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中,我具體介紹了以蔣介石和譚延闿為首的基督徒主政之民國政權,在主帥孫殿英與敵軍作戰的情況下,蔣介石等人卻在背后捅刀子突然解除了孫殿英的軍權。
還取消他的部隊番號,宣布不承認孫殿英部是國民政府的部隊而是土匪,卻說馬家軍才是國民政府的正規軍隊,還發布電報說只要孫殿英部隊歸降馬家軍者有豐厚獎賞,導致孫殿英在西北戰場全面潰敗,炎黃子孫的軍隊因為蔣介石的阻礙無法收復西北,并以全軍覆沒的慘痛代價告終,而穆斯林軍閥得以在西北獨霸一方。
然而,蔣介石所建立的反動政府出賣炎黃子孫利益的惡劣行徑僅此而已嗎?當然不止這么一點,蔣介石政權除了對西北馬家軍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貢獻以外,蔣介石政權對與馬家軍一樣,也都信奉伊斯蘭教的白崇禧在桂系軍隊崛起并成為最高軍事統帥,也做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然而這些不堪回首的近代史,卻鮮為人知。
![]()
1、白崇禧的家族背景
白崇禧家族源自蒙元色目人后裔,始祖伯篤魯丁為阿拉伯人,蒙古崛起后,通過征服中亞、西亞等西域地區,將當地的穆斯林雇傭兵納入麾下,隨后蒙古人將這些西域雇傭兵征調至東方戰場,攻打大宋,白崇禧其祖便是這其中殖民兵團的一員。
白崇禧家族自蒙元始祖伯篤魯丁起,世代一直信奉伊斯蘭教長達千年之久,在廣西任職為官,其后代定居于此,后成為廣西地區的穆斯林名門望族,在當地主持修建清真寺等宗教場所,宗教地位顯赫。
即使到了晚清時期,白崇禧家族依然有眾多成員擔任當地清真寺的阿訇,執掌地方教眾,其父白志書便為桂林山尾村知名阿訇,岳父馬健卿與馬俊卿、以鶴笙等人也皆是阿訇。在白崇禧的號召下,廣西桂系的一些軍政人員,因攀附白崇禧的權勢而皈依伊斯蘭教,從而取得晉升的機會。
在白崇禧統管廣西全省軍政事務期間,是廣西地區伊斯蘭教迅猛發展的時期,白崇禧統治廣西的時間為1927年至1949年長達20年之久,廣西伊斯蘭教在機構、寺產及穆斯林地位等方面均顯著提升。
眾穆斯林踴躍加入“白長官”的軍隊,并因親戚裙帶和教胞等關系獲得提攜,地方政府與行政人員,許多都以穆斯林為主。
白崇禧甚至在自己掌控的桂系軍隊中,設置阿訇等伊斯蘭宗教人員,主要負責宗教教育與士兵思想工作,在軍中傳教,主持禮拜、講解《古蘭經》,確保士兵皈依和遵守伊斯蘭教的教規,以教治軍,隨營阿訇與部隊同行,每到一處便建寺傳教。
以上便是白崇禧家族的一些背景信息,值得人們去關注發現和產生思考,有許多廣西同胞對白崇禧等人物的歷史問題,不從民族與炎黃祖先信仰的方向思考,而是簡單的分析軍事作戰與指揮,這是十分錯誤的做法,要知道炎黃子孫只有祭祀炎黃的人才可以是中華正統,如果把崇拜穆罕默德的人視為中華正統,這是大逆不道。
2、白崇禧在民國政府的地位
許多人并不知道,南京國民政權的建立并不只有蔣介石一個勢力,從本質上來說南京國民政府分為兩股軍事集團,分別是浙系和桂系,他們都宣傳自己是中央軍。
例如,白崇禧曾在公開場合自稱“中央軍”的記錄,多見于1949年前后,宣稱桂系是“中央軍唯一的強兵”。畢竟當時桂系軍隊控制著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等五省重地,所統治的轄區甚至比蔣介石的轄區面積還要多,他當然敢自稱中央,只不過是屬于國民政府的另一個中央。
以白崇禧為主導的桂系軍隊在國民政府中待遇明顯優于其他雜牌軍,與蔣介石為主導的浙系軍隊是平起平坐的地位,例如南京政府的財政撥款雙方基本上是對半分的關系,在補給、裝備、編制、轄區等方面待遇都與蔣介石的中央軍不分伯仲。
例如,在1948年6月,蔣介石任命白崇禧擔任華中地區總司令管轄50萬大軍,還提名他擔任國防部長,是自蒙元千年以來穆斯林能取得的最高軍事職位,而為其頒發這一殊榮的,正是蔣介石這個基督徒。
可見,桂系軍隊在國民政府的中央確實是既有人又有地位,絕不是什么雜牌軍。
而像東北軍、贛軍、川軍這些雜牌軍,待遇就非常凄慘了,國民政府軍餉按“嫡系優先、雜牌靠后”分配,桂系和浙系因為都屬于中央軍,所以資源優先分配,而雜牌機密多數士兵每月僅能拿到幾元“伙食錢”,甚至數月無餉,只能靠劫掠百姓(形成“兵匪一家”惡性循環)度日。
雜牌軍的裝備,甚至落后到多為北伐殘留、地方自制或戰場繳獲的老舊武器,如漢陽造步槍(部分無膛線)、土制手榴彈,重機槍、火炮極少,彈藥人均不足10發。中央軍淘汰的裝備,才會少量“施舍”給雜牌軍,且常附帶“削編”條件。
在中央司令部下達作戰任務的的時候,蔣白二人經常把雜牌軍的部隊安排到最前線抵御強敵,當炮灰,而中央軍則在后“督戰”或保存實力,一旦陷入重圍,中央軍極少提供增援,彈藥、糧食補給也會故意拖延,導致雜牌軍傷亡慘重卻無補充。
久而久之,最初參與北伐的國民革命軍的八大軍團,最后就只剩下白崇禧和蔣介石二人“雙王共治”,成為反動政權的代表。
3、蔣介石和白崇禧為何能走到一起?
