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的眼睛還在盯著侵略者在海上那些晃蕩的軍艦,腦海里還在回想著美國關稅清單上的冰冷數字時,一場真正滅絕我們民族文化的戰爭早就開打了——它既不在蔚藍的大海上,也不在關貿協定的談判桌上,就在我們中華民族每個人的腦子里。
9月7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在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上發布《思想殖民——美國認知戰的手段、根源及國際危害》報告。這篇驚世駭俗的報告,以“思想殖民”的概念視角系統地梳理了美國在全球開展認知戰的歷史,以及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動向。該文深刻地剖析了美國“思想殖民”的深層動因及其深遠危害,表達了全球南方精神自立、文化自信的共同心聲,凝聚了文明交流互鑒的全球共識。
![]()
我不知道網友們是否看過這篇文章,反正我是認真地學習了。這篇報告將美國利用平臺、學術、娛樂、技術四條線給人“換腦子”的文化侵蝕戰術,以及利用新聞、影視、算法、根服務器、智庫、NGO等流水線,來“潛移默化”侵蝕我們的靈魂分析的明明白白。可以這么說,這篇報告共約兩萬多字,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校準過的子彈甚至是炮彈,精準地打在了美帝國主義稱霸世界的命門上。
相較于說這是一篇精心創作的報告,我更愿意將其稱之為“討賊檄文”。眾所周知,我們中國人打仗講究“師出有名”,在大戰之前先發表一篇檄文,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從這一角度來分析,新華社的這篇報告就是一篇“討賊檄文”,就是一份聲勢浩大的宣戰書,直指那些文化思想領域里的“賊”一樣的對手,它不僅宣告我們的奮起反擊師出有名,更吹響了我們全面反攻的沖鋒號。
![]()
大家不妨細想一下:在一些高等院校的課堂上,“西方文化”是不是悄然成為了“標準答案”?在已經發表的很多學術論文中,“國際范式”是不是全方位地碾壓了本土智慧?在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洋人的節日”是不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備受追捧?在對待父母老人的態度上,與父母親“斷絕親情”是不是在逐漸侵蝕“百善孝為先”的優質文化?我們不要以為這都是巧合,殊不知這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意識形態入侵,美國及其走狗們就是要讓你這么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確實已經到了不得不反擊、不得不全面反擊的時候。
當然,我們講以民族文化自信全面反擊“思想殖民”,并不是要盲目地將自身文化視為“世界第一”,更不是要全盤否定西方文化;我們的全面反擊,更不是要豎起高墻“閉關鎖國”,而是要以更自信的姿態,在文明對話中汲取養分,在民族文化自覺中鑄就民族脊梁。當前,思想殖民在教育、醫療、媒體等領域的病癥已經充分顯現,而思想層面的病根只能以文化自信根治,我們要找到病根,以文化自信煎煮出的“中藥”來對癥下藥,必能標本兼治、治病除根兒。比如,我們以“實事求是”為學術準則,踐行王陽明倡導的“知行合一”,讓學術研究扎根華夏大地;比如,我們以“四兩撥千斤”的智慧,讓《論語》與《理想國》平等地對話,在教育層面實現中西學術的平衡;再比如,我們培養青年人的“批判性思維”,即便信奉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也要以明辨是非與對錯為根基。
意識形態領域的戰爭,沒有硝煙卻更加慘烈,這場思想層面的“認知戰”,關乎民族文化的自信,關乎民族精神基因,我們輸不起,也絕不會輸!
(此文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