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因心理問題暫時離開校園,家長、老師最牽掛的莫過于“什么時候能安全復學”“復學后能適應嗎”。其實,科學的復學不是簡單 “遞證明”,而是一場需要家庭、學校、醫療團隊三方攜手,幫孩子重新搭建 “校園適應橋梁” 的過程。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份超實用的「因心理問題休學學生復學評估流程及表格手冊」,從準備到落地,從評估到支持,手把手教你幫孩子平穩過渡~
一、先搞懂:復學評估的核心是什么?
簡單說,復學評估不是“給孩子貼標簽”,而是通過多方面觀察、專業工具測評,找到孩子當前的 “卡點”(比如對社交的擔憂、學業壓力的恐懼),再針對性制定支持方案。核心是讓孩子有能力、有信心回到校園,且能在校園里穩定生活、學習。
整個過程會用到生態系統理論(關注家庭、學校、醫療對孩子的影響)、行為激活理論(幫孩子練應對技巧)等專業方法,但咱們不用怕復雜,跟著流程走就好~
二、超詳細復學評估流程:四步走,穩又準(一)第一步:評估準備—— 把 “工具” 和 “人” 湊齊
開展評估前,先做好這 3 件事:
1.組隊:找齊家長、班主任、孩子的心理醫生 / 咨詢師(醫療團隊),組成評估小組,確保各方都能從自己的角度說說孩子的情況。
2.收資料:整理好孩子休學期間的治療記錄、在家表現(比如情緒、睡眠怎么樣)、班主任手里孩子休學前后的在校情況(和同學相處、以前的學習狀態)。
3.備工具:準備好 2 個關鍵量表(CGAS 兒童全球評估量表、青少年復原力量表)、“情緒曲線圖”(幫孩子畫情緒變化),還有一份 “三方協議”(明確大家的責任)。
(二)第二步:信息整合—— 先看看 “整體情況”
這一步主要是“比對信息、找差異、測風險”,避免只聽一方說。
1.按“系統” 比對信息:
?家庭(微觀):家長說說家里氛圍怎么樣?和孩子親子關系如何?對孩子復學有什么期待?
?學校(中觀):班主任聊聊孩子以前和同學、老師互動怎么樣?復學后預計學習壓力大不大?
?醫療(宏觀):醫生說說孩子的心理問題恢復得如何?現在能不能承受校園生活?
重點看:三方說的情況一致嗎?比如家長覺得孩子“沒問題了”,但班主任擔心 “孩子以前怕考試”,這種差異背后可能藏著孩子的壓力源,要重點關注。
2.用量表量化評估:
讓專業人員指導填 2 個量表,重點測 4 個方面:
?情緒:會不會經常焦慮、難過?情緒穩不穩定?
?睡眠:睡得香嗎?有沒有失眠、早醒?
?社交:想不想和同學玩?能不能正常聊天、相處?
?學業:愿不愿意學習?覺得自己能跟上進度嗎?
劃重點:如果 CGAS 量表總分低于 60 分,或者三方說的關鍵信息差太多(超過 1 個標準差),就要立刻啟動 “高風險預警”,重點關注;如果分數達標、信息一致,就進入下一步。
(三)第三步:個體深度評估—— 聊聊孩子 “心里的想法”
這一步要和孩子單獨聊,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他梳理內心的擔憂,練應對技巧。
1.聊想法:用“動機訪談” 的方式,比如問 “你覺得回到學校,最開心的是什么?”“有沒有擔心的事呀?”,不評判、不催促,讓孩子愿意說心里話。
2.找認知卡點:比如孩子說“我肯定跟不上學習”,這可能是不合理的想法,要幫他看到 “其實你休學期間也在學,慢慢趕沒問題”。
3.畫情緒曲線:讓孩子回憶休學期間到現在,每周的情緒怎么樣(10 分最開心,1 分最難過),標上 “為什么開心”“為什么難過”(比如 “媽媽陪我玩給 10 分”“想到復學給 3 分”),幫孩子看清自己的情緒規律。
4.練應對腳本:針對孩子擔心的場景(比如“上課答不出問題”“和同學吵架”),一起編 “應對步驟”:
?STOP:先停住負面想法(比如 “我好笨”);
?慢呼吸:深呼吸 5 次,平復情緒;
?求助:找老師、同學幫忙。
多練幾次,讓孩子遇到情況時能用上。
1.減病恥感:告訴孩子“有心理問題就像感冒一樣,好了就沒事了,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幫他接納自己。
2.定復學小目標:用“刻度問句” 問孩子:“如果 10 分是完全準備好復學,你現在給自己打幾分?”“怎么能多 1 分呢?”,把大目標拆成小步驟,讓孩子有方向。
(四)第四步:定支持方案—— 按 “風險等級” 來
根據前面的評估,把孩子的復學風險分成“低、中、高” 三級,對應不同的支持方案:
1.低風險(孩子狀態穩,準備度高):
?給“復學自助卡”:寫著情緒調節小技巧、求助電話;
?安排“朋輩支持”:找個開朗的同學,陪孩子一起上課、吃飯,幫他快速融入。
2.中風險(孩子有小擔憂,需重點關注):
?加“班主任預警”:班主任每周記錄孩子在校狀態(情緒、上課專注度),有問題立刻和家長、醫生說;
?分階段復學:第一周每天去 2-3 小時,只上輕松的課;第二周慢慢增加時間,逐步適應;
?綁“醫療綠色通道”:孩子不舒服時,能快速聯系到醫生。
3.高風險(孩子狀態不穩定,需強支持):
?三方每周溝通:家長、老師、醫生每周聊 1-2 次,及時調方案;
?一對一心理咨詢:每周 1-2 次,幫孩子解決心理困擾;
?專門輔導老師:在學校陪孩子,幫他補學習、疏解情緒。
篇幅有限,如需完整指南請按下方獲取
![]()
本文分享
![]()
表格1:學生基本信息表(先記清基礎情況)
表格2:多系統信息比對表(找差異、查壓力)
表格3CGAS 量表簡化版(測核心能力)表格4情緒曲線圖簡化版(幫孩子畫情緒)表格5三方協議簡化版(明確責任,不推活)
![]()
如果您喜歡內容,請按照以下方式獲取。
方法1:轉發本篇文章到2個200人以上的微信心理教研群+附上走心推薦語,把兩個截圖發到后臺,時間截止至2025年9月10日晚10點。(僅限發送微信群的第一人,第二個無效,24小時內會回復,勿催)
方法2:獲得相關資料,自愿贊賞本公眾號10元,系統自動發送鏈接(長期有效)備注:此版本版權共有,可二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