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天就這樣悄悄告別
夏天就這樣悄悄轉過身
蛙聲浸成了青灰色
幾只蜻蜓還釘在荊棘的枝椏
蟬鳴被曬成褐色的碎屑
月色漫過接天蓮葉時
我手捧夏的余溫
輕輕推開那扇虛掩的門
你默默守著菜市場的清爽
麥地被他用汗水織成經緯
你對著圖紙,把晨昏畫成楓葉
他的車廂里盛滿秋意
電瓶車泊在墻根,潤著暮色
妻子的圍裙晾在秋風里
孩子的笑聲飄過訓練臺
那邊,稻穗已垂成一地的金
他們手里的鐮刀,該磨亮了吧
牛軛是否還懸掛在老屋檐下
墻根下的老人
頹圮的磚墻,坍塌的院落
墻根下流出半片陽光
像誰遺落的一聲嘆息
院里立棵樹,光禿禿的
一個老人,懷里摟根竹竿
竹竿下段裂開的縫
好像老人干癟褶皺的延伸
她垂著頭,手心攥緊竹竿
后背粘在墻上,塑成問號
孩子們散作哪座城市的燈火
今年麥黃時,回過家嗎
他們的夢
會堆起老屋院子里的雪嗎
他們的笑聲
能縫補這根竹竿的裂痕嗎
作者:陸勤元,安徽合肥人,中學教師,肥西縣作協會員,部分作品在《派河》等紙刊及公眾號平臺發表。
![]()
經幡
經幡 把風
誦成
上一世的
嘆息
古琴
琴弦 沉睡
琴匣里 漲滿
秦漢的秋水
海平線
到大海
舀一碗水
海平線 就在碗沿
彎曲了
禪寺月夜
露水
沾濕了鐘聲
落葉上的月光
被蟲鳴 蛀滿了細孔
禪師 在禪床上
云游
岡仁波齊
遠處的經幡
把仰望的目光
飄成白霜
雙掌 合成峽谷
有巨風 穿過
作者:慈云,本名李評,湖南郴州人,1960年11月生,退休閑居。
![]()
詩三首
1.雪夜
依然很冷。依然無人站在路口
枯樹依然會陪我過夜
燃燒不過是襯托頹靡的熱詞
無關柴禾和愛情
起皺了,沉淪了,悄無聲息
醒來吧,我要用一場雪的瘋狂
抻開一道縫,讓燈光透進來
照見手背上突兀的痕
依然抽著煙
獨自走過打烊的便利店
依然將一堆刺痛舉過頭頂
依然不知道,該從哪條路返回
2.遙望
雁群已飛過南邊塔樓
幾朵形似桃花的云
裹挾著鳥鳴,正在逃往
雜生了許多孤獨的廣場
吉它還彈著遠方和斜陽
影子擠在街角
來來往往的腳步聲中
沒有人回頭
一輛車駛過
又一輛車揚長而去
那株紋絲不動的老樹
越發蒼茫
越發像某個憂悒的人
3.寫給張三的詩
背上舊吉他,穿過擁擠的地鐵站
追不上飛過昨天的倦鳥
走進燈光和舞池,那里
仍舊沒有屬于自己的主場
繼續喝酒,繼續在喧鬧的廣告屏上
投下傾斜的影子
寅時(三首)
1.寅時
大街突然變得逼仄,多出幾道彎,幾道皺褶
碎屑遍地,到處是突圍的眼睛
黑色像瘋狗,從拐角躥出,又疾速隱退
我知道,是它咬痛了傷口,咬痛了昨天的故事
路燈還在躲避,那條伸著恐懼的引線
已經退到靈車消逝的巷口。煙蒂燃燒著
發出的嘶嘶聲,比高跟鞋踩亂的夜色
更加萎靡。穿過天橋的,也許是一只失憶的烏鴉
也許是一株流浪的山楂樹,或者獾
金屬欄桿露出兇相,還是別叫出聲來
讓信號塔繼續閃爍詭異光斑
偷走光陰的賊,正在查看誰還沒睡去
我就坐在晦澀的窗口,喝著前夜的普洱茶
身后是空寂了五百年的黑洞,和一個冷血的青花瓷瓶
是的,我還沒睡去,我無法睡去
2.月半彎
喝了一夜酒,無法醉去
把那憂傷的月啊
再咬一口,余下的部分
不知該掛在哪棵樹上
3.窗外
窗外是一樹晃動的葉子
鳥兒飛向遠處,又折返回欄桿
張望。吉他斜靠在天橋上
旁邊沒有吹號人的身影
更遠的廣告架上,掛著
支離破碎的流年
夢里故鄉(組詩)
█ 夢里
那一綹稻黃還掛在秋日午后
那一畦紅番茄又驚擾了處暑
那兩朵插在窗隙的炫白鳥羽
仍舊追不上奔跑在山崗的影子
那滿樹低語的月光
正在問詢風動不止的灰發
█ 鳥啼
鳥啼從經過的云端滑落
砸中行囊里
探頭張望的方言
多么熟悉啊
像風吹過麥田時
發出的邀約
█ 樹影
烏桕?苦楝?楓香樹?
