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背叛,是怎樣的體驗?
朋友小A說,發(fā)現(xiàn)前任和其他女生曖昧聊天記錄的瞬間,她整個人仿佛墜入了冰窖,渾身發(fā)抖、呼吸困難、無法思考,一句話都說不出,心真的在揪著疼。
“我從來沒有查過他的手機,沒想過他會傷害我,更沒想到他居然可以一邊在我面前扮演三好男友,一邊和別人談情說愛。我已經(jīng)不知道以后該怎么再去相信一個人了……”
如果你曾經(jīng)被身邊最愛、最信任的人背叛,無疑會經(jīng)歷一場“內(nèi)心地震”。
它摧毀的,不僅是一段關(guān)系,更是你對自我價值的確認、對人性的信任,讓你反復內(nèi)耗:
“是我不夠好嗎?”
“我還能相信誰?”
“為什么痛苦的只有我!”
那些不甘與自我懷疑,會像刺一樣扎在心里,讓你難以釋懷、無法向前。
為什么被背叛那么痛苦?我們又該如何重建破碎的自己,走出陰影?
最近,壹心理的《咨詢師來了》欄目邀請到心理咨詢師陳焱,開展了一場主題為《被最愛的人背叛,如何重回正軌》的直播對談。
以下內(nèi)容整理自直播精華,看完陳焱老師對被背叛的心理解讀,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一條找回自我、重建信任的路。
![]()
背叛帶來的,不止是傷害
主持人唯唯:背叛為什么會讓我們這么這么痛苦?痛苦到我們甚至會靠主動麻醉自己來擺脫?
陳焱:我想先分享一部電影,19年上映的《婚姻故事》。它非常細膩地展現(xiàn)了親密關(guān)系解體后,對雙方的這種情感沖擊。
![]()
在這個故事里有一條貫穿始終的線,就是:
妮可和查理曾經(jīng)是彼此眼中的理想型。妮可為查理的才華著迷,查理也欣賞妮可的靈動。
可當背叛發(fā)生后,妮可就崩潰地說:“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愛的不是他,是我想象中的他。”
我們可以好好品品這句話。
我想,如果榮格看了這部電影,可能會說:“這不是‘不愛了’,而是‘阿尼瑪/阿妮姆斯投射’的破碎”。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濾鏡碎掉了。
在這里,我先簡單地解釋兩個名詞:阿尼瑪和阿妮姆斯。
在榮格心理學中,阿尼瑪指的是男性心中的一個女性原型,是他對理想女性的一種集體潛意識想象的投射,比如溫柔、智慧等特征;
阿尼姆斯則是女性心中的一個男性原型,也就是她對理想男性的集體潛意識的投射,比如可靠、擔當?shù)忍卣鳌?/p>
每個人對原型的投射都是不一樣的。
在戀愛初期,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把這種阿尼瑪/阿妮姆斯投射到伴侶身上。
比如對方的體貼可能就會被我們解讀成“TA會永遠可靠”;對方的溫柔,可能會被我們放大成“TA會永遠包容我”,就像給伴侶加了一副理想化的濾鏡。
而背叛,就打碎了這副濾鏡。
為什么背叛會讓我們那么痛?
是因為濾鏡碎了之后,我們不只要面對一個破碎的自己。
還要面對伴侶的真實,TA有可能是自私的、懦弱的,這個部分也是TA。
更要面對自己的投射有多不切實際。
比如我曾經(jīng)的一個來訪。
結(jié)婚10年,她一直覺得丈夫是一個穩(wěn)重、顧家、非常負責任的男人。
所以,當某天發(fā)現(xiàn)丈夫出軌時,她的第一反應是:“這不是真的!”
她最先出現(xiàn)防御機制是“否認”,接著是憤怒、羞恥,甚至懷疑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老公才會出軌。
這可能是她把心中“阿妮姆斯”的“責任”特質(zhì)投射給了對方。
所以,被背叛之后,她無法理解:“他怎么會變成這樣?”
但其實,丈夫可能從未改變,只是她痛苦地看清了濾鏡下的真實。
投射就像鏡子,你在別人身上看到的,很可能是自己的一部分。
背叛之所以痛,是你不得不收回這些投射,去直面“我想象的愛”和“真實的關(guān)系”之間,是有一道鴻溝的事實。
![]()
![]()
為什么錯的不是你,卻要你來承受這份痛苦?
主持人唯唯:被背叛后,我們被迫收回投射,去看見真實的世界。可是,明明錯的人不是我們,為什么卻要我們承受這份痛苦和幻滅呢?
陳焱:在拆解這個真相前,我想跟大家做個小調(diào)查。
你們可以想一下,自己最期待伴侶身上有一個什么樣的特質(zhì)?
我給幾個比較普遍的選項:
第一個是“忠誠”,第二個是“懂你”,第三個是“有安全感”。
你們可以抉擇一下,這3個伴侶身上的特質(zhì),你最想要的是哪一個?
抉擇后可以先問自己:為什么我最在意這個特質(zhì)?
