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家軍是如何在蔣介石的鼎力相助下,崛起為西北大軍閥的?很多人在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會覺得匪夷所思,覺得蔣介石怎么就和西北馬家軍扯上關系的?西北馬家軍的崛起,又跟他有著怎樣的關系?
不用急著反駁,請聽我慢慢道來,這些事其實也都和蔣介石的兒女親家、政治事業的貴人、結拜義兄弟、一起信基督教且認宋美齡之母倪桂珍為干娘的教友譚延闿有著重要的聯系,這也是為什么我上篇文章《》要專門介紹譚延闿身世和背景的重要原因。
譚延闿這種重量級人物不知為何鮮為人知,難道是有意被隱藏?很多人甚至聽都沒聽說過,實在是可惜。但如果不了解譚延闿又怎會知道黎丹這些人的存在?不了解黎丹,又怎會知道蔣介石是如何與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馬家軍一起合作的?
1、黎丹、譚延闿和蔣介石之間的關系
![]()
黎丹,是當之無愧的馬家軍締造者,如果沒有他的傾囊相助和出謀劃策,以及在青海、甘肅和寧夏等地區數十年的堅守和輔佐,那么馬家軍不會成長為日后能夠雄霸西北,具有左右政局之能量的大軍閥。
而他,正是譚延闿的表兄弟。譚黎兩家世代交好,并有聯姻關系,譚延闿的祖父譚之恒與黎光濤交往甚密,譚延闿的父親譚鐘麟與黎光濤之子黎培敬同朝為官,關系極為密切,兩人既是朋友,又是親家,還都是曾國藩的門人弟子兼軍營幕僚。
例如,譚鐘麟的四子譚恩闿夫人為黎培敬的四女兒黎錦素。此外,譚延闿與黎叔平的岳父呂苾籌,曾在廣州孫文的海陸空元帥府大本營、以及國民政府時期一直共事長達二十余年,兩人關系情同手足。
譚延闿的弟弟譚澤闿夫人為呂苾籌的姐或妹,譚延闿的兒子譚季甫則娶了曾國藩的曾孫女曾昭楣為妻,譚延闿的女兒譚祥則認蔣介石和宋美齡當義父母。
所以,只需簡單了解和梳理一下以上人物他們與曾國藩的關聯,就能明白蔣介石為什么會跟馬家軍有如此之深的淵源,蔣家的世交俞家,同樣也是曾國藩家族的親家,蔣介石和陳誠二人的政治資本和起家支撐,主要依靠譚延闿手上的湘軍。
譚延闿曾經三次出任湖南都督,依仗父輩在政治與軍事領域的人脈網,多次掌控湖南軍政大權,還曾在湖南辛亥革命以后背刺光復長沙的湘軍,悍然發動陰險的軍事政變,將建立湖南大漢軍政府的焦達峰和陳作新等少年英雄,殘忍殺害。
這么一看,譚延闿所選中的蔣介石后來也是效仿他的高超演技,瞞天過海,時常打著漢民族主義身份,卻又多次背刺漢民族主義者的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他能幫助馬家軍驅趕并圍剿漢軍,摧毀漢軍收復西北的希望,都是他的基本操作罷了。
2、黎丹去西北扶持馬家軍的原因
![]()
譚延闿的父親譚鐘麟,早年拜入曾國藩的門下,成為曾國藩的隨軍幕僚在各地任職,后來更是通過家族之間的互相嫁娶成為曾家軍的重要成員,因此得以率軍駐扎西北陜甘等地執政數十年之久,這也是為什么譚延闿的表哥黎丹,會成為馬家軍的幕僚、軍師、舉薦人和保護人的原因。