隱隱約約,時常站在
虛擬的高崖邊
采摘幾片云霞,和鳥的歡鳴
裝飾臥室與客廳慌亂轉換時
無法修補的傷痕
█ 所見
樹和光影不斷退后,露出逆光缺口
我看見,窗邊微笑的水仙
曲躬在山脊上的背影,奔跑的田野
溪邊掙扎的野草
看見孤獨背后哭泣的眼睛
作者:李洪(1973.11-),重慶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劍影情仇錄》、《斷臂無言》、《決斗》,中篇小說《鄉村葬禮》,出版詩集《獨自輕唱》《紅塵.煙火.流年》《重影》。有作品入選《中國作家網精品文選:燈盞·2019(下卷)》(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
荷花的沉默
一個采下西湖荷花的游客
走在楊公堤上,夕陽下美極了
即便是一朵已經死亡的荷花
我仍能感受到蘇白的高潔
她僅僅給荷花做了個丑的反襯
就已在網絡被眾人所知
多么低調,多么美的荷花呀
為什么
就不能長久美麗地活著
一朵荷花最強大的反抗
就是替死亡沉默
比如一個沉湖的文人
一個跳樓的醫生
既然無法選擇
他們選擇緘默
質量
活著
只要有光
不在日短夜長
作者:藍冰,原名焦肖江,現居西安,醫生,讀睡詩社會員。愛寫詩,想被大雨洗凈靈魂,想在詩中親吻滴水的鈴蘭。出版詩集《懸而未決的雨水》
![]()
雕像
我是雕刻家,我的刀鋒利
鋒利得一條小小蟲子在刀刃上爬走
鋒利得一對蝴蝶翅膀,在刀刃上扇動
一個老農民,手里的鐮刀復制下了我那把刻刀的韌性
一起一伏的身腰
把小村的金秋收了個地凈場光
工人師傅手里的錘頭,錘頂焠上了千層鋼
鐺鐺鐺,堅固的立交橋
把一個個城連成了共和國大廈
我雕刻作品成千上萬,有的夸我雕技卓越,如果你看一眼朝鮮戰場上那一個連的雪雕
就會承認我至今還沒有雕刻出一件世界一流作品
也會知道我的雕技遜色太多
我還走在“艷陽天”里
我還走在“艷陽天”里,麥子那么金黃
黃得讓蕭長春與馬之悅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收割
一邊收割著農業社的預分方案
一邊收割著倒賣糧食的黑市
我還走在“艷陽天〞里,看到焦淑紅給了支書一臂助力
看到“彎彎繞”圍著麥收打著歪主意
看到兩隊人馬針尖對著麥芒
看到蕭老大為兒子懸起了一顆心
我還走在“艷陽天”里,看到天是那么的藍
看到一股烏云被農業社的春風吹得灰溜溜
看到“東山塢”的人們都在“艷陽天”下揚眉吐氣
看到,不,是嗅到,嗅到“艷陽天”的麥子,散發著一個世紀的麥香
留級
我小時侯上學
上了五年,才上到三年級
那時侯小學生全聽老師的
老師看哪個學生還沒背熟“烏鴉喝水”
就留他下一學年再背
家長見自己孩子把1十1算成等于3
也不讓孩子升級
怕孩子像種出的玉米,只長秸不長?
