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羅永浩一行人吃了西貝后,發微博說很貴,而且說西貝幾乎都是預制菜,這可一下子戳中了熱點敏感區,立即引發了西貝老板的憤怒和各路媒體的強烈關注。
![]()
很快,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向很多媒體回應,明確否認使用“預制菜”:“西貝門店 100% 沒有預制菜”,還公布了羅永浩一行人吃的賬單。
![]()
他強調他們使用的是預加工食材或原材料(如肉類切割、食材凈菜化處理等,但最終烹飪步驟全部在門店完成),“預制菜”定義的是更成品化、工廠里已經烹飪好然后送冷凍/包裝,在門店只需加熱或拆封就可以直接上桌的那種。西貝認為他們做的不是預制菜。
根據報道,有媒體實探西貝南京的后廚,看到羊排、羊腿等菜品是早上現場煮制的,部分食材來自中央廚房配送,但現場炒、調味、加料等關鍵步驟在門店完成。
![]()
為了回應質疑,西貝宣布全國 370 家門店從 9 月12日起開放后廚參觀,顧客有需求可進入廚房(符合衛生標準)查看菜品制作全過程。
看起來西貝應對羅永浩是選擇了正面硬剛,而且賈老板說要起訴羅永浩。
而羅永浩也選擇了正面硬剛,一方面在微博回應討論預制菜,并表示不怕西貝起訴,另外一方面還懸賞10萬征集西貝做預制菜的證據。
![]()
那么,西貝的菜到底是不是預制菜?
西貝方面堅持自己所用菜品都不屬于“預制菜”的范疇,而是“預加工食材+現場烹調”。
2024年3月份,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委曾發布通知,明確預制菜定義和范圍。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曾表示,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凈菜類食品蔬菜(水果)沙拉等涼拌菜,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等主食類食品不屬于預制菜。
根據以上規定,西貝確實不是預制菜,至少不都是。
但放在輿論環境,西貝就比較吃虧,因為很多消費者心里認為,中央廚房預加工+現場烹調,也屬于類似預制菜。
![]()
其實,我認為,預制菜是也好,不是也好,目前標準并沒有那么絕對清晰,爭論也不可能有一個絕對清晰的結果。
而且,預制菜,也不是不能吃,甚至合規的預制菜應該不含防腐劑,只是味道肯定不如老師傅現炒的好吃。
但是,一家大型中餐連鎖餐飲,要保證所有店的出餐速度和品質,很難完全依賴個別師傅的能力和速度,所以,至少食材預加工是必然的。而且據說很多商場不讓用明火,所以,要指望全部菜有大火的現炒可能不現實。
在這個點上,我認為不必對所有餐飲企業苛刻,現在餐飲行業都不容易,還要解決很多人就業。對于消費者,不好吃就不去吃,或者可以選擇少吃,或者在沒太多選擇的時候再吃即可。如果吃的人少了,只做預制菜的餐館賺不到錢,自然就會逐步淘汰。
不過,西貝對于我來說,我認為不是預制菜的問題,而是偏貴,且不好吃。
我記得我5-6年前去吃西貝還覺得挺不錯的,但是這幾年就不去吃了,主要是之前一次吃完確實覺得不好吃,量也不夠,也不劃算,就不去吃了。
我相信羅永浩應該也是同樣的感覺。
只不過,羅永浩把“貴和不好吃”的原因直接歸結為“預制菜”,這個未必準確。上面微博里很多用戶提到說西貝的菜不夠熱,也許是不能用明火的原因?這個需要多方反饋調查一下了,首席用戶里如果有行家也可以留言區說說看。
![]()
羅永浩自己也知道小飯館的更有鍋氣,但是,是否存在:路邊小飯館可以用明火,但是商場里不能用明火呢?
其實,賈國龍不必和羅永浩太過較勁,因為羅永浩目前就是缺流量,你和他硬剛他就來勁了,不如就發個視頻,邀請羅永浩和各路媒體到廚房來看看,到底是不是預制,這直接就展現了非預制菜的自信,說不定羅永浩也就退了。
![]()
建議賈國龍借此機會邀請協會,企業,甚至羅永浩來共同商討預制菜更細節的標準,豈不是更好的一次危機公關?
大家對西貝的菜什么印象?還會去吃嗎?歡迎投票和留言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