那么問題來了,蔣介石和白崇禧為何能走到一起?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宗教信仰。蔣介石和白崇禧二人在本質上,其實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他們都信仰原自猶太人的一神教,互稱教胞和弟兄姐妹,雙方都視對方的信徒為“有信仰的高尚的人”,并且都認為自己的祖先是亞當和夏娃,而把其他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后裔的人,視為愚昧的迷信者。
對于基督徒而言,他們承認穆斯林有對“唯一神”(安拉)的信仰,對于穆斯林而言,他們承認基督徒是“有經人”(即擁有《圣經》的信仰者),認可其對獨一造物主的信仰,即使在歷史上他們彼此發生過宗教矛盾,但在面對異教徒的時候,作為亞當夏娃的后裔,他們是同仇敵愾的。
其次,是政治聯姻。許多人并不知道蔣介石和白崇禧,其實屬于一定程度上的親家聯姻關系,1941年,蔣介石侄女蔣華秀與白崇禧外甥韋永成結婚,由李宗仁做媒,宋美齡主婚,二人因此成為平輩親家。
《縱橫》雜志的2006年期刊確認韋永成是白崇禧的外甥,且蔣介石的侄女婿:“蔣介石膝下無女,因而侄女蔣華秀備受寵愛。蔣華秀畢業于之江大學,抗戰期間她去贛南與堂哥蔣經國共同生活,1942年嫁給了韋永成。韋永成是白崇禧的外甥,曾留學蘇聯,與蔣經國為同學,屬于新桂系中的少壯派。”在這篇文章中,韋永成作為白崇禧外甥的身份被明確指出。
三是,反漢認同。許多人并不知道,蔣介石之所以能在南京建立反動政權,白崇禧首當其沖,為蔣在北伐戰爭期間立下了汗馬功勞,蔣介石和白崇禧更是在此后強強聯合,一起消滅了國民革命軍的其他派系,后來還共同在上海發動412政變。
北伐戰爭期間,在譚延闿的舉薦下,蔣介石任白崇禧為總司令部的參謀長。北伐軍占領上海后,蔣介石又提名白崇禧擔任上海警備司令,統管上海警備大權,是日后蔣介石在上海發動412政變的主要執行者,白崇禧派兵查封了在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并突然逮捕眾多政工人員。宣布上海戒嚴,他任戒嚴司令。
白崇禧授意杜月笙以“上海工界聯合會”“中華共進會”的名義,誘騙并殺害了上海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使上海工人運動失去主要領導。上海的二千七百名武裝工人糾察隊被解除武裝,上海十萬工人向白崇禧司令部游行示威,卻被白崇禧下令用機關槍掃射,當場死亡一百多人,傷者無數。當時天降大雨,寶山路上一時血流成河。
在412政變中,白崇禧明確支持蔣介石的“清黨”反動立場,并成為臭名昭著的劊子手,深受蔣介石的信賴受到重用,在這以后蔣白二人繼續合作,達成軍事同盟,一起對其他的國民革命軍發動進攻,唐生智的第8軍因為腹背受敵,最終慘敗。
作為回報,蔣介石將唐生智的軍隊與地盤都送給了白崇禧,此次蔣白合作不僅使白崇禧的個人軍事威望達到高峰,更讓桂系在南京政權的中央占據關鍵位置,蔣介石還任命白崇禧擔任第四集團軍總指揮和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等職位,成為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僅次于蔣介石的軍事要員,可以說是蔣介石一手造就了白崇禧的崛起。
1928年5月19日,白崇禧和蔣介石又故技重施,通知國民革命軍第6軍的軍長程潛到武漢參加會議,此前唐生智不去南京開會便已被蔣介石宣布是逆賊,而遭到白崇禧的討伐,于是程潛準時去開會,結果立刻被白崇禧扣押囚禁,蔣介石隨即免除程潛本兼各職開除黨籍,程潛的部隊與轄區,也都被蔣介石送給了白崇禧。
終于,在蔣介石和白崇禧二人的一系列策劃合作下,白崇禧桂系軍隊占領了整個湖廣地區,成為在國民政府中,僅次于蔣介石的第二大軍事集團,蔣介石為這位穆斯林登頂中國政治與軍事巔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蔣之反漢“攻績”當屬第一,晚清以來無人能出其右也。
時至今日,背叛炎黃卻認來自猶太人宗教神話故事里的亞當夏娃為祖先,認為猶太人是被神揀選的神之選民的蔣白這些一神教信徒,他們從不祭祀炎黃祖先與中華道統,卻被認為是漢民族主義之代表,這真是一種悲哀,最反漢者竟成為漢民族主義之代表,天下寧有更謬之事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