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上午,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結(jié)束后,《歌唱祖國》的激昂旋律響徹天安門廣場上空,緊接著,鴿籠開啟,8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它們以優(yōu)美的姿態(tài)沖向藍天,禮贊著和平的珍貴與美好。
你知道嗎?這8萬羽和平鴿其實是跟老百姓借來的。作為天安門廣場舉辦國家級慶典活動時的“老朋友”,這次又有哪些新故事呢?

01
和平鴿是跟老百姓“借來”的
8萬羽和平鴿成為了天安門廣場上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而它們,全部來自鴿友們自愿提供,每一羽都承載著鴿友們對和平的美好祝愿。
北京市信鴿協(xié)會秘書長孫鵬介紹,從9月2日下午開始,信鴿會員帶著和平鴿分別從東城、西城、豐臺、房山等10個區(qū)出發(fā),到各區(qū)收鴿地點集結(jié)交鴿。區(qū)信鴿協(xié)會的工作人員對每一只鴿子都進行了“體檢”,確保它們都處于最佳狀態(tài),之后才將這些和平鴿集中安置在12輛放飛車中。

家住后海西沿的董洋,是家里第四代養(yǎng)鴿人。他的父親、爺爺、祖爺爺,包括身邊的叔叔伯伯都愛鴿子。“從我老祖兒那輩,就在這胡同住,養(yǎng)鴿也是從那時候就傳下來的愛好,已經(jīng)100多年了。”董洋說,這次紀念大會,他家交出了30羽和平鴿,和平鴿代表全家參加了這次國家重大活動,感到非常光榮。
![]()
作為“養(yǎng)鴿世家”,家族四代參與國典放飛,董洋一家早就將這視為“家族與國家共同的榮光”。董洋說,鴿子于他和父親而言,更像是情感寄托。
![]()
北京鴿友張先生說,自家出了20羽,自己一直叮囑愛鴿“別掉鏈子”。9月2日下午交鴿后,鴿子們就沒吃東西,鴿子到家一般都會先洗澡,之后會獎勵它們一些好吃的。
不僅北京的鴿友們熱情高漲,天津市北辰區(qū)的鴿友劉先生也參與其中。他有些激動地表示,自己養(yǎng)了10年的鴿子能參與此次紀念活動,感到無比光榮。
從天津市集合點出發(fā)到北京一起放飛后,劉先生就一直盼著鴿子回家。終于,在12時14分,第一羽鴿子歸巢了。
劉先生介紹說,此次整個天津市有3000余羽鴿子參與閱兵,他自信滿滿地說:“我們的賽鴿最遠能飛到1000公里,天津距離北京最遠也就100多公里,對它們來說,飛回來那都不是事兒!”
鴿友們將自己的愛鴿能夠參與國家重大活動視為無上榮譽,出征前就有北京市內(nèi)的鴿友叮囑自家“寶貝”鴿子:“吃少一點,留給家遠的兄弟”。由于天津、河北的遠程鴿飛行時間長,有北京市內(nèi)的鴿友主動讓出了飼料配額。
02
從60多萬羽中選8萬羽,
鴿子界的“閱兵選拔”也太卷了
你知道嗎?這些鴿子可是從60多萬羽中精選出來的8萬羽“鴿中精英”,淘汰率高達86.7%。
選拔標準嚴格。據(jù)孫鵬透露,這次閱兵和平鴿的選拔標準相當嚴格。不僅要看飛行能力、健康狀況,還要查鴿子的家族中有沒有其他成員參加過閱兵儀式。
報名鴿子數(shù)量爆棚。北京市體育總會副秘書長侯鵬程表示,提前半年就已經(jīng)開始向北京鴿友征集鴿子,沒想到鴿友們太過熱情,報名鴿數(shù)直接爆棚,總數(shù)達到了60多萬。
鴿子需要提前適應(yīng)場地。閱兵當天凌晨,這些鴿子就被安排提前入場,熟悉環(huán)境,方便鴿子通過磁場定位提前辨別出籠后歸家方向。
03
12輛鴿籠車的籠門同時開啟,
分秒不差
在天安門廣場南的東西兩側(cè),12輛放飛車整齊擺放,當旗手一揮,放飛員迅速行動,鴿籠瞬間打開,8萬羽和平鴿齊飛,在廣場上空短暫盤旋,朝東西南北四散。
當和平鴿掠過天安門廣場,那片靈動的 “鴿云” 驚艷了所有人,卻少有人知曉,在亮相前,它們早已被送進了滿是心意的 “專屬座駕”——每一輛鴿籠車,都是為這些 “和平使者”量身打造的“移動舒適艙”。