從1871年至1879年,譚鐘麟率曾家軍駐軍陜西并擔任巡撫,到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解除此前不許回軍進出城門的禁令,對曾經作亂的叛軍解禁的同時,一方面對陜甘地區的漢人團練進行遣散,另一方面則是想盡辦法的加強回軍的編練,使他們后來成為甘軍主力部隊,再次崛起。
譚鐘麟在陜甘執政十多年,先后擔任了陜西巡撫、陜甘總督等職位,從1881年至1889年,譚鐘麟又擔任了陜甘總督8年,算上此前他任職陜西巡撫的經歷,這意味著譚鐘麟作為陜甘地區的封疆大吏以及西北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共16年之久。
統管陜甘軍政大權16年,可以培養多少自己的門生故吏關系網?其人脈得在陜甘地區廣闊到何等的地步?所以黎丹也算子承父業了,他一個曾家軍的幕僚后代繼承其祖父輩們在陜甘經營的“家業”,確實合理,畢竟都是自己祖父們的老部下,沒準馬家軍的部將們還得叫他一聲少主。
1911年,譚延闿在湖南發動軍事政變篡奪新政權并迫害大量復漢革命軍后,黎丹便在其手下擔任秘書,政變雖然成功,但依然還有許多湖南寧鄉和寶慶地區的復漢軍殘部逃到甘肅地區,很長一段時間那里都是湘軍的甘肅提督周達武的駐軍所在。
也許是為避免信祭祀炎黃的湘軍殘部在西北地區有朝一日會成為威脅,譚延闿便派黎丹前去青海地區,試圖以扶持馬家軍打壓甚至消滅他們的勢力,黎丹剛到西北很快便和馬麒、馬麟兄弟二人相識并結拜兄弟,成為馬家軍的幕僚,幫助他們創建寧海軍,并為馬家軍舉薦一大批智囊團。
3、為什么湘軍內斗如此嚴重?
![]()
那么有人要問了,既然都是湘軍,為什么要內斗?原因很簡單,因為蔣介石和譚延闿等民國政要許多是基督徒,蔣宋夫婦更是經常送《圣經》給其他軍政人士,例如陳誠為什么會受到重用,成為在國民政府里僅次于蔣的第二號人物?因為他娶的就是譚延闿的女兒譚祥,條件則是必須受洗皈依基督教,成為基督圈子的一員。
那么,信基督教的湘軍家族為什么要幫助馬家軍消滅陜甘地區的湘軍?他們難道不是同胞嗎?同胞之間為什么自相殘殺?
原因也很簡單,馬家軍基本上都信伊斯蘭教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本質上都屬于猶太教的分支,都是一神教,都認為猶太人是神選的民族,都認亞當夏娃為自己的祖先以及人類始祖。
所以,那些牢記自己是炎黃子孫并且祭祀列祖列宗的湘軍,自然就成為這些背宗棄祖的湘軍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為當他們信奉猶太人的亞伯拉罕分支一神教后,便把祭祀自己祖先的行為,視為邪神崇拜。
不只是湘軍有這種情況,因秘密基督徒引起的內亂在各軍多有發生,例如張學良的東北軍,就曾發生過基督徒郭松齡的惡劣軍事叛變,導致東北軍同室操戈,數萬精銳盡失,從此軍力一蹶不振。這些秘密偽裝潛伏的信徒只需挑撥離間,就能差點斷送東北軍的一切,可見他們的厲害。
所以民國時期,各軍當時都是內部意識形態的斗爭非常激烈,這也是為什么譚延闿會三任湖南都督的原因,因為他是被其他祭祀炎黃的湘軍武力討伐和驅趕了很多次,每次都是丟盔棄甲,落荒而逃,雙方之間,反復爭奪對湖南軍政的控制權。