拿“懂你”舉例。
“被懂”其實是我們對自我價值被看見的渴望。
如果我們自己都沒好好看見自己的話,就可能會把這份渴望全部壓在伴侶身上。
當然,這不是錯的。
只是,當對方接不住時,我們就需要面對這一份痛苦。
而這時,我們也才有機會回頭看看“我能不能先好好地懂自己”。
選擇忠誠或是安全感的背后,也是同樣的道理。
無論哪個特質(zhì),里面都有你最真實、最深的渴望與恐懼。
這才是重要的部分。
被背叛最傷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它打破了我們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平衡。
我們可能原本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親密關(guān)系是安全的”。
但背叛,就像一塊巨石突然砸進了這個“認知池”,濺起一堆碎片。
而這時,“陰影”就會浮現(xiàn)出來。
在榮格的理論中,這個陰影不是“壞的部分”,而是我們不愿意面對的、被壓抑的自我碎片。
比如對被拋棄的恐懼、對自我價值的懷疑、明知道關(guān)系有問題卻不愿面對等等。
“被背叛”這件事,就作為一個陰影面強迫性地出現(xiàn),讓你沒法再逃避,逼著你去尋求一個新的動態(tài)平衡。
![]()
如果在面對它的過程中,我們能以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去容納這些對立的力量,就可能實現(xiàn)“痛苦轉(zhuǎn)化”的超越性體驗。
沒有人喜歡痛苦。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痛苦是不會經(jīng)過我們同意才來的。
所以,無論我們怎么做,不管是面對、轉(zhuǎn)化、和解,還是什么都不做,都是為了自己不白白受苦。
那怎么樣可以不白白受苦呢?
看見它。
曾經(jīng)有個來訪問我,“我們面對創(chuàng)傷時那么痛苦,為什么還一定要去看它?”
在我看來,是因為:
當我看見了這個創(chuàng)傷,我就會知道“這里有個坑”。
不管我現(xiàn)在有沒有能力把它“填”了,但起碼,我知道了它的存在。
那也許下次我就能繞過它,或者就算我還是掉下去了,也能夠快一點爬上來。
這就是我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面對痛苦、看見創(chuàng)傷的意義之一。
![]()
如何激發(fā)內(nèi)在力量,重啟人生?
主持人唯唯:我們被背叛后碎成了一片一片,那能怎么轉(zhuǎn)化痛苦,重新黏合自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中,是怎么解釋這一部分的呢?
陳焱:榮格認為,危機是轉(zhuǎn)化的契機。
很多時候,痛苦的轉(zhuǎn)化就像是“鳳凰涅槃”,要在灰燼中重生。
那個被背叛打碎的“舊我”,就可能成為“新我”生長的土壤。
這一步,我們就可以借助“原型”的力量。
“原型”,是藏在人類集體潛意識里的“心理模板”,能幫我們喚醒內(nèi)在的力量。
就像每個人心里都住著的“英雄”“療愈者”“探索者”,只是它需要被喚醒。
![]()
主持人唯唯:那具體怎么做可以激發(fā)、喚醒這些內(nèi)在原型的力量呢?
陳焱:我們可以先來做一個小小的練習。
分享一個你特別喜歡的文學或影視角色,然后想一想,你喜歡的那個TA,身上最打動你的一個特質(zhì)是什么?
TA擁有的這個特質(zhì),實際上也是原型的魅力之一。
它可能早就在你的內(nèi)心埋下了種子,只是需要被看見。
接著,我們再做一個“跟陰影對話”的練習。
如果你現(xiàn)在方便,可以跟著我一起做以下動作:
伸出右手,想象掌心托著一個“不敢說出口的情緒”,比如“我恨TA”;
然后對它說:“我看見你了,你可以在這待一會兒。”
再伸出左手,想象掌心托著一個“你希望擁有的力量”,比如“平靜”;
然后閉上眼睛,感受兩只手的溫度有沒有什么不一樣,是冷的還是熱的?
好好地體會自己身體的感受。
你會發(fā)現(xiàn),陰影和力量雖然是兩只手,但其實是一體的,它們本就是不可分割的。
陰影的背后,其實藏著一種力量,那便是我們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連接一下自己身體的感覺。
當你感覺到身體的一些感受時,接納陰影的這個工作就已經(jīng)開始了。
這個過程,就是榮格所說的“自性化”歷程的一個小小的開始。
他終其一生研究的“自性化”,不是讓一個人變成完美的人,而是接納所有碎片的自己。
不管是好的、壞的,還是強的、弱的,最終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我”。
不再用別人的評價定義自己,而是靠自己的感受活著的“我”。
就像《心靈奇旅》里說的:“人生的意義,不是某個終點,而是活著的每一刻。”
你還可以找一個對你有特別意義的象征物。
它可以是任何東西,或是你特別喜歡做的事情。
在你難過時,試著和它待在一起。
這個東西不一定要多貴重,或是事情要多有意義,只要它對你來說是重要的就夠了。
最后,我想對每一個正處在痛苦的你說:
背叛不是為了讓你困在過去,而是為了讓你看清,你值得被自己好好愛著,值得擁有一個由自己定義的人生。
正如榮格所說:“沒有痛苦,就沒有意識的覺醒。”
被最愛的人背叛,就像被扔進黑暗的隧道,但隧道的盡頭一定會有光。
當你走過這段路會發(fā)現(xiàn):
你失去的是一個錯的人,找回的是一個更完整的人生。
愿我們都能在破碎后,拼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作者:心理咨詢師陳焱
編輯:小西、笛子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Unsplash、網(wǎng)絡(luò)
![]()
本文內(nèi)容來自陳焱老師的直播精選部分。
陳焱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有超10年的從業(yè)經(jīng)驗,服務時長超2100小時。
她擅長通過分析心理學、短期焦點治療、沙盤療法等,幫助來訪者解決個人成長、婚姻家庭、自我探索等議題。
為鼓勵求助意愿,陳焱老師特地開設(shè)3個半價咨詢名額,原價400元/次的咨詢,現(xiàn)僅需200元。
點擊下圖,和陳焱老師一起
↓探索這段“英雄之旅”↓
如果,你也感覺到自己的親密關(guān)系陷入了僵局,想要修復或?qū)で蟾淖兒统砷L,勇敢離開,又想選擇更多不同風格的咨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半價咨詢」,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咨詢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