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大的瓜出爐了!
11月6日,俞敏洪終于發了一個遲到的《說明》,解釋了公司前CEO孫東旭離職的消息,在此之前,東方甄選的主播們向外透露孫東旭一直隱身,并以休長假為名搪塞好事者時,其實已預告了孫今天的結局。
這位曾一手導演轟動整個商業界的“小作文”事件的東方甄選前CEO,因鉗制大網紅董宇輝的大戲搞得拙劣,徹底激怒了粉絲,也把俞敏洪“連累”得聲名狼藉,孫被免職,以平息市場之憤。
今天,孫離職時,東方甄選仍然在那場信任危機中掙扎。而大網紅董宇輝已做得風聲水起。這一商業奇觀背后肯定隱含著值得挖掘的商業啟示,值得再咀嚼這一案例。
孫東旭在俞敏洪眼里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東旭和我,是東方甄選的創始人。”這是俞在《說明》里的定語。這是對孫成就東方甄選的肯定。不過,本質上孫是職業經理人。在這里,俞不過表達了一份過譽的尊重。
今天,俞說,孫是因“個人原因”辭職,肯定是虛指了。當前,東方甄選不管是自營品,還是細分賽道中的直播業務,均受到粉絲量的急劇下降影響而導致GMV持續走低,不得不裁員維持業績。公司經營日趨艱難,孫難辭其咎。
在俞對孫離職依然溫情的挽留與遺憾的表達里,其實質孫正是公司業績下滑的“背鍋俠”,正如他執行俞的授意PUA董宇輝,弄巧成拙之后成為俞的“背鍋俠”一樣,孫東旭,可謂成也東方甄選,敗也東方甄選。
今天,孫不得不離職以成全俞敏洪。也就是說,孫的辭職為俞保全了最好的顏面。
孫東旭是個舊商業時代的符號。他是舊商業時代職業經理人最具象化的代表人物。他會被真正的老板抬舉為創始人,但他必須充當平臺工具人的角色,成敗與榮辱,皆系于他在執行指令時的騰挪本領,孫的倒霉在于他沒有識破新技術條件下的商業運行規則,演砸了場子,不得不黯然收場。
![]()
透過表面的爭議與喧嘩,孫的離職,不過是以俞敏洪為代表的舊商業體系與以董宇輝為代表的新商業邏輯的對抗中失勢的結局,不僅是他付出了代價,也包括俞敏洪,甚至也包括他們治理下的東方甄選。
何為新舊商業體系與商業邏輯的對抗?
我們先讀一篇名為《大商之道》的文字,其中關于商業的論述極為精道:“商業買賣,做的是人,而不是商品,商品商品,不過是互通有無,經商經商,不過是經手而已,而商人能夠留下的,就是只有自己的信譽,名聲。所以說成名之商,其利并非獲于商品,而是自己人格的份量。”
理解這段話,就明了商業的本質。舊商業體系的經營之根系于商品,而新商業經營之本則是人格的信譽。
為何今天這種新舊商業體系與邏輯的撕裂更加清晰?
原因無它,正是新技術(以抖音為代表)支持下的新商業邏輯,把舊商業經營商品的畫皮徹底撕扯下來了。舊商業把注意力放在商品上,不注重人格在商品中投射,東方甄選選擇自營品就是關注商品本身的體現。
而新商業的注意力在經營的人身上,人的信譽與名聲,為商品賦予了人格力量,消費者看中的是商品中蘊含的人格魅力,決非是物化的品質。這就是今天董宇輝迅速走紅做大的真實原因。
事實上,當新商業邏輯在新技術條件下被迅速放大,人們看到中國商業的人格力量正由暗淡走向光亮。
在河南,胖東來的商品以真品質知名,而消費者購買的正是這家企業因尊重人而散發出的人格份量。
因此,與其說,孫東旭的離職僅僅因“小作文”事件導致其失勢,不如說,他因未能經受到新商業時代對其人格的考驗而敗走麥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