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Cloud
審校|Ziv
蝙蝠臉上的這只小東西乍一看很像蜘蛛,但再一細(xì)看,它只有6條腿,而蜘蛛有8條腿——這是蜘蛛?yún)^(qū)別于昆蟲(6條腿)等其他節(jié)肢動物的一個主要特征。
趴在蝙蝠臉上的其實(shí)是蝠蠅,這是一類寄生在蝙蝠身體上的昆蟲,靠吸食蝙蝠的血液為生。
![]()
長得很像蜘蛛的蝠蠅
蝙蝠大約有1300種,雖然大部分蝙蝠吃蚊子、飛蛾、水果和種子等,但因?yàn)?strong>有3種蝙蝠會吸牛、馬和羊等動物的血(人類牛馬請放心,我們的血蝙蝠不喜歡),蝙蝠們常常被安上“吸血鬼”的稱號。于是,蝠蠅就成了“專吸吸血鬼的吸血鬼”。
這張照片曾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中獲獎。不過,這張獲獎作品引起的大眾反應(yīng)褒貶不一,有些人感到震撼,并且很開心自己認(rèn)識了一種過去從未見過的有趣生物,還有的人則直接舉報這張圖片,或者質(zhì)疑照片是P的。
但是,“自然是無關(guān)道德的,既沒有善也沒有惡,”野生動物攝影師和昆蟲學(xué)家皮奧特·納斯克雷茨基(Piotr Naskrecki)說道。
“蝠蠅不想傷害蝙蝠,它必須吸食蝙蝠的血液才能活下去。”
![]()
這是新西蘭特有的一種蝠蠅(
Mystacinobia zelandica),它們不吸血,而是吃蝙蝠的屎,圖源: Birgit Rhode,Manaaki Whenua
在位于非洲東南部的莫桑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屢獲攝影大獎的昆蟲學(xué)家皮奧特和同事在進(jìn)行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時遇到了這個動物組合。當(dāng)時,同行的一位科學(xué)家拿著一個樣本說這只蝙蝠身上有只奇怪的蜘蛛!細(xì)看了卻發(fā)現(xiàn)它比蜘蛛少兩條腿。
蝠蠅有幾百種之多,有兩個科——Streblidae和Nycteribiidae,照片中的這只屬于后者中的
Penicillidia屬。一些蝠蠅會寄生在多種蝙蝠身上,而另一些則對宿主具有高度特異性,也就是說只喜歡寄生在特定的蝙蝠,甚至還會偏好蝙蝠身上的某個位置。
雖然對寄生蝠蠅已經(jīng)很熟悉了,但當(dāng)皮奧特看到這么大一只蝠蠅趴在蝙蝠臉上,還是覺得很震驚。而有的人看到則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
蝙蝠的眼睛被蝠蠅擋住了會不會看不見?