例如,譚延闿在湖南發動軍事政變后,與他斗爭最為激烈的便是唐生智的湘軍,唐生智為防止自己的部隊混入基督教的潛伏人員伺機挑撥離間,便率全軍將士皈依佛教,自稱“佛家軍”, 部隊全體佩戴“大慈大悲救人救世”胸章,官兵相遇不是舉手行軍禮而是雙手合十,呼“阿彌陀佛”。
這種做法還是有效果的,因為祭祖等行為被猶太一神教信徒認為是邪神崇拜,會導致死后上不了天堂,這讓很多一神教人員無論如何都不想待在唐生智的湘軍里。
4、黎丹與蔣介石,馬家軍的締造者
![]()
因此,基督徒和穆斯林走向一起是必然的結果,即使他們會因為一些教義的不同而引起紛爭,但不論如何,在面對祖先信仰和多神論的時候,他們是同仇敵愾的。
1913年到1926年,在馬家軍領袖馬麒的支持下,黎丹任西寧道道尹長達十二年之久。兩人相輔相成,也是在黎丹的幫助下,馬麒才能通過種種手段,使北洋政府被迫裁撤了漢人青海辦事長官,獲任甘邊寧海鎮守使兼青海蒙番宣慰使,成為實際上的獨立王國,具有很大的自治權。
西寧道,是掌控青海東部核心區域的行政、軍事與經濟樞紐,馬麒勢力穩固青海統治、連接內地與邊疆的關鍵節點和戰略要地,可以說馬麒這是將馬家軍的根基身家交給了黎丹管理,這也證明兩人之間的友誼是互相信任的,不愧是一神教友。
1930年,中原大戰以蔣介石大獲全勝結束后,蔣介石把原來駐軍在青海的部隊通通撤走,任青海省主席的馬麒請黎丹再次來青海任職,委任為青海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1931年8月,馬麒病故,黎丹擁戴其弟馬麟繼任,繼續統管青海政務。
僅幫助青馬脫離漢軍的掌控,對蔣介石這位虔誠的基督徒來說顯然是不夠的,因此蔣介石又任命寧馬的馬鴻逵部擴編為討逆軍第15路軍并封他為總司令,力排眾議讓馬鴻逵擔任寧夏省政府主席等職務。
這些任命和職務提升使馬家軍在西北的政治地位得到極大鞏固,蔣介石為馬家軍提供武器裝備和軍餉支持。蔣介石還允許馬家軍在青海、甘肅等地不斷擴軍,使得馬家軍的規模在短短幾年內膨脹了數十倍。
可以說,黎丹和蔣介石二人,確實是當之無愧的馬家軍締造者,黎丹負責為馬家軍出謀劃策和布局軍事和政治,幫助馬家軍維持和穩固在西北的統治,以及幫助他們擴張和搶占地盤,是馬家軍聯系蔣介石中央南京國民政府的關鍵中間人。
而蔣介石則是為馬家軍提供專業的軍事訓練,如果不是蔣介石,馬家軍就只是個普通的團練,跟土匪沒什么區別。但是蔣介石為馬鴻逵派送了許多軍事教官,并且還給他們發工資,緩解他們的財政壓力,還輸送各種先進的武器槍炮,使馬家軍從此成為了具有一定軍事素養的正規軍,總兵力從剛開始的1000人不到,在黎丹和蔣介石的運作下,壯大到后來的2萬余人。
后來也是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馬家軍才有膽量對西征的紅軍,進行了殘酷的殲滅戰,導致西路軍全軍覆沒的慘劇發生。
然而,西征紅軍并不是第一個因為蔣介石陷害導致全軍覆沒的部隊,孫殿英早在紅軍西征以前,就已經被陷害過一次。
5、孫殿英討伐馬家軍,蔣介石假裝同意
![]()
