物,本身屬于比較冷靜那一掛(俗稱心大);
同時番茄自己也屬于非常想要參加活動,一點兒都不想錯過的娃,所以我根據他當時的狀態,選擇了服用退燒藥,及時吸氧,并密切觀察。
也是因為有團隊照顧,讓我能夠專心的應對番茄,所以最終我們順順利利的闖過了這一關。
但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著實夠我倆喝一壺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旅行中遇到孩子突發生病,能保持冷靜的關鍵在于有足夠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準備,且對孩子的身體情況非常熟悉,知道不同的情況如何應對。
這些其實都是老母親日積月累下來的經驗,在任何時候,都要對自己更有信心一些!
p.s 高原反應+高燒是比較危險的情況,不管是老人、孩子還是成人都不可掉以輕心,該下海拔就下海拔,該治療治療,但凡有拿不準的就及時咨詢醫生, 以免耽誤病情。
我選擇觀察也是結合了眾多因素才做出的決定,并不推薦大家也這么做哈。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
祝大家都健健康康~
有任何問題可直接留言,或者咨詢小助理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