水槽、通風(fēng)機……車里的貼心設(shè)計,藏著對鴿子的細致呵護。
護送的放飛員更像是細心的“保姆”,眼睛時刻盯著籠里的動靜,一旦發(fā)現(xiàn)水槽里的水少了,就趕緊添水,生怕這些小家伙因為口渴沒了精神。畢竟,它們要去完成的,是在萬眾矚目下傳遞和平的重要使命。
鴿籠車的擺放也有講究,“和平鴿在飛行中遇到障礙物會調(diào)頭,利用這個特點,和平鴿可以在廣場上空形成盤旋狀態(tài)。”孫鵬舉例,如果鴿籠車搭載的是來自通州的和平鴿,那么這輛車就會被放在廣場西側(cè),當和平鴿出籠朝東飛的時候,遇到朝西飛的和平鴿就會調(diào)頭,所有和平鴿就會在空中形成盤旋效果。
![]()
04
“鴿子都有編制了”
9月2日下午,當鴿友們將愛鴿交到北京市內(nèi)10個交鴿點,每個參加活動的鴿友會得到紀念足環(huán)和證書。足環(huán)上面有大會的徽標,也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編號,可以說每一個足環(huán)都是獨一無二的。
有網(wǎng)友曬出了北京市信鴿協(xié)會頒發(fā)的榮譽證書,以及自家鴿子多次參加大型活動的印章,網(wǎng)友調(diào)侃:“鴿子都有編制了!”
![]()
據(jù)了解,天安門廣場舉行重大活動時,放飛和平鴿這一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有數(shù)十年的歷史了。
“新中國成立后,天安門廣場多次舉辦重大活動,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放飛和平鴿,鴿子這時候就從原來的單一的寵物或者是觀賞動物,新增加了一重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成為和平的象征。”北京信鴿協(xié)會副會長朱建平說,今天,我們舉行重大活動的主題正是緬懷歷史,珍愛和平。
一位北京鴿友表示,養(yǎng)鴿最大的樂趣,就是希望自己的鴿子能夠上天安門飛出去,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
網(wǎng)友們紛紛表示:“咕咕隊立大功”“咕咕夠吹一輩子了”……
![]()
05
從“京韻鴿哨”到“和平使者”
提起北京的鴿子,老一輩人總會想起胡同里那聲清亮的鴿哨。鴿子在四合院上空盤旋,在鐘鼓樓旁掠過,把煙火氣十足的生活畫卷,輕輕鋪展在京城的藍天下。
如今,飛翔在北京上空的鴿子,早已被賦予了全新的時代寓意,它們是承載著民族記憶與和平期盼的“使者”。它們飛過人民英雄紀念碑,飛過飄揚的五星紅旗,翅膀上仿佛沾著歷史的溫度——那是對先烈的告慰,是對和平的禮贊,是向世界傳遞的中國聲音。
在紀念活動現(xiàn)場,中阿衛(wèi)視伊拉克籍記者方浩明看到鴿群后,留下了眼淚,“最后飛鴿子,放氣球的時候,我已經(jīng)開始不停地哭。”方浩明說,自己小時候遇到過兩次戰(zhàn)爭,特別希望中東能實現(xiàn)和平,過上像中國人一樣的生活。
“借鴿行動”背后,是國家儀式與民間溫情的深度共振:當伊拉克籍記者方浩明目睹鴿群落淚時,他看到的不僅是中國對世界的和平宣言,更是普通市民用熱愛編織的信仰。每一羽振翅都是個體與國家歷史的交融。和平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60萬羽候選鴿背后的近萬個家庭,用鴿籠中的期待、歸巢時的守望,共同寫下的生動注腳。
來源 | 人民網(wǎng)、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科普中國、南方都市報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體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