孫殿英是明末抗清名臣孫承宗后裔,年輕時參加了河南一些地方的民間秘密組織“廟道會”,這些組織普遍具有濃厚且歷史十分悠久的反清復漢思想,或祭祀眾多中華上古神仙和祖先的牌位,孫殿英后來還成為了其中一支廟道會的會首,更是拉著自己的道眾參軍,一入伍便成為連長。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孫殿英因為在前線作戰勇猛,獲得了隊伍擴編的機會,部下達數千人,后成為東北軍張宗昌的第十四軍軍長兼大名鎮守使,這使孫殿英后來與東北軍牢牢捆綁在一起,并投奔張學良,擔任第41軍的軍長,此軍幾乎都是孫殿英的廟道會眾,因此孫殿英在眾多軍閥中,是非常具有實力的,要知道這種可以獨自拉起萬人隊伍的,在我軍開國將領當中,都是屬于老總級別的人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各東北軍皆前往內地,孫殿英部在長城戰役后,率部轉移到了河北省平綏鐵路的一個站點,位置正好張家口與北平中間,被閻錫山和馮玉祥勢力夾在中間,十分不利。
此時,張學良也因為失去東北的根據地,政軍實力均大不如往,自顧不暇,隨時有被蔣介石蠶食的危險。于是在孫殿英與張學良商討后,由他帶著部分東北軍嘗試離開這個處境危險的駐地,尋找生路。
張學良與孫殿英幾次三番的托人給蔣介石發電報轉達東北軍想西進青海的想法,但一直被蔣介石找借口拖延或置之不理,就好像看不見和這件事沒發生一樣。
然而蔣介石很清楚,自己攔不住孫殿英的軍隊西進,這只是他的緩兵之計,雖然表面同意孫殿英的青海屯墾督辦職位,但暗地里卻把馬鴻逵等人的部隊進行擴編和軍事訓練,提升他們的作戰能力,盡量在馬家軍完全訓練好以前,拖住孫殿英。
1933年7月,孫殿英再也坐不住了,要是馬家軍再繼續給蔣介石這么扶持下去,自己的優勢將會越來越小,寧夏的城墻也會被加固的更厚實,屆時后果不堪設想,孫殿英軍從7月中旬陸續乘坐火車進軍,到9月時已移動至包頭,隨時發兵西征。
馬麟、馬鴻逵等馬家軍統帥在黎丹的策劃下,召開黨政軍首腦緊急會議,派人前往南京,請蔣介石盡力延緩孫殿英的部隊進入青海,蔣介石利用國民政府中央的名義電令孫殿英暫時停留在氣候惡劣且位置很差,很偏僻的五原一帶,想繼續借此浪費孫殿英的時間,與此同時讓馬鴻逵、馬步芳等人加緊籌兵和布防,蔣則派人在各地宣傳“拒孫大會”,進行游行示威。
1934年1月7日,忍無可忍的孫殿英以駐防五原一帶,眾將士不堪饑寒交迫,率部移駐沃野開墾為由,抗命西行。1月10日,在徹底認清蔣介石的反漢面目后,孫殿英對部隊下正式達了進攻指示,1月14日,蔣介石也終于不再演戲,改變此前假意支持孫殿英的態度,卸下了自己最后的偽裝,電令馬家軍阻截孫殿英所部。
四馬聯軍約4萬余人,孫殿英兵力約7萬人。經過4個月激戰,在蔣介石的一系列鼎力相助下,四馬拒孫之戰以孫殿英慘遭毀滅性打擊而告終。那么蔣介石是如何幫助馬家軍戰勝孫殿英的?諸位請看。
6、四馬拒孫之戰,蔣介石陰招頻出
![]()
孫殿英如果能收復大西北,阻止阿拉伯外來宗教的傳播和侵蝕,護衛炎黃子孫的社稷江山,這對整個炎黃子孫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但可恨的是,蔣介石這伙人不認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是覺得自己,乃至全人類都是亞當夏娃的子孫。
蔣介石派遣第一師駐扎在景泰縣,閻錫山指揮王靖國、趙承綬各率一個師駐守在包頭以西,準備在馬家軍和孫殿英全面交戰的時候,從后方背刺擊潰孫殿英。
