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在2025科隆游戲展開幕之夜活動中,游戲科學團隊的《黑神話:鐘馗》游戲驚喜亮相。
![]()
去年《黑神話:悟空》的驚艷亮相不僅讓國內的游戲迷們激動一把,也讓國外的游戲玩家津津樂道,他們自愿成為《西游記》和孫悟空的文化探索者和分享者,向更多的人介紹中國文化。
另一方面,作為一款沖出中國、擁有巨大國際影響力的單機游戲作品,成績也是很亮眼的:
全球銷量
截至2025年5月,超3000萬份。創中國買斷制游戲歷史最高紀錄,位居國產單機游戲銷量榜首
銷售收入
約90億元人民幣(截至2024年底)。僅2024年就占當年國產買斷制游戲總銷售額的88%
Steam平臺表現
首日銷量破200萬份,在線峰值逼近250萬(人),躋身Steam歷史在線人數排行榜前三名
獎項認可
斬獲TGA年度最佳游戲、最佳藝術指導、金搖桿獎、Steam年度最佳游戲等多項國際大獎。實現了口碑與商業的雙重豐收,獲得國際權威獎項的認可。
![]()
《黑神話:鐘馗》的預告片公布后,直接導致海外百科網站“‘Zhong Kui(鐘馗)’詞條”的日瀏覽量從平日的132次暴增至9.8萬次,出現了老外集體上網搜“鐘馗”是誰的壯觀場面。許多海外游戲博主和內容創作者主動為粉絲“補課”,用“中國版捉鬼敢死隊”等接地氣的類比來介紹鐘馗,促進了中國民俗文化的傳播和破圈。
下面我們來分享一個老外介紹鐘馗的視頻的主要觀點:
![]()
簡單來說,他的理解是,鐘馗是一個驅逐兇靈惡鬼的獵魔人,還能為人們帶來祝福和好運,并且鐘馗的故事雖然一開始是悲劇,最后卻展現出偉大的人格魅力。
下面問題來了,我們自己的理解呢?鐘馗不像《西游記》一樣有名著和從小看到大的電視劇來做普及教育,鐘馗的故事散落于民間各處,我們大家就來聊聊自己記憶中鐘馗的故事吧,各位評論區見哦!因為有你,這篇文章才完整。
![]()
我先拋磚引玉:
我應該是小學的時候看過一本書,現在連名字都不記得了,但我能記得三個小故事:
1. 鐘馗捉鬼的故事:鐘馗雖然考了狀元,但在殿試中,因為相貌丑陋而未被皇帝點中,一怒之下吐血而亡,卻因此成了捉鬼的神。
2. 怕死鬼的故事:有一個鬼又愛惹事又怕事,有一次他惹到了一個比他強大很多的鬼,不敢引戰又不想認輸,于是就在城門口一直掛著一塊“明日再戰”的牌子,來拖延。
3. 精細鬼的故事:這是一個超級吝嗇的小鬼的故事,有一次他到別的鬼家里去做客,主人請他吃芝麻餅,他眼看著芝麻掉在桌縫中心疼不已又覺得浪費,于是只能在談話中一直假裝生氣,然后用力拍向桌面,把芝麻粒拍出來,再偷偷吃掉,這樣才能心滿意足。
總而言之,在這系列故事里面,鬼和人一樣,擁有各種各樣的性情和特色,并不是以宣揚恐怖為主的,而是類似于一種跨界記錄的奇聞軼事。
可能就是因為一開始接觸鬼文化時就不心懷恐懼的原因,以至于后來變成一個什么恐怖故事都能甘之如飴的閱讀者。
你記憶中的鐘馗故事或傳說是怎樣呢?來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