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運是自然規律的對立面,自然規律是你試圖去測度并加以利用的東西,但命運不是。
維特根斯坦強調:科學世界的規律,是客觀的、可觀察的、可重復的因果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和觀察來測量、理解它的運作方式,然后利用這些知識來發明技術和產品、改造世界,是可測度并加以利用的。
![]()
但命運則不是你能測度并利用的東西,例如,你無法用尺子測量“愛情”有多深、無法用實驗驗證 “命運是否存在”,更不能像利用能源一樣去“利用”命運。
![]()
面對命運,我們更多是接受、認同或改變自己的態度。
生活中總有超出我們控制范圍的事情,例如,生死、疾病、意外、時代的變遷等。
對于這些,真正的智慧在于認清哪些可以改變,哪些必須接受,并以一種坦然、甚至敬畏的態度去面對這些無法控制的事情。
正如費斯汀格法則所強調的:”生活中10% 的事情,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客觀事件組成的;而另外 90%,則是由你對這些事件的反應所決定的。”
![]()
我們永遠無法預測或阻止所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那10%),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控制自己的反應和態度,來決定那90%的走向。
情境如何,不在情境本身,而在于我們的解讀和反應。
而我們的解讀和反應,將最終決定事情后續是變得更糟糕,還是出現轉機。
![]()
二、不要害怕胡說八道,但你得留神傾聽你的胡說八道
維特根斯坦認為,真理往往來自錯誤的發現和糾正,探索真理的過程不可能從一開始就完美無缺的。如果你因為害怕說錯、思考得不完美而不敢表達、不敢深入思考和探索,那就等于扼殺了所有創造性和真正深入理解的可能性。
同時,維特根斯坦也絕不是鼓勵人們無根據地胡言亂語,而是要持高度自覺的、批判性的自我審視態度。時常觀察和分析自己的這些“胡說八道”,分析其混亂或錯誤的根源,從而獲得真正的清晰。
![]()
一方面,我們要獨立思考,勇于質疑,不人云亦云,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
同時,我們也要對自己的這些想法進行認真的審視、以理性和嚴謹的態度去分析這些想法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問題、邏輯是否正確。
![]()
三、除了自然,不要把他人的例子當作你的指南
維特根斯坦認為,人們應該打破語言概念和外在權威的束縛,直接體驗和觀察世界本身的運作方式(如人性、語言、事物本質等),而非通過他人的解釋或示范來理解世界。
同時,人們不要機械地模仿他人的行為、思想或生活方式。他人的行為和成就可能基于其獨特的背景或偶然性,簡單地套用他人的“例子”會讓人脫離自己的真實體驗和具體情境,導致盲目的行為、或虛假生活。
真正的智慧來自對世界的直接觀察和體驗,而僅非他人的描述、或對他人的簡單復制。
![]()
四、你所取得的成就,對于別人不可能像對你那樣意味著更多
成就的意義在于它對你本人的意義。
你為之付出了無數的心血、經歷了無數的艱辛,它與你的人生意義和自我認同緊密相連。
而對他人而言,它可能只是一個信息、一個標簽(如成功等),他們無法真正理解其背后的重量和意義、也無法共享你的體驗。
因此,人要為自己而活,而非為他人表演而活。不要再繼續用他人的價值觀來定義自己,也不要再為別人“不懂你”而感到失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