同時利用軍統等特務,將孫殿英的作戰部署透露給馬家軍,使馬家軍總是能提前預知孫殿英的攻城時間和地點,潛伏的內鬼實在太多,一神教確實擅長偽裝與潛伏。
1934年2月5日,因情報泄露但遲遲找不到內鬼,對馬家軍的接連作戰不利,使得孫殿英的部隊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內訌。
自從開戰以來,始終未能奪取寧夏的任何一座城池,也出乎原本打算速戰速決的孫殿英的意料。于是孫殿英派遣5個團的敢死隊夜襲銀川城,數百人分作3隊借著風大夜黑從城東和城北摸上城墻,但再次因為情報被內鬼泄露,導致夜襲計劃被守城的馬家軍士兵提前布防,最終登上城墻的漢軍部隊遭到包圍,都被殲滅犧牲。
蔣介石在得知孫殿英攻城不利,遭遇困境后非常欣喜,密令晉綏軍的王靖國部抵達臨河,先頭部隊繼續南下,同時,一直在景泰觀望的胡宗南第一師下屬一個旅也抵達中衛,對孫殿英形成包圍之勢。
蔣介石陰招層出不窮,在孫殿英和馬家軍交戰最焦灼的時候,又迅速命令停發孫殿英第41軍的軍餉,并且在南京國民政府以中央名義,直接宣布解散孫殿英的軍隊,取消他的番號,免去孫殿英的所有職務。
甚至,還在軍中散布謠言挑撥離間,威逼利誘收買孫的下屬,導致軍心渙散。3月5日,蔣介石再次發出電報,命令孫殿英所部全部歸軍分會管轄整理,表示“只要是孫的士兵下屬,主動投靠馬家軍者就能重新獲得國民政府的錢餉,照常發放。”
一些接到蔣介石電報的孫殿英部下趁機在軍中發動兵變,向馬家軍投降后被繳械。
可以說,打敗孫殿英的從來就不是馬家軍,當時距離作戰勝利指日可待,馬家軍守城越來越艱難,但因為蔣介石在后方的這些損害炎黃子孫利益的手段,最終導致孫殿英第四十一軍就此減員多達3萬余人,實力嚴重削弱。就在這時蔣介石又再出陰招,趁火打劫,命令周邊早已安置許久的部隊將孫殿英在不同地區作戰的部隊分別團團包圍,全部繳械,軍法處置。
3月20日,蔣介石命令馬家軍分路對孫殿英展開反攻追擊,接著又命令甘肅蘭州的空軍基地,派出飛機在孫殿英駐軍的洪廣營、姚伏堡等地展開轟炸,損失慘重。
3月25日,蔣介石命令晉綏軍和西北國民政府軍聯合馬家軍全面對孫殿英部發起圍剿,孫殿英在大勢已去后只身一人脫離部隊,被迫投降,四馬拒孫之役到此正式結束,孫殿英的部隊被蔣介石“徹底消滅”。
而通過這場戰爭,馬鴻逵等馬家軍眾將領在蔣介石的鼎力相助下,不僅鞏固了自己在寧夏、甘肅和青海的統治,還向東邊的陜西擴大了他們的統治范圍,后以剿匪名義把西北各地的小型武裝逐步瓦解,吞并,繳械,統治西北大部分地區,接著征用了大量壯勞力,修筑工事和充當士兵,將馬家軍的隊伍壯大到10余萬人,成為西北地區自馮玉祥以后,最強大的地方軍。
不僅是馬家軍,還有白崇禧的壯大,也都是蔣介石的功勞,蔣介石的侄女更是嫁給了白崇禧的親家,但蔣介石日后卻被標榜為漢民族主義者的榜樣,一個終生致力于反漢的人,卻成為眾人贊嘆有加的漢民族主義者,還能有比這更荒唐的事嗎?
有的,曾經有位明皇后裔的門人弟子,自幼就跟隨眾多老師學習岳麓船山之學,致力于反清復漢,終于不負眾望恢復漢室榮光,但后來卻被自己的許多擁護者誤解為反大漢主義者,既荒唐又令人痛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