事實(shí)上,“蝙蝠收集周圍環(huán)境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回聲定位,而不是依靠視覺,因此蝙蝠的眼睛是否被遮擋并不重要,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蝙蝠沒有試圖去除這只寄生蟲,”皮奧特解釋道。
![]()
蝙蝠的回聲定位,圖源:wikipedia
通常情況下,蝠蠅會藏在蝙蝠下背部的毛發(fā)里。它們也會在宿主身上四處奔跑,而且移動的速度非常快。為了在蝙蝠的毛發(fā)里自由快速地穿梭,它們擁有可以牢牢抓住蝙蝠毛發(fā)的鋒利爪子。
很多蝙蝠都沒有翅膀,也有一些蝠蠅有翅膀,但在找到宿主后翅膀會脫落,而那些保留了翅膀的蝠蠅通常也不大能飛,大部分的飛行都依賴于蝙蝠宿主。
![]()
左邊為 Streblidae 科,右邊為 Nycteribiidae 科,可以看到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圖源:參考資料[3]
另外,蝠蠅可能也沒有眼睛,而是利用嗅覺和身體表面的毛發(fā)來感知周圍的氣流和振動。
如果不慎從蝙蝠身上掉落,不能吸到蝙蝠的血,蝠蠅就活不了多長時間。不過,有一種情況會讓蝠蠅特意離開蝙蝠,那就是它們準(zhǔn)備繁殖后代的時候。
成年雌性蝠蠅會在蝙蝠的棲息地周圍,例如蝙蝠洞穴墻壁或樹枝挑選合適的地方,產(chǎn)下幼蟲。然后,雌性會 在宿主的氣味和溫度的指引下迅速返回。
有意思的是,雖然是昆蟲,但蝠蠅的卵會先在雌性體內(nèi)孵化成幼蟲,然后成年雌性像哺乳動物那樣以“胎生”的形式產(chǎn)下一只幼蟲。由于后代是在蝙蝠群落里出生并長大,因此成年后找一只蝙蝠寄生不是難事。
![]()
野生動物攝影師和昆蟲學(xué)家皮奧特夸雌性蝠蠅是非常優(yōu)秀的母親。因?yàn)樗鼈兒腿祟愑悬c(diǎn)像,傾向于在少數(shù)后代身上投入大量精力,提高后代存活率。圖源:Piotr Naskrecki
然而,蝙蝠想要甩掉這些蝠蠅似乎很困難。事實(shí)上,蝙蝠很愛干凈,它們會經(jīng)常梳理自己的身體,彼此之間也會互相梳理毛發(fā)好讓關(guān)系更緊密。也有調(diào)查顯示,擁有大量蝠蠅的蝙蝠比擁有少量蝠蠅的蝙蝠會更頻繁地梳理毛發(fā)。
但是,皮奧特從未見過蝙蝠弄掉或者吃下蝠蠅。
![]()
快到嘴里的“小零食”,蝙蝠并沒有吃掉它,圖源:Piotr Naskrecki
蝙蝠和蝠蠅之間的共同進(jìn)化和具體的適應(yīng)性,還需要更多進(jìn)一步的研究。這些常被我們忽視的微小生物,或?qū)椭覀兞私庾匀唤缟衩厍矣腥さ囊幻妗?/p>
參考資料:
[1] Batfly. New Zealand Geographic. https://www.nzgeo.com/stories/batfly/
[2]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the curious case of parasitic bat flies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Nhm.ac.uk. Published 2021. Accessed September 2, 2025. https://www.nhm.ac.uk/discover/wildlife-photographer-of-the-year-curious-case-of-parasitic-bat-flies.html
[3] Lee H, Seo MG, Lee SH, et al. Relationship among bats, parasitic bat flies, and associated pathogens in Korea. Parasites & Vectors. 2021;14(1). doi:https://doi.org/10.1186/s13071-021-05016-6
[?4] Mozambique Diary: Not all flies fly. The Smaller Majority. Publish
ed November 26, 2014. Accessed September 3, 2025. https://thesmallermajority.com/2014/11/25/mozambique-diary-not-all-flies-fly/
[5] Szentiványi T, Christe P, Olivier Glaizot. Bat Flies and Their Microparasites: Current Knowledge and Distribution.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2019;6. doi:https://doi.org/10.3389/fvets.2019.00115
[6] News ET. Huge parasitic “facehuggers” latch onto bats’ faces in Mozambique. Earth Touch News Network. Published May 27, 2015. Accessed September 4, 2025. https://www.earthtouchnews.com/wtf/wtf/excuse-me-mr-bat-youve-got-a-huge-parasitic-fly-on-your-face/
將“把科學(xué)帶回家”
不錯過每條有趣科學(xué)推文!
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xué)帶回家”所有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zhuǎn)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quán)歸版權(quán)所有人所有,因此產(chǎn)生相關(guān)后果,由版權(quán)所有人、原始發(fā)布者和內(nèi)容提供者承擔(dān),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 關(guān)注我們,點(diǎn)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