怕長成荒桿
也讓孩子再蹲上一級,讓一棵苗蹲結實一點
除孩子長個老師和家長不能控制,留級蹲級全能控制
現在不行,沒有了留級蹲級,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再控制
控制權都交給了智能時代,像三歲孫子,拿起我兒子手機就能跟著學唱鄧麗君
還能學跳迪斯科,吃飯那會兒,險些跳進滾燙的粥碗里
作者:劉樹仁,山東寧津人,市作協會員。詩是發現,是創造,每首詩都是在詩人思想土壤里生長出來的靈芝草。詩稿在《詩刊》《中國詩歌網》《文峰書院》《都市頭條》《德州朗誦藝術團》《你在我風景中走過》《詩歌學人》等各級文學網絡平臺發布或在《山東詩歌》等刊物發表,出版詩集《夕陽拾趣壹》
![]()
文/巴努
我最相信的人, 在我世界里宣告破產
像一只釉面光滑的瓷碗
突然塌陷成
滿地寂靜的月光
曾經盛滿諾言的孤獨
不再重復
某個秋天的顫音
光從缺口處
漏出財務報表般
精確的陰影
我們曾用指紋溫熱的契約
在碎瓷片上 ,蒸發成水汽
銀行寄來的封緘
飄落如雪, 而比雪更冷的
是瓷片中映出的
無數個自己
正在無聲地
沉入數字的深潭...
你遞來的方糖
文/巴努
你遞來的方糖
沉入杯底
泛起一九九八年的月光
所有玫瑰學會倒生長
二十七年,整座玫瑰缺氧
當候鳥銜走最后一朵云
我數心跳的裂紋
用你給的灰燼
喂養春天的根...
![]()
三十五年前,雨幕里
他見那人護著老婦
一傘撐住人間暖
他聘了他,做貼身護持
此后二十年,步履逐
他的影,是他不變的路
直到葬禮那一日
靈車遠去,他狂奔淚落如注
一天,一周,一月
又一年
二十年磨一誓,這人間
能有幾人,把諾守成永遠
中年如秋
初秋——
念春的芬芳
拾夏的余燙
中秋——
理春的耕壤
數夏的晴光
晚秋——
藏明春的種
釀舊夏的忙
少年是春
青年是夏
中年如秋
我已立秋
一把舊鎖
新婚那年
他們把窗臺那防護網
扣上鎖時
指腹還沾著漆的新亮
二十年
雨銹了鎖孔
風磨圓了鎖身
鑰匙,早不知落在哪段時光
這把舊鎖
還嵌在網欄上
她摸了摸冰涼鎖面
“本來,就沒想過要打開”
作者:譚宏福,筆名寒山獨見、言西早,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人,江永縣詩詞協會會員,江永縣作家協會支部委員,瀟湘詩社會員,永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第三屆少數民族作家班學員,偶爾有詩歌、散文在《瀟湘詩刊》《永州日報》《今日詩界》《湖南日報》《2024年湖南詩歌年選》等報刊和自媒體平臺發表。
![]()
父親的腳
文/張帆
不知是父親走歪了田梗
還是田梗磨破了父親的腳
父親的腳
一半是繭
一半是土
指甲被泥土掏空
腳趾被石子壓得變了形
父親的腳喲
踏上生活
踩上歲月
己磨成了一雙燒紅的蹄鐵
那天,我想把父親的腳清理一下
可那些老繭陷入肉內
一動淚就流出來
捂也捂不住
火車經過村莊
文/張帆
火車經過村莊
母親總心神不寧
不管是雨天還是大雪紛紛
她總會跑到鐵路邊望著火車遠去的方向
一看,就是半天,因為這趟火車
帶著她的兒女去了遠方
火車經過村莊
村里的那些留守婦女
一個個激動又慌張
以為是出門在外的丈夫回了家
那種欣喜的心情
無法用言語表達
火車經過村莊
村莊有些憂傷
曾經人聲鼎沸的村莊
如今空空蕩蕩
她也理解離她而去的人們
都是為了追求生活的夢想
火車經過村莊
哭紅了眼睛的夕陽
像一個舍不得父母離開的孩子
翻了幾座大山,都沒有追上
塵土飛揚的暮色里
鐵軌長長,思念長長……
晚風吹過田野
文/張帆
晚風吹過田野
田野涌起綠浪
一陣陣,一波波
層層疊疊地推向遠方
晚風吹過田野
田野激動又慌張
驚起一行白鷺
直沖高遠的云霄
晚風吹過田野
棉花點頭,稻子彎腰
崗嶺上的芝麻
向下山的夕陽頻頻揮手道別
晚風吹過田野
吹亂了母親的頭發
農田里勞作的母親,身子單薄,身體佝僂
多像坡上一株干瘦